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9年,贺子珍来京参观毛主席纪念堂,护士:姨妈,这里不许哭的

 魯大師963 2023-01-29 发布于浙江

1977年8月30日,毛主席纪念堂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落成,往来瞻仰的群众络绎不绝,但有一位“游客”的表现却格外特殊,尤其是看到偌大的毛主席雕像后,竟然失声痛哭起来……

“姨妈,这里不允许流泪哭泣,您必须振作起来啊!”

内容图片

贺子珍

听了身边人的话,此人才掏出洁白的手绢,轻轻擦拭眼角的泪水,可表情依旧悲伤,任谁看了都不由得心疼。

而她的身份也不同寻常,是曾经与毛主席互许终身的女人——贺子珍

贺子珍为何会来这里?因何如此痛苦难过?与毛主席之间又有怎样耐人寻味的过往呢?

因倔强而分道扬镳

内容图片

毛主席

“我这个人平时不爱落泪,只在三种情况下流过泪,一是我听不得穷人的哭声,看到他们受苦,我忍不住要掉眼泪。二是跟过我的通讯员,我舍不得他们离开,有的通讯员牺牲了,我难过得落泪。三是在贵州,听说你负了伤,要不行了,我掉了泪。”

1937年,毛主席在前线指挥作战之余,听说贺子珍要走的消息,忙不迭写了这封挽留的信件,可惜,贺子珍心意已决

内容图片

图源网络

两人的离别虽然在革命发展势头最足的时期,但确定心意却是革命最艰难的时期。

1927年,蒋介石为完成自己的野心,肆意发动一系列“反革命”政变,如饿狼般对爱国人士与革命者展开“屠杀”,导致我党的革命事业一度受阻。

彼时,毛主席已经在井冈山上建立起红军部队,却因为基础力量薄弱,深受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

内容图片

贺子珍

不过,敌人的凶恶无法撼动众多爱国青年的革命信心,不少人前仆后继,奔上井冈山,为革命奉献终身,而贺子珍正是其中一位,值得一提的是,她由于突出表现,还被其他同志称为“井冈山一枝花”。

1928年6月,贺子珍被派往塘边村组织革命工作,与此同时,毛主席也下乡,视察土地革命的进度。缘分使然,两人竟然住在同一户农家,相处时间也渐渐多了起来

内容图片

贺子珍与李敏

对于贺子珍而言,未参加革命时就听说过毛主席的威名,自然忍不住多多接触。而主席当时误听传言,以为杨开慧已经牺牲,心痛难忍,幸好有杨开慧的安慰,才慢慢走出来。

不过,真正让两人的确定心意,是一次敌人的突袭。

那天下午,一伙儿国民党反动派得到毛主席在塘边村视察的情报,带枪赶了过来。当主席一行人察觉异常时,对方已经逼近村边,正是危急时刻。

内容图片

贺子珍与毛主席

贺子珍心生一计,说:“集合村里的民兵,再加上警卫员们,说不定可以一战。”

“不可正面迎敌,尚不知敌人数量,万一有援兵,后果不堪设想。组织乡亲们撤退,看看情况。”

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村里人都藏入地下,那伙儿敌人进村后到处搜刮,却毫无收获,忍不住咒骂:“情报恐怕有假,这里哪有什么姓毛的,连个人影都没有,真是个苦差事儿,赶紧回去吧!”

内容图片

左一贺子珍

国民党反动派顺手牵羊,拿走一些农户家的粮食后扬长而去。好久,毛主席等人才从地道中出来。

此次敌人入袭,无一人伤亡,让贺子珍不禁感叹主席的睿智和果断,而主席也对她的组织能力赞赏有加。两人的感情逐渐升温,没过多久,就确定了彼此的心意,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

内容图片

贺子珍

在此后的十年时间里,贺子珍与毛主席既是并肩作战的革命战友,也是相濡以沫的革命夫妻,他们的爱情堪称典范,令人艳羡。

其孙女孔东梅曾说:“那十年,是革命生涯中最艰苦的岁月,是外祖父最艰难的时期,却是外祖母一生中最灿烂的年华。”

