分享

1938年,抗日军队去吴佩孚家请求支援,吴佩孚:把重机枪抬出来

 冬不拉拉 2022-04-06
老人家您好,我们是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的人。我们因为要打蓬莱县城,无意中路过贵宝地,也算是缘分。我想提一个不情之请,能否看在打鬼子的份上,支援我们一些武器?

图片

1938年的一天,一座守备森严的土碉堡前,走过来一群朴素的人。他们一个个脸膛黝黑,肌肉健硕。虽然衣着破烂,但是很有精气神。此刻,他们正和这个土碉堡外边的一个老人说着话。老人一听,上下打量了一下他们,回答了一句:“你们等等啊!”,然后就一闪身进了院子。
其实,真的是人不可貌相。这些看着很土气的人,还真的是一支抗日的正规军。他们的故事,让人十分震撼。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的枪声在华北打响,中国大地上烽烟遍地。日军很快加快了侵华的步伐,在上海打响了淞沪会战。几乎同时,也开始了对山东的进攻。占据山东的军阀韩复榘,本来还能坚持在第一线指挥。但是随着和蒋介石矛盾的加剧,韩复榘竟然干出了一件极端卑劣的事:全面撤守,不战而退,将山东的大好山河拱手让人!

图片

事后,韩复榘自然是受到了国法的惩处。但是山东地区的损失,却再也无法弥补了。不过,好在还有共产党的武装在。
1937年12月15日,河南太康人、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进入胶东地区,暗中组织抗日武装。12月24日,特委以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为基础,在文登县的天福山举行了武装起义,宣布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成立!这是胶东地区的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理琪担任了部队的司令员兼军政委员会主席。

图片

第3军名头很响,但是力量却非常弱。起义之后,整个部队只有指战员八十多人。后来经过大规模的扩编,也才有几百人。人数少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武器问题很难解决。战士们手中除了几杆老掉牙的步枪,就剩下红缨枪和大刀。部队草创阶段,只能因陋就简。
1938年1月15日,理琪赶赴威海,与威海卫行政区管理公署专员孙玺凤进行了谈判,用同意保证其安全为条件,得到80多支枪和大批军需物资。之后,理琪又做通了教导队的工作,让他们保持了中立。时机成熟后,第3军干脆占领了威海,召开了群众大会,得到了大批战利品,同时还争取到了国民党政训处的部分人员参加了自己的队伍。

图片

形势一片大好之下,部队开始向着蓬莱县城进发。此时蓬莱县城守敌不多,正好可以将其攻下,当做第3军的另一个基地。结果在进发途中,战士们发现了一座宏伟的堡垒式院落,从上到下,不仅土木工程非常结实,而且射击孔密布,楼顶上还有机枪位。整座建筑威风凛凛,如同一个大型要塞。
战士们此时最缺的还是武器,看堡垒的主人家富裕,便想过去,让对方支援一些。结果敲了半天门,出来的是一个管家打扮的老者。领头的战士这才上前打招呼,这就是本文开始的一幕。
战士们只看到堡垒坚固,武器众多,却不知道这是谁家盖的。其实这个堡垒的主人,正是当年叱咤中华大地、曾经凭借武力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大军阀吴佩孚。

图片

吴佩孚虽然是直系军阀,但是老家却是在山东蓬莱。曾经的他,拥兵过百万,是十四省讨贼联军总司令,被称为中国的最强者。那个时候,他未雨绸缪,把自己的老宅改造成了一座坚固的堡垒式院落。而且他还调配了大量的人力和枪械,用以充实老宅的防务。
1927年,吴佩孚被国民军和北伐军联手击败,从此一蹶不振,只能闲居于北京。此时的他没了人马钱粮,每天只能以种花、养鸟、研究佛学度日。不过即使如此,他仍然挤出钱来,继续装备自己老家的宅院。所以在第3军路过时,才会看到一个如此攻守兼顾的堡垒。
对于战士们的请求,其实老管家是想要答应的,毕竟打鬼子是全体中国人的事儿,谁不想出一份力?但是他毕竟人微言轻,这个宅院又不是他的,他必须给吴佩孚打招呼。于是他折腾了半天,要通了北京吴佩孚家里的长途电话。

图片

吴佩孚虽然是一个军阀,但是对打击侵略者却毫不含糊。曾经有一次,日本人找他谈话,希望能资助银元一百万,枪十万条,大炮五百门,让吴佩孚东山再起,当日本在华北的代言人。吴佩孚此时掷地有声地说道:“我曾经有钱不下百万,有枪亦不下百万,然而终究落了一个今日的下场。可见,成败并不在钱和枪上。我虽不才,但不敢背叛祖宗。”
如此痛恨侵略者的人,对于抗日队伍的要求,当然是有求必应。于是,老管家将吴家老宅中的6挺冲锋枪、10支20响驳壳枪、数十支步枪连同弹药,一起赠给了第3军的战士们。正当战士们千恩万谢之时,管家突然让几个精装的汉子,从地窖里抬出一口棺材,而且不由分说的便打开了。打开之后,只见里边是一挺崭新的马克沁重机枪!

图片

战士们看着眼馋,正不知说什么好呢,老管家开口了:“我们将军说了,这个大家伙放在家里也没用,不如给你们打鬼子。除了枪之外,再给你们一万多发子弹,外加一个机枪手。”说着,他拍了拍身边的一个汉子,说道:“好好跟人家干,多打鬼子。家里的事儿甭担心,有我们呢。”
就这样,第3军拥有了自己的第一挺重机枪。因为重机枪的枪身是铜制的,看上去是黄澄澄的一块,所以战士们给它起了一个绰号叫“老黄牛”。
1938年2月,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的创始人理琪,在雷神庙的战斗中不幸牺牲。但是,抗战的烽火却越烧越旺。后来第3军经过改编,成为了八路军山东第5旅。而“老黄牛”,则被配属到主力第13团。在日后的战斗中,“老黄牛”成了战士们的压轴角色,不到最后不会拿出来用。

图片

1940年12月,日军一个加强中队靠着汉奸带路,突袭了13团团部。团部好容易突围了,却发现“老黄牛”没有带出来。团长李绍桥和政委苏晓风不肯放弃,带着人马就又杀了回去。经过战斗,“老黄牛”虽然被抢了回来,但是团长和政委却双双牺牲。13团的所有战士都立下誓言,要让敌人血债血偿!
机会很快就来了。1942年3月29日,日军驻胶东部队800余人,再次突袭第5旅旅部。此时13团1营正在担任警卫工作,发现敌人后立刻上了刺刀,和日伪军短兵相接!关键时刻,“老黄牛”再次喷吐出火舌,杀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最终,敌人指挥官大岛恒一郎死在枪口之下,日伪军伤亡330多人。而13团1营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营长和政治部主任阵亡。
随着战争的发展,13团的武器装备越来越好。战士们又缴获了几挺日军的92式重机枪,单独依靠“老黄牛”的日子慢慢过去了。后来,“老黄牛”终于耗光了弹药,退出了军火库,进入了博物馆,成为了那段岁月的见证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