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系列」《孟子》(万章上)第五、六节

 liuhuirong 2023-01-27 发布于湖北

第五节:

前言:此节内容终归四字“君权神授”或“君权民授”——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增(史实穿插):

舜在尧去世之前的二十八年中鞠躬尽瘁代替尧行使天子职权,且在尧去世以后“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即,打算让位放权给尧之子丹朱)”。可以说舜至始至终都没有想要成为天子,更无需逼尧之子,居尧之宫,来行篡逆之事。亦可说舜既是一位大孝子,也更是一位大忠臣。

赏析(文中对“君权神授/民授”的佐证):

君权神授:

①、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

②、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

③、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

君权民授:

①、暴之於民而民受之。

②、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

君权神授/民授:

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

引申1:君子之行对于世代而言是为帮扶不为主导,在自己帮扶的使命完成之后,即功成身退,还天下以正统。君子如此的做法与其内在心性有很大的关联——使得天下与百姓的内核在不被外力破坏的情况下(使其完整)能够自然而然地追随天地正气/正义而行,即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的侧用。

引申2(人在做,天在看;天知地知、人知):

不管是行善,还是作恶,并不完全意义上归于末端(因果),而更体现在行善、作恶的过程中(现世报)。因为,即使无关乎天知或地知,人自身亦有其神识(良知)与魔识(恶识),也即人之心神与心魔:行善则使得心神充实,作恶则使得心魔累加(当心神积累到一定程度,人即自我升华;当心魔累加到一定程度,人即自我堕落。有时,良知与恶识相互倾轧,致使心态上的浮动,纠结,这也是人类烦恼的来源之一。心神与心魔亦可独自存在,即,并不综合讨论一个人的善/恶,好/坏,换言之,死后善事一本,恶事一本,据业授生)。然,人又如何随己之善恶,而去往不同的地方:根据自己的良知与恶识在天地间实际造成的影响,也就是因心神与心魔在人世所造就的功与过(换言之,由心神与心魔所创就的善与恶所导致的功与过是人类在此世间真正的行为实质)。

所以,言归正传,其实行善积德是天地给你做人的机会,不是刻意做给天地看而从中想要获得什么利益的。劝善归正亦是以自己的方式在劝导他人的同时,秉持自己的心性,给自己做人的机会并珍惜。

引申3(天意):

在旧时,贤王、圣王之所谓天意,更有一种顺其自然而不用人为刻意引导的意思。而作为今日的“天意”二字,出自于凡人之口,没有任何的实际表象明确指出天意的实质,更多是一种把希望或是梦想寄托在一种虚无、空洞的“信仰”之上,或有时把自己的失败、落寞归结于上天(天意),而忘却了尽人事、听天命的不变真理:在天意面前,人类所能够做的只有人事,是否成功,会否失败,其然早已注定,这也是只求耕耘,不问收获的道理所在(换言之,就算是早已注定的成功,你若不付出你的所有,成功对你而言只是海市蜃楼)。另言之,若在没有行动之前(尽人事),就已经在猜想结局(失败或成功),那么,在为人事的过程中就不能尽自己所能,所获得的最终结果也会大打折扣。

然而,有人说,在做事之前,若本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是不是会更好一些?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就算失败了还能取仁,但,在还未努力之前就断定无法成功的话,那是无法最终取得仁的。换言之,不成功,便成仁这句俗语中的仁并不奠定在成败的基础上,而是奠定在尽人事(无悔)的基础上的。

引申4(天命):

当人类在准备经历一件超过人类自身包括体力、智力、脑力、精力等较多的事情时(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若能以人类自身所修得的耐力、忍力、毅力、亲和力等来开始行动并完成,其中一定有上天的旨意与上天对你的任务分配。此时,仅需接受天命,并以自己的方式妥善解决,切忌妄自菲薄,让天命流失在自己的手中而暴殄天物。

第六节:

此节内容牵涉到史实人物“夏启”,而夏启是一位褒贬不一的君主:在伯益的百度百科里,伯益是寿终就寝的存在,长期辅佐夏启治理社会;在夏启的百度百科里,夏启对辅佐其父亲的伯益痛下杀手,最终使得伯益与其部族死无葬身之地,可谓一代喜好杀伐的昏君。而在第六节内容中,孟子对于夏启的认知是为“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完全把夏启当作一位贤王来看,可谓并不完全符合史实,所以在此就不多做赏析与引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