可惜,世事难料,贺子珍与毛主席之间的婚姻,却因为她要强的性格,走上了末路。

内容图片

贺子珍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工农红军不得已踏上长征的道路。而已经怀孕的贺子珍固执己见,向毛主席要求追随队伍行军,主席无奈答应。

然而,他们这一走,拉开了婚姻破碎的序幕。

因为长途跋涉的辛劳,再加上营养不良,贺子珍的身体时常抱恙,艰难生下孩子后,毛主席劝说她留下休养,但依旧得到拒绝:“其他战士们都能坚持,我也不能搞特殊。”

内容图片

贺子珍

这天,我军遭到国民党飞机的袭击,本来已经躲好的贺子珍,见有伤兵暴露,冲上前保护,却不幸被流弹的弹片击中,顿时昏迷了过去,被送到阵地医院时受伤严重,生命危在旦夕。

当时,毛主席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赶来,督促医生进行治疗。虽然勉强保住了贺子珍的性命,但并未完全清除病根,需进一步治疗。

内容图片

贺子珍与毛主席

1936年末,长征顺利结束,毛主席带领红军队伍开辟延安革命根据地,而抗日战争一触即发,革命形势一片大好。

然而,正在主席紧张地筹备“国共第二次合作”时,贺子珍却无缘无故地闹起脾气,甚至三番五次地要求去治病。主席本想同意,但她却不打一声招呼地离开,独自踏上飞往苏联的飞机。

内容图片

贺子珍

这才有了毛主席在开头写给贺子珍的那封真情流露的挽留信,可是,一个苦苦挽留,一个决心要走,两人注定要渐行渐远。

1939年,贺子珍在苏联饱受身体与精神上的摧残,终于意识到自己当初的任性妄为给毛主席带去多大的伤害。她试图挽回,却收到主席寄来的信件:……以后我们就是同志了……

贺子珍追悔莫及,却无能为力。但是,她心中对毛主席的歉意却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甚至愈演愈烈,还萌生出想要当面向主席道歉的念头。

内容图片

贺子珍与李敏

可是,对于曾经一步踏错的贺子珍来说,实现心愿的道路上注定一波三折。

最后一面,却成永别

1947年,在组织的帮助下,贺子珍终于回到心心念念的祖国大地,但她并未一开始就心愿得偿,而是前往哈尔滨,一边工作,一边休养身体。

内容图片

毛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贺子珍也曾提出要与毛主席见面。不过,建国之初,主席需要处理各项事务,繁忙的日程根本插不进去任何临时的事情,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原因,她的想法不得不暂时搁浅。

直到1959年,贺子珍才终于得到与毛主席见面的机会

内容图片

曾志

那是庐山会议的召开期间,主席偶然听得曾志的闲谈,对方是贺子珍曾经的战友,在庐山会议召开前去探望她,随后曾志向主席说起:“我见到子珍了,聊起往事,好像又回到挺进赣南、闽西时的峥嵘岁月。”

毛主席听后沉默许久,眼眶也跟着湿润起来,缓缓对曾志说:“我和子珍是十年的夫妻……我想见见她。”

内容图片

贺子珍与李敏

有了主席的首肯,贺子珍很快就被秘密安排到庐山的避暑山庄。起初,她并不知道自己是此行是要与主席见面,以为是组织的照顾。第二天,也就是7月9日,她被带到毛主席的住处。

当看到坐在沙发上的主席后,贺子珍终于意识到“愿望成真”,一时间眼泪决堤,止不住哭泣。毛主席见状,柔声安慰道:“你见到我一直哭,等见不到又想,何必呢!”她才稳定情绪。

内容图片

贺子珍

在一个多小时的聊天中,贺子珍一直强忍激动的心情,与毛主席交谈,但眼角始终带泪,特别是回答主席询问为何离去时,也哽咽地说:“都是我不好,我当时太不懂事了!”

