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天我也要上这节课——《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第七章读书笔记

 艺之芳华 2023-01-28 发布于湖南

      今日画下了2023年的第一幅思维导图。

       王荣平老师今日的导读是解读式,可见她的知识背景深厚。陈大伟教授在介绍有质量地观察自己的课时,提出可以借助黄、黑、绿三顶帽子,从不同角度理解和发现课堂。而我当时就是分别圈记了“黄帽”是肯定,“黑帽”是质疑和否定,“绿帽”是新的发现和选择。而王老师却提到了“德布诺发明的六顶思考帽”,还说后续章节再细致分析。

       在樊登读书APP上搜到了关于六顶思考帽的资料:蓝帽子是指挥帽,另外五顶分别是红帽子、白帽子、黄帽子、黑帽子和绿帽子。

       戴白帽,白色代表数据和事实,每个人都只说跟这个事有关的数据和事实。

       戴红帽,红色帽子代表着情感、直觉,那么在这个时候,每个人都只说对这个事的直觉判断。

       戴黄帽,黄色象征着金钱,象征着太阳,所以黄色是积极进取的,是乐观帽。在这时候每个人都要讲这件事的好处,尤其要让那个反对这个事的人说。

       戴黑帽代表着谨慎。这时候每个人,都只说这个东西为什么不行,这个事的成本有多高有多困难,做不到。这时候,尤其你要让那个支持这件事的人也一定要发言。

       戴绿帽,绿色代表创新和创意,那么,这时候每个人都说这事怎么改,这事有什么改进的空间?

       这几顶帽子戴完以后你会发现,我们很容易达成一致。因为每一个人,都站在同样的角度看过了一遍。

    (本段为《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创意课》最后内容)

       说到底,还说教师自己的思维转变,思考点应该多样化。德布诺发明了六顶思考帽,为何陈大伟教授只用这三顶?这三顶要一起用才有效果。这是不是和之前提到的教师“择宜”有关呢?

       第七章的主题是“怎样有质量地观课”,主要从“有质量地观察自己的课”、“用心观察其他教师的课”、“借助他人的课反观、提升自己”三个方面阐述。那我们如何观察呢?

       首先是观察学生。观察学生时我们第一要做的是给学生找优点(这应该成为观察学生的原则性要求)。

       其次是观察教师。一是要思考他为什么这么做?二是要思考她这么做可能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最后是观察自己。观察自己是指想清楚两件事:一是假如我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怎么处理和为什么要这样处理;二是通过这件事,我的收获是什么,我今后要注意什么。

     翟小洁老师说,根据人性弱点(粉饰自己的缺点),我们的观课可以从观察片段开始。高手都是反人性的,我们要追求卓越,必须接纳自己的不足,勇敢地剖析自己。

       无数教师的经验告诉我们,学会把观察课的过程变成自己备课的课程,要做好马上上这一节课的准备,我们观课时才会全身心地投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