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愁情怀: 连枷

 浦东作家图书库 2023-01-27 发布于上海

乡愁情怀:

连枷

  

 

文/施国标

种田人的农具究竟有多少,拣拣话题总有一箩筐,有复杂的,也有简单的,连枷就是简单的农具之一。

不过,简单不是不高明,而是巧妙,再讲究的是效率。

连枷,家乡人称“监”,我不知道这个“监”字怎样写,这里就借一个谐音字来替代一下吧。

连枷,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但对年轻人来说是遥远的。若把这一东西扔在年轻人面前,不但不认识,而且根本不会用。现我用文字把连枷表述出来,目的要让年轻人知晓知晓,原来这玩意儿也是一款农具。或也许这些年轻人真的把连枷当作玩具看了,但你要玩转它也是件不容易的事了。使用连枷是要用巧劲的,不像拿把菜刀种一棵菜那样简单。不过我们六十岁以上的人,对此玩意儿定是再也熟悉不过了,对它驾驭自如,若行云流水,顺手致极。但使用不来的人,到老也使用不来,这也是无可非议的,此东西就是这样的倔,有时比一头老牛还要犟,也许这也是我要写写它的原因。一件筒单的农具,居然犹如“孔明锁”那样的有奥妙!这不是吹,事实是摆上的,要不你来试试,我至今还留着它呢,这当然是对第一次使用它的人说的话。

对于一个生产队来说,在尚未出现人工脱粒机时,谷物类脱粒用的就是连枷,没有连枷就不可能完成一个队的庞大的脱粒任务,但智慧的匠人想到了要创造出这样一款简单的农具,来帮助完成季节上的农事。

连枷的创造发明,轻便高效,总体来说是一件竹制品,竹的柄、竹的“监片”,只有一根用于捆住顶端的“监片”是用猪皮制成的。这根被割成的“猪皮条”被晒干后,韧性度极高,千斤难断,极适合用作“监皮条”捆扎。约六根竹爿条被并排扎成后,被装在一根长长的竹柄顶端,依靠一根牢固的轴承可让整个“监片”自由翻转,达到拍打麦子、菜子、豆类的脱粒效果。

童年时代,我看到过集体仓库场用连枷打麦的盛大情景。麦秆一行行地摊晒在场地上,待足够干后,便可打麦了。一行麦道上设两人一组对面轮番拍打麦穗,一人退着打、一人向前打,这样组合相当默契,你一下,我一下,有条不紊,不会“打架”,打累了,休息一下,再继续进行。纵现整个场面,声势浩大,好不壮观,“监片”闪动、此起彼伏,“辟啪”声响不绝于耳,好不热闹。这样的场景直到有了人工脱粒机才结束。

不过,要翻转“连枷”的确是件难事,巧在当你把“监片”高高举起时,依靠手臂提上去的掼性,在空中就要让“监片”翻转来了,再猛地往下拍打,让籽粒脱开果壳,这一动态都在瞬间完成的。所以要学会打“连枷”,得先熟悉它的特性,掌握它的拍打要令,在适应中学会“连枷”的拍打。从不会到会是要一段过程的。

我有承包田时,到田间脱粒油菜籽时,是必定要拿上连枷的,一块大大的尼龙网住地上一摊,把油菜秸秆往尼龙网上一放,先是用扁担或棍子来拍打,但必须是双隙跪地,保持扁担与秸秆在一条水平线上。但时间一长,人受不了,累得很。但连枷是让人站着拍打的,有高度、有重力,人就省力多了。因此,连枷一直被农家人视为宝贝,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把连枷。时至今日,既使农作物收割脱粒都用机械化了,但自留地里的小面积菜籽、豆类的脱粒仍是用得到它,于是一柄连枷对于农家人来说既有乡然情结、又有今昔的实用性,无疑难以割舍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