可是,贺子珍与毛主席曾经相濡以沫的爱情已经成为过去,虽有遗憾,却无法改变。庐山会议结束后,主席率先离开,而她也返回到自己的居住地。

有了这一次与毛主席的见面,贺子珍信誓旦旦地以为还会有下一次。可是,即便女儿李敏结婚,两人再也没有交谈的机会,而这也成为她的心病,增加身体上的负担。

内容图片

贺子珍

其实,早在苏联期间,贺子珍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虽后来静养得到些许恢复,但依旧留下病根,再加上长征时期留在身体内的弹片,身体上的病痛日益加剧。

1958年秋,贺子珍开始失眠,常常睡不着,精神状态极差,与毛主席见面后,还因为情绪过于激动,精神恍惚,出现幻觉,以致脆弱的身体无法承受,而生了一场重病。

内容图片

李敏与孔令华

当时,李敏刚与丈夫孔令华完婚,毛主席得知她的病情后,急忙安排女儿前去照看,临走时还叮嘱道:“你到了南昌,要好好照顾你妈妈,要她听医生的话。”

虽然毛主席没有与贺子珍相见,但从未缺少过对她的关心,而这些都被贺子珍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对主席充满着感激与歉意。

1976年,毛主席逝世,临终前李敏赶到身边,看到主席艰难地比划着手势,好像是“桂圆”的意思,而贺子珍原名“贺桂圆”。李敏这才反应过来,父亲对母亲的关切毫不逊色于自己。

内容图片

毛主席与李敏

当时,贺子珍由于身体问题,未能前往,见毛主席最后一面,而后又因为遭受重大打击,缠绵病榻,见李敏来探望,还忍不住埋怨:“你没有照顾好你爸爸。”

内容图片

贺子珍

在毛主席走后一个月,贺子珍勉强恢复些精神,重新投入到工作中,而且时常念叨着:“不能让毛主席失望。”可是,她的这番精神头并未持续太久,就突然中风,再也无法行走。

不顾病重,坚持参观纪念堂

内容图片

左一贺海峰与李敏

此前,贺子珍由于经常不能生活自理,身边一直有护士等专人照顾,比如卢泮云等。当时李敏因工作无法时常陪伴,只好让贺海峰也就是贺子珍的外甥女去看望

贺海峰亲热地喊着“姨妈”,久而久之,护士们也都跟着喊贺子珍“姨妈”。仿佛至亲般相互陪伴与关爱,让贺子珍渐渐走出病痛的阴霾。

1979年6月,第五次全国政协会议召开,她被增补为政协委员,当上海的领导将喜讯告诉她后竟然激动地热泪盈眶,说:“感谢党和国家。

内容图片

贺子珍

贺子珍对生活充满希望,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不久后,被安排到北京的301医院。随着前来看望的战友越来越多,她心中对毛主席的思念也愈发不可抑制。

9月初,贺子珍郑重宣布,要到毛主席纪念堂参观。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劝说道:“你的身体需要静养,不适合大的情绪波动,最好过段时间再去。”

内容图片

贺子珍

可是,她最终还是坐着轮椅,出现在毛主席纪念堂。因为曾有明文规定,前来瞻仰的群众不允许哭泣,所以她为了以防万一,让护士准备了一条白色的手绢。

尽管极力控制情绪,但贺子珍看到栩栩如生的毛主席雕像时,还是止不住落泪,旁边的护士急忙劝阻。一是为了规定,二是担心她会犯病。

内容图片

贺子珍

好在贺子珍并未停留太久,之后的身体也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不过,她只有这一次前往毛主席纪念堂的经历,后来再也没有去过。

很快,贺子珍返回上海静养,1984年去世,中央为这位伟大的革命女英雄举办了庄重的哀悼会,后被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

内容图片

贺子珍

她的一生历经坎坷,特别是感情上。但为国家与人民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值得被人敬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