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用菌17

 福兴堂图书馆 2023-01-29 发布于河南

第十七讲

稻草瓶栽黑木耳高产技术

一、黑木耳的生物学特征;

二、黑木耳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

三、黑木耳母种与原种的培育;女

以上几节请参阅第八讲《黑木耳的人工栽培》,

四、稻草瓶栽黑木耳的设备与用具。

类,稻草瓶栽黑木耳的工艺流程与木耳菌的制种过程基本相同,相差之处仅是菌丝发满全瓶之后,置于室内或室外出耳。因此,它的设备要求与生产菌种的要求基本相同。

1.拌料室:此拌料室可用一般民房改建,地面铺上水泥地板即可。

2.接种室:室内要求干净清洁,门窗可密闭,室顶盖天花板,墙壁涂刷石灰浆

3.接种箱:它的设计要求每次可装入50-150瓶菌种为宜,大小可自行规定,它的设计原则以不漏气,安上玻璃板,能看清伸入箱内操作,双手插入箱内的两个圆洞用布袖套套紧由可。

4.培养室:可用一般稍为清洁,不潮湿,通风的房间即可。如培养数量较多应做几层木架,木架之上用竹条或木板钉密。有条件可在室内墙壁安上火道或电炉,以便冬季加温培菌。

5.消毒锅:如采用常压灭菌,可建圆形、四方形水泥蒸笼,以直径E0厘米-100厘米,高100厘米计,一次可以消毒300-500瓶。如购买高压锅,每次可消毒50瓶,每台售价1000-2000元

6.接种用具:酒精灯、接种针、无菌刀、镊子、量杯、天平、温度计、干湿球温度计、恒温箱、棉花塞等。这些用具到医院或医药公司购买。接种针可以自制、用单车钢线把一头打偏弯成钩状(全长约一尺),另一头用铝线缠绕2寸作柄即可

五、黑木耳的母种培养基配方:

1.马铃薯:00克、葡萄糖或白糖20克、琼脂:0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0.5克、维生素B:10毫克、清水4000毫升。(制法详阅第二讲)

2.如果没有琼脂可用麦麸拌湿装入试管内,控成斜面即可加棉塞装入高压锅消毒灭菌接种。

六、黑木耳原种的制备

培养基配方:木屑78%、米糠或麸皮20%、白糖1%、石膏粉1%、水适量。

木屑的质量要求,凡除柏、杉、松、樟树外,一般的杂木屑均可使用。木屑的来源可到锯木厂购买,大规模生产应备有切片机,粉碎机直接将树枝切片粉碎加工成木屑。

拌料、洗瓶、塞棉花、装锅消毒、接种培养均按第三讲《原种与栽培种的制作》进行。

七、稻草瓶(袋)栽黑木耳的技术要求:

黑木耳菌经母种--原种--生产种扩大培养之后,可以进入瓶(袋)栽的工艺流程。稻草瓶栽黑木耳以春秋两季为最适宜的生产季节,如有升温降温设备,一年四季均可栽培,我国南方从3-11月均可以连续生产。它的整个生产周期从接种至采收木耳结束约用85-95天。一只瓶子每年可周转3-4次。

1.培养料的配方:稻草65斤、米糠33斤、石膏1斤、白糖1斤,维生素B1、B1、Be,各10毫克。

原料的质量要求:稻草是用来培养黑木耳的主要原料,各农户每年收完早晚稻即可以将其迅速晒干贮存备用,它的要求是:干爽、无霉烂、无变质、呈金黄色为优质的原料。不分早、晚稻均可用于栽培,但切以单季晚稻草为最佳。

米糠:农户碾米后所筛出的细糠,是最佳的培养原料,它的要求是新鲜干燥无霉变,如存放时间太长,已变质变臭味则不能使用。如果在没有米糠的地方,也可以用相同等量的麸皮代替。

2.培养料的配方法:

按配方要求,先称取稻草65斤,用铡刀或菜刀砍切断成2-3厘米长,装入蛇皮袋或把料倒入水池内浸泡6-12小时,捞起淌干水份,再加入33-35斤麸皮或米糠充分拌匀。然后,再加入石膏粉。如加入过磷酸钙、尿素、磷酸二氢钾等肥料,则把这些肥料先用水浸溶,再均匀地拌洒在料堆上。水份的含量要求比较严格,是夺取木耳高产的重 要环节,初试者应加以注意。一般的含量为65-70%。它是怎样计算呢?为了准确的按66%来加水,现列公式:应加水=-100x料重(包括木屑、麸皮、石膏等)

