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这张照片是1967年夏季,拍摄于北京正阳门东侧的。该处位置,就是如今前门地铁站的东出口一带。那看起来——早已破旧不堪的正阳门,其实与它上一次被修葺——相隔只有短短的十年时间。可于经历了那场史无前例的“文革”风暴(要说起来,此时的“文革”,也才刚刚开了个头。)之后,正阳门的衰败之态,便极为明显地表露了出来。那时候的正阳门,是决不允许普通民众登临的。由于地理位置甚为重要,所以,自1949至1980年,该地被北京市卫戍区部队长期占用着。及至1965年,出于修建战备地铁的需要,北京市委曾做出决定——要求拆除正阳门与前门。而就在此时,周恩来总理作了紧急批示:地铁改道,城楼留下。由此,为北京城保住了两处国家级的重点文物。 这张照片拍摄时,古观象台已经闭门谢客了八年之久。而自此以后,它还要与参观者“咫尺天涯”近十六个年头。就在这段封门的日子里,唐山大地震不期而至。结果,“碉楼”变为了一片废墟。古观象台的面貌也随之改变了不少。 最后,也得感谢这里长达二十多年“被禁闭”,使得文革初期的红卫兵小将们,没有机会登上高台,将清代的珍贵天文仪器——挨个儿砸毁。 如今这些“中不中、西不西”的——如教堂坟地一样的墙体,早已在文革当中被拆除了。而此照片所拍摄的地点,就是位于前门楼子北侧——与正阳门曾经连接在一起的——瓮城残墙附近。这种略显古怪的墙体,是民国四年(1915年),由德国建筑师设计建造的。而主持此事的人,则是最早拆掉帝都城墙的民国市长朱启钤。如今,无论这非东非西的墙体——好看与否,我们都已然见不到了。但在它被拆除前的岁月里,起码陪伴过两三代生活于此的北京市民。 这是1967年的北京“3路”公交车总站(当时的3路公交车,是由北京站开出,至动物园为止,属于无轨电车。如此线路,正好与今日的103路公交车一致。)在车站的背后,还保留着一段明清城墙。我曾猜测,当时的3路公交车总站,就是位于而今“明城墙遗址公园”的北面。再往东走——不远,便是北京火车站了。据说,当年这样的城墙,在帝都还保留了不少。只不过,经历了十年文革的浩劫,与数十年无休止地破坏,到了1979年,便只剩下今天所能见到的那几处了。 1966年的东单北大街南口,也就是与长安街交汇的地方。在当年的那面巨型宣传墙背后,是东单一条胡同。而大电线杆子的位置,或许就是而今的“银街”天桥所在地了。照片中的场景,极有可能发生在毛主席接见红卫兵之前。 当年的东风市场,现在的名字——叫做“新东安市场”。此图所拍摄的,是东风市场的西南门。它的斜对面,便是著名的王府井百货大楼。老东安市场,被更名为“东风市场”,大概是应了毛主席那句“东风压倒西风”的名言。此处改名的时间,估计是于1966年的8月。 首都汽车公司,于文革时期,其实并没有什么“生意”。这是因为:自文革开始后,出租汽车业——率先以“资产阶级生活方式”之名——而被取缔。直至改革开放的1978年,“首汽”、“北汽”等公司,才重新开始了出租业务。在这张照片上,最耐人寻味的,并不是什么“汽车公司总站”,而是联系电话里出现的“55”局。这说明,此公司总站,位于北京市的东城区。当年的电话,除了高级领导与民主人士——被允许在家安装外,其他人等,就只能使用单位或宿舍区,以及街面上的公用电话亭。那时候东城区是“55局”,西城区是“66局”,城中心是“44局”,宣武与崇文区则为“33局”。 1966年夏的颐和园。也就是《老炮儿》主人公们——曾经约着岔架时代的颐和园。在佛香阁上,有“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大幅宣传画。据说,这是颐和园的工作人员——为防止红卫兵小将们彻底拆毁佛香阁,而紧急贴上去的。另有某些照片资料显示,这幅宣传画,一直被保留至1969年。当然,就在大画贴上佛香阁前的不足一个月,此地的所有佛教文物,都已经被红卫兵们扫荡一空了。只差还没拆毁古建,念万幸吧。 据说,这是从老北京饭店贵宾楼的位置拍摄到的。眼前这些红卫兵们走过的街巷,是位于天安门以东的南河沿大街。而在贵宾楼的街对面,便是著名的欧美同学会了。只不过在此时,经常出入于其中的“同学们”——不是被打死,就是被整残;不是挨批斗,便是“关牛棚”。好端端地一个欧美同学会,也由此“关门大吉”了。 1966年的国庆节大游行。能拍摄如此的一个镜头,也就只有站在——当年帝京内城的至高点——北京饭店老楼之上了。如今的菖蒲河公园一带,当年还是被大片民房所占据着的。 1967年五一节前夕的鼓楼南大街。路上行驶的公交车,是由鼓楼发往前门的5路汽车。而图中的那一堆无线电车吊线,则是自动物园开往东直门的7路无轨电车“天线”。这条无轨电车的线路,是于1958年——取代了有轨电车后——才开始运行的。 1966年五一劳动节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图中的这个“大头娃娃”,与在她身边欢笑着的孩子们,将度过——此生磨难前的最后一个“快乐的节日”。并且,她们也会把这一天——永远地铭刻在自己记忆的深处。这是因为,再过十六天,一场长达十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便要“风暴来袭”。而这萌呆的“大头娃娃”,也将被当作“四旧”之一(旧思想、旧风俗、旧习惯、旧文化),在中华大地上悄然绝迹。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申哥寻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