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大的陈友谅为何会速败,他比朱元璋差在哪里?这两字是关键

 行云流水vmmxd6 2023-01-27 发布于辽宁

陈友谅和朱元璋,是元末时期一对很有话题度的死对手,两人都是当时抗元的主力军,然而一山不容二虎,两人随着自身实力的强大,不免会不断摩擦出冲突,并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最终决战。

决战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在鄱阳湖一战中,朱元璋大获全胜,而陈友谅则身死国灭,要知道当时的陈友谅可比朱元璋要强大得多了,然而最终还是彻底失败了,他想比起朱元璋来说,究竟差在哪里呢?

陈友谅是湖北人,出生于渔民之家,本姓为谢,但由于入赘过,所以改姓陈,在家中他排行老三。

小时候的他就喜欢读书,对书中的文义,也略知一二,同时又对武事感兴趣,臂力过人。曾经担任过县里的小吏,但他同陈胜吴广一样,这样的小官怎么可能满足得了,他心中的鸿鹄之志呢?

公元1355年正月,陈友谅正式在黄蓬起义,随即参加红巾军。刚开始他只是一个小小的簿书掾,然而不久后他便凭借着军功而迅速成为元帅。

不久后,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成,来投陈友谅,对于这样的叛徒要来何用?陈友谅反手就将其给灭了,吞并了他的队伍,实力大增,成为江南地区最大的一股势力。

而朱元璋这边在夺得了池州之后,势力也慢慢起来了,此时,陈友谅和朱元璋两股势力已经逐渐接壤,成为了邻居。他们两人为了争夺池州、太平等地,不断地爆发小规模的冲突。

公元1359年,徐寿辉匆匆地想要从汉阳迁都到龙兴,半途停留在江州休息,而江州可是陈友谅的地盘,早就野心膨胀的陈友谅当即埋下伏兵,将徐寿辉部悉数消灭干净,其本人被挟持在此地,但不久后就被杀死。

当时,陈友谅已经从朱元璋的手里拿下了池州、太平两城,连连取胜的他逐渐骄狂起来,移军至采石矶,在这里登基,建国号汉,改元大义。

此时的陈友谅权势已达顶峰,大有吞并八荒之势,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朱元璋。陈友谅性情强硬而又多疑,迷恋权术,他自恃兵多将广,并不把朱元璋放在眼里,结果在鄱阳湖一战,自己把家底给打没了,落了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后来朱元璋对此评价道:“朕以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

由此可见,陈友谅一生败就败在了“志骄”这两个字上

即便到了当代,性格决定命运这一说法,依旧是成功学里常用词语之一,不要小看这句话,一个人的性格,从古至今都对人的一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陈友谅就输在了容易骄狂这一性格弱点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