50

例如:设干料50斤、需加水100斤、32.5斤稻草浸水后,重量为99斤,石膏、麸皮等原料共重17.5斤,应加入水34斤,经浸水拌料处理后,重量超过吸水标准多少斤,则在水量中减多少斤,不足部分再加上若干斤。比较简易的则定水份的方法是:用手紧握培养料,手指缝间有少量水迹为适宜,如水珠连滴下,为过多水份,应须晒干挥发部分水份。含水量为66%,指干料加水拌匀的湿料总重量中加入的水重占总湿料重的65-66%,又例如:干料50斤,加水100斤,含水量为66%,即155斤湿料中干料为50斤。

3.瓶子的选择及装瓶方法:

瓶栽黑木耳,所选用的瓶子多种多样,应因地制宜加以选用,如:可选用750毫升菌种瓶,也可选用罐头瓶,广口口奶油瓶等。

稻草培养料在装瓶时,要求比较严格,必须用尖木棒、竹条边装边捣实,以装满至瓶肩(离瓶口一厘米左右为适宜,如装得太满,棉塞容易脱落,棉塞接触稻草而潮湿容易污染杂菌。如装得太少,瓶口离培养料太长不利于今后出耳,经装料后的培养瓶,要认真的擦洗其内、外表、瓶口处、再用棉塞或二层牛皮纸(水泥袋纸)外加一层薄膜封口,可用橡皮筋或小绳绑紧。在1.1公斤/1平方厘米压力下,高温高湿消毒1-2小时,如采用常压灭菌,则在100°C条件下维持8-12小时便可达到灭菌的目的。

4 .接种方法:

经高压或常压灭菌后的菌种瓶,要迅速趁热搬入预先消毒杀菌后的接种箱内,待温度冷至25-28°C后(用手摸不感到瓶壁发热为准),即可进行接种。在菌瓶搬入箱内,未接种之前,应用小碗倒入甲醛小许,(1立方米容积用15毫升)再用高锰酸钾8克撒入甲醛内,任其挥发消毒灭菌。安装配备有紫外线灯装置的接种箱也可同时开灯灭菌,连续封闭消毒30-40分钟,即可进行接种,接种时,接种人员的双手要套上医用手套,并用75%酒精擦洗双手及所应用接种的用具,如接种针、母种瓶外壁等。接种方法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一般每支试管原种可接15-20瓶栽培瓶,一瓶原种(200cc(可接30-40瓶栽培种。

5.培养方法:

经接种之后的菌瓶,应及时搬出接种箱,移入培养室内,在25-28°C条件下,进行恒温培养,由于瓶栽 黑 木耳的技术要求比较严格,前期为菌丝生长阶段,后期为子实体形成阶段,在此期间的管理方法同样分为两个不同的时期加以区别对待进行精心护理,才能夺取木耳高产

戴一、菌丝生长阶段的护理方法

可了,刚接种的菌瓶,由于母种块在瓶内尚未定植生长此时,必须立即控制加温培养。黑木耳的适 温为25-28C如果在夏天培养,无须加温,接种后置于培养室即可。如果在初春或冬季栽培,则需设法用电炉或碳火加温,以促使菌种块迅速生长定植。

v报2.严防杂菌污染,菌种瓶经接种后,要防止杂菌污染,具体办法是:①控制室内温度,不要使培养室沉闷潮湿,棉塞要扎紧,受潮的瓶盖.棉塞要在接种时一个也不漏全部换上备用经高压消毒的干棉塞。如果发现受杂菌污染的菌种瓶要及时检查并迅速搬开隔离

3.室内湿温的调节与控制,经接种后的菌瓶培养料内的湿度已适宜菌丝生长,瓶外的空气湿度过高倒反引起杂菌污染,因此,应及时加强通风换气,排掉室内过多的湿气,一般室内相对空气湿度70%为适宜。

4 .观察与检查:经接种的菌瓶,应经常观察与检查。一般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5-7天菌丝可在料面蔓延生长,15-20天可吃入料内,40-45天菌丝即可发满全瓶。生长正常的菌丝为白色绒毛状。菌丝线条比毛木耳菌丝较为细弱。如果瓶内变黑、黄、绿则为杂菌污染,应作废弃处理。 二、耳芽形成--子实体生长期的管理

