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的中学是如何以数字序号命名的?

 新用户8926AVU2 2023-01-28 发布于北京

北京市的中学,有许多以数字序号命名的,被称为“北京市第××中学”。这些中学名称中的数字序号,是北平和平解放后,由新建立的市教育局统一命名的,这种以数字序号命名中学的过程一直持续到七十年代,达到了二百多所学校。例如,1975年广渠门大街小学改办为初级中学,被北京市教育局命名为北京市第二二五中学。

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北平宣告和平解放。2月北平市人民政府教育局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改称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局。195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将市教育局与文艺处合并,改称北京市人民政府文教局。1952年教育和文化分别管理,又恢复了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局名称。所以,在北京市中学数字序号命名的过程中,出现了由北平市人民政府教育局命名、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局命名、北京市人民政府文教局命名的不同记载。

1949年之前的北京中学,办学体制主要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其中公立包括国立、省立、市立学校,私立则包括私人和教会学校,据北平市1948年10月统计:全市共有中学69所,其中市立中学12所,私立中学54所(包括教会中学16所),国、省立中学3所(例如河北省立北平高级中学,校址在北京)。北平和平解放后,市教育局开始接管公立中学,整顿、接办私立中学,并新建了一批公立中学,到1957年北京市的中学增至283所,随着1958年郊区九县划入北京,全市中学激增至482所,到1965年则达到了567所。

面对如此众多的中学,排序命名显然管理起来会更加方便,所以北京中学的排序命名应该是规范有序的,否则这么多学校随意以数字命名,肯定会引起很大的混乱,无端增加管理的难度。

这些以数字命名的中学是如何排序的?是以建立或改造的时间先后排序?还是按地域分布排序?或者是按方位、方向排序?好像按照哪种标准都有解释不通的学校。这个问题老教师们说不清楚,也查不到相关的资料,确实令人有些困惑。

其实,只要将这些以数字序号命名的北京中学列成表格,进行纵向分析,问题就清楚了。可以看出这种排序的标准并非一个,而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排序标准。

例如,北京一中到北京九中的命名,时间在1949、1950、1951三年,主要集中在东城区和西城区,排序第二的北京二中竟然是命名最晚的。可以看出,他们的排序既不是按照建立或改造的时间,也不是按照地域分布或者方位,看起来似乎没有规则,比较混乱。但如果考察一下它们的原名,则不难看出这九所中学解放后的序号与解放前的序号完全对应,所以,它们的命名原则是延续学校原先的序号。

文章图片1

北京十中到北京十四中5所中学,分布在丰台、崇文、西城、宣武四个区,地域上看不出规则。但它们命名时间的顺序与学校名称的序号是一致的,则不难看出这5所中学的数字命名遵循的是时间先后顺序。

文章图片2

从北京十五中到北京四十三中29所中学,都是在1952年这一年集中命名的,而且从命名的月份上也看不出有顺序规则。但我们可以看出,在这29所学校中,同一个区中的学校序号大都是相邻的,可以判断出这些学校基本是按照地域分布命名的。从北京三十八中与北京四十二中校名互换,也可以看出是为了使相邻序号的学校能够集中在同一个地区,从而便于管理。

文章图片3

如果继续分析,其它以数字序号命名的中学排序原则也能够明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