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督教的本质

 谷熙梦 2023-01-29 发布于湖北

​只有为自己本身而存在着的东西,才是真正的、完善的、属神的。而爱、理性、意志,就正是这样。在人里面而又超乎个别的人之上的属神的三位一体,就是理性、爱和意志的统一。

感性的对象的威力,就是感情的威力;理性的对象的威力,就是理性本身的威力;意志的对象的威力,就是意志的威力。

只有将自己的类、自己的本质性当作对象的那种生物,才具有最严格意义上的意识。

所以,人由对象而意识到自己:对于对象的意识,就是人的自我意识。你由对象而认识人;人的本质在对象中显现出来:对象是他的公开的本质,是他的真正的、客观的“我”。不仅对于精神上的对象是这样,而且,即使对于感性的对象,情形也是如此。即使是离人最远的对象,只要确是人的对象,就也因此而成了人的本质之显示。

既然感情被规定为宗教的本质,那么,这个疑问也就消失了,并且成为不可能的了。

你可以从人的上帝认识人,反过来,也可以从人认识人的上帝;两者都是一样的。

可是,在对宗教对象的关系中,意识却直接跟自我意识重合在一起。感性对象存在于人以外,而宗教对象却存在于人以内。所以,宗教对象是自身内在的对象,因此它像人的自我意识、人的良心一样,从来不离开人,它是亲密的、最亲密的、最亲近的对象。

但是,把宗教当作对象的思想家,却洞察了宗教之对宗教本身隐而不显的本质,洞察了宗教信奉者所不能看到的。我们的任务,便正在于证明,属神的东西跟属人的东西的对立,是一种虚幻的对立,它不过是人的本质跟人的个体之间的对立;从而,基督教的对象和内容,也就完全是属人的对象和内容了。

属神的本质不是别的,正就是属人的本质,或者,说得更好一些,正就是人的本质,而这个本质,突破了个体的、现实的、属肉体的人的局限,被对象化为一个另外的、不同于它的、独自的本质,并作为这样的本质而受到仰望和敬拜。因而,属神的本质之一切规定,都是属人的本质之规定。

意志、感情、理性     三位一体。

但是,宗教认为是第一性的东西——上帝——,我们已经证明,实际上原本是第二性的,因为,他只不过是人之自己成为自己对象的本质;因而,宗教认为是第二性的东西——人——,就应当被设定和表明为第一性的。

最后,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定义为“理性、意志、爱”,而上帝则是“全知、全能、博爱”。可以看出,上帝所具的全知、全能和博爱,无非就是人自己身上的理性、意志和爱。为此,他倡导建立一种“爱”的宗教。

没有了上帝,人就一无所是;但是,没有了人,上帝也一无所是。

既然感情是宗教的基本工具,那么,上帝的本质,就不过表明感情的本质。

感情只是由于一些偶然的原因才勉强跟对象相结合。如果有另外一个对象也激起同样的感情,这个对象也同样会受到欢迎的。

人敬拜他自己的本质。人将自己对象化了,却没有认识到那对象就是他自己的本质;后期的宗教做到了这一步;所以,宗教中的每一进步,都是更深入的自我认识。

人的异于动物的本质,不仅是宗教的基础,而且也是宗教的对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