干其本,菌丝发满全瓶之后,即可进入出耳阶段的管理。我们要根据木耳喜欢光照(不是曝晒)的特点,这个阶段可迅速将菌瓶移出室外,在瓜棚下、大树阴下、或人工搭的阴棚内,进行出耳的管理,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先把瓶口封盖的双层报纸去掉,余下的薄膜要用针头在中心刺数行小孔,重新包好扎紧,此类措施的目的是使菌丝与外界接触,并获得充足的氧气与光线的刺激,从而诱导木耳菌耳芽的形成与生长。经处理的菌瓶,要整齐的排列在培养棚内,培养棚的四周要开沟排水,同时要清除污泥杂草,注意卫生清洁,以利于管理与采收。

2、经排放管理后的菌瓶,接受了外界条件的刺激 之后,耳芽即可开始形成生长,初生的耳芽其大如黄豆,至后它会逐渐生长发育如耳朵状。在这个期间的管理,主要是加强湿度的调节与控制。在耳芽刚形成时,喷水应以打空气水为主,不要直接将过多的水份洒在耳芽上,以防幼嫩的耳芽烂掉。3-5天之后,喷水量逐渐加大,早晚要喷水数次,此时可直接喷洒水在耳片上,场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5%左右。注意:也不能喷洒太多的水,以防耳片涨破造成烂耳,喷量仅以耳片湿润为适度。

3.经7-8天之后,耳片即可迅速生长,这个时期可以加大喷水量,喷至耳片充分舒展,滋润发亮为适度。用于喷洒的水质要求比较严格,要选用泉水、清水、自来水、山泉水。污浊的池塘水、沟溪积畜的污水不可随便使用,以防受到杂菌的感染,同时也预防其它带有化学污染残留毒质的工厂废水会吸附在耳片上,今后造成人们食用木耳的残毒影响人体的生长。这个阶段的喷水管理,还要预防瓶口积水,较正确的办法是,将菌瓶整齐的排列卧放在棚内陆面上,也可以定期倒出瓶口积水。经12-17天的喷水管理,黑木耳子实体即可生长成熟

4、追肥:黑木耳生长开片之后,为了促使其高产可以选用尿素、白糖、淘米水、磷酸二氢钾等作补充追肥。在喷水时,每百斤水加入尿素一两,可以被木耳子实体直接吸收,可促进木耳菌丝体生长粗壮。在每百斤水中加入一两磷酸二氢钾,可促进耳片增大肥厚。另外,白糖的用量为1%使用白糖水喷施要防止蚂蚁为害,另外还可使用木耳生长素喷施(广西科技报读者服务部有售)。经采取追肥措施的木耳,其生长均比野生木耳或不喷施追肥的菌瓶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5.病虫害的防治:

稻草瓶栽培木耳,成功或失败与杂菌及病虫害污染的关系很大,曾有不少的农户一听说此项副业有利可图,便仓促上阵,条件已经很简陋,再加上要求不严格,从而导致上千上万瓶(袋)菌种受到的污染而宣告失败。初试者切勿掉以轻心。

严重危害木耳菌的杂菌有:木霉、毛霉、根霉、黄曲霉、绿霉等。预防的办法是,在装瓶灭菌时,一定要在100°C条件下维持12-15小时。接种时,应严格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发现受到污染应及时搬开隔离处理以防蔓延扩散。总之杂菌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当发生之后抢救为时已晚。

另外,黑木耳在生长过程中,还要预防一些病虫害的危害,如线虫、蜗牛等也可以咬食木耳片,造成烂耳的现象,俗称“流耳”。防治的办法:可用1%的石灰水和3%的食盐水在烂耳发生期、连续阴雨天气时进行喷施,喷施的次数,间距可灵活掌握,一般每10天喷施一次,即可达到防治效果。喷施时可直接喷酒在瓶口木耳片上。

6.采收与加工,

黑木耳经喷水管理之后,当耳片长大形成耳朵,耳色转浅,耳根收缩,整个耳朵已充分展开,子实体背面开始形成白色粉末状孢子时,采收即为适时。采收时,要轻拿轻放,切勿碰伤小耳芽,以利再次出耳。采收后的菌瓶,应停止喷水4-6天,以让菌丝再次恢复生长。稻草瓶栽黑木耳一般整个采收期约30-40天,每瓶可采收2-3次,每100斤干稻草料可收湿耳40-80斤,析合每100斤干稻草料可收8-15斤干耳。采收后的湿耳应及时作晒干或烘干处理,并及时装入塑料袋内进行干燥保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