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在现代人的眼中,就是一个普通的出行交通工具。不过,在80年代,才刚有公交车的那段日子,公交车是人们的回忆,新我国成立前的公交车大多都是“铛铛车”。那时候公交车在现在看来复古造型十分可爱,而且没有汽油味,十分环保。 被公交人称为“红棺材”的BG670。 被称为“黄河单机”的BK652。 完全自主设计生产的“争气车”BK640。 BD540的加长型。 第一代无轨电车“京一型(BD540)”。 新我国成立初期的1956年,匈牙利伊卡路斯汽车为模板改造而成的京城的第一代无轨电车“京一型(BD540)”,两年后的1958年,其加长版(BD560)面世。BD540以天蓝为主色调,整体成方形。 在无轨电车研究成功后,有轨电车渐渐驶离了人们的视线,由于有轨电车的轨道影响交通,其轨道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大面积拆除。1966年,京城最后一条有轨电车停止了运营。从1979年起,BD562型无轨电车走进了北京市民的生活,由于其车内空间明亮宽敞,座位布局合理,且加速快,没有汽油味,因此很受市民喜欢。它是当时国内最优秀的电车。 北京之所以最早发展电汽车,也是因为新我国刚成立时,没有自产的石油。北京的一些本是烧汽油的公交车车顶上,要放置一个很大的气包,用来存储煤气,靠煤气当燃料。车辆的动力性能严重打了折扣,而且气味很大,乘坐时也非常不安全。 |
|
来自: glchuan > 《铁路、公路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