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山-七峰故事

 常熟老李jlr5mr 2023-01-29 发布于江苏

转自《福山镇志》志第十五编第一章

第一节 山名诸说

福山镇境内主要有七个山,故福山又名七峰。这些山大致分两列延伸,其中距福山镇较近的一列有铜官山、石家山、茅家山、小福山、殿山、涛山,稍远的一列有塌山、下马山、西山。

涛山

海拔20米,底面积约120亩,原名寿山,因江涛冲击山坡,故在“寿”字旁加三点而被称“涛山”。乡民中更有称“逃山”的,说此山本来要逃往江北去,因被殿山东北角下延之山冈这根“绳”牵牢而未逃跑。当然,这是无稽之谈。巧合的是现涛山已被挖平并深入地下二十多米,大部分石块都装到南通抛入江中,建设岘港等码头了。“逃山”真的“逃”到江北去了。解放后,大都把涛山写成“陶山”。

殿山

海拔35.3米,底面积约262.5亩,古名覆釜山,又称釜山,皆因山形似覆置之铁锅。唐天宝六年改名金风山,梁乾化三年改名福山。宋因建东岳圣帝殿而又转名殿山,又说因元末张士诚拟在山上建银銮殿而称殿山。殿山即福山。福山镇则是依山而名。

茅家山

海拔40米,底面积约236亩,与殿山相近。

石家山

海拔20米,底面积约75亩,山名从未变更过。

铜官山

海拔43米,底面积约316亩,本名铜官山,唐天宝六年因为山原在常熟县城内而改名常熟山,然乡民们一直称其铜官山。

塌山

海拔30米,底面积约270亩,古称崇德山,因梁范冀兄弟居此而又名范山,俗呼箬帽山,近因开采白泥而又叫白泥山。

西山

海拔30米,底面积约300亩,亦名永安山或下范山。

小福山

小福山(旧县志称小竹山)和下马山(俗称蛤蟆山)皆为土阜,实无山石,解放后已先后平整为良田。

此外,乡民中还有“福、禄、寿”三山之说,“福”指福山,“禄”指西山(即禄山),现谐称绿山村,“寿”指寿山(即涛山),现附近尚有寿山圈之地名可佐证。

目前,七峰或九山之说已名存实亡,而只剩殿山、铜官山和西山,余皆在近十年中因建设需要开采石料而“愚公移山”了。

第二节 十八顶铜轿之说

福山的老年人都知道铜官山出过十八顶铜轿,所以叫铜官山。究竟是因为晋梁时建过县城之故,青铜冶炼技术已很发达,确曾铸造过铜轿呢,还是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呢,如果是前者,没有根据,那么后者的说法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但福山城隍庙里原有一座铜轿,四周装饰全都是青铜翻铸并经精心加工的“戏名”,每次迎神赛会,都要抬出去。识者无不叹服,但这顶轿出自何处,却无人知晓。后来大约被人偷去或卖掉,不知所终。

第三节 塌山的传说

东山村北边,有个小丘,名唤塌山。说起塌山的来历,这里还有它的一段神奇的传说呢。

据说,很久以前,塌山本名“凤凰山”,此山高耸入云,雄伟峻峭。山中栖息着一对美丽的凤凰,是两个仙女所变。山下的村民常常能听到凤凰的鸣叫声。在晨曦和晚霞中,每当凤凰绚丽斑斓的身影出现在鲜花盛开的山颠时,山顶上就会祥云朵朵,瑞气满天。谁能得到这对凤凰。谁就能得到幸福。

可是,谁有这么大的福份呢?据说,只有勤劳善良,忠厚老实,并且全身能生出七个头的小伙子才有这个洪福。

其时,凤凰山的南麓,住着一个叫陆小春的小伙子,自幼丧父,家中只有六旬老母,家境贫寒。小春二十开外了,还未娶妻。但他心灵手巧,编得一手顶呱呱的麦秸凉帽。他就靠卖凉帽苦度光阴。

一天,小春趁庙会之际,挑了一担金灿灿的凉帽出门了。他穿过树林,翻过山冈,来到一条小溪边。小春正要跨过石桥,忽然刮来一阵山风,把几只凉帽刮了下来。帽子顺着山风滚到了山溪里。小春忙歇下担子,飞步赶到溪边,好不容易把凉帽一一捞起,可是已经沾湿了,一数刚好是七只,湿凉帽是卖不掉的,于是他就坐在大石头上,靠太阳晒起凉帽来。只见他两只脚板上各覆一顶,两个膝盖上也各覆一顶,两手托两顶,头上又戴了一顶,这样刚好七顶,远望去,真象长了七个头。由于连日辛劳,他不知不觉打起瞌睡来。朦胧中,他闻到一股异香,眼前好象一亮,睁眼一看,两只彩凤,翩然飞来,偎依在他的身旁。小春喜出望外,忙用双手把他们捧起,放在装凉帽的竹筐子里,带回家去。

后来,两只凤凰变成了两个美丽的姑娘,一个和小春结成了伴侣,另一个做了丫环。全家人你勤我俭,互敬互爱,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而凤凰山呢?因为失去了凤凰,就无宝不成山了,一夜之间,塌了下去,成了个土丘。从此人们称它为“塌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