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为父母,一生要经历多少痛苦难熬的精神焦灼

 胡之杨 2023-01-29 发布于山东
    
    父母
    是一个伟大的称呼
    不仅在于繁衍
    还在于责任。
    一对父母
    任何一对父母
    都要孩子成长成熟期经历几次
    精神煎熬的焦虑。

    生男,还是生女?
    
    虽然现在是新时代了,男孩女孩一个样,甚至在某些家庭,某些地方,特别是婚嫁之后,女孩的地位都明显超过男孩了,但是几千年的封建传统,脱胎于广大农村的所谓市民,他们思想观念依然没有改变,特别是家族单传的,老一辈父母男孩续香火的意识更强烈。所以,很多年轻父母其实承受很重的精神压力,担心辜负了老人的期望,也担心不如愿后以后面临的生活,这种焦急忐忑一直伴随到孩子出生。

    襁褓之时,半夜喂奶;出现一点小病灶便心急如焚
 
    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年轻父母连抱都不敢抱,因为总觉得孩子太脆弱了,也因此异常惹人喜爱。但第一次见到自己生命延续时,那种雀跃和激动,无法用言语表达。总觉得看不够,总觉得不安全,晚上要起好几次,恐怕孩子压着、憋着或者受凉。母亲奶不够的,父亲要定时添喂奶粉,先是一夜五次六次,后是二次三次,早些年用手腕测试奶温,将和好的奶滴手上,再用嘴尝,怕测不准,细心的父母要测好几次,一般都折腾得一夜不休。当孩子有一点小病更是吓得不知所措,忧虑重重,惶惶不安。
   
    从孩子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父母精神焦虑更多

    如果孩子说话走路比同龄孩子稍晚,哪怕晚一点,便坐立不安,不是上网查找就是请教医生。当孩子会说话时,要强的父母便挤压和挤占休息时间,拖着疲惫之躯,以异常的耐心教孩子说话,为了孩子能抢先一步赢在起跑线上,父母可谓呕心沥血,殚精竭虑。


     孩子入学就学考学

    从幼儿园开始便边开始考虑,上私立还是公立,上什么档次的私立。当孩子小升初的时候,父母的焦虑几乎是全天候的。有的父母一方辞掉工作陪伴孩子,生活上,上网借鉴学习各种菜的做法,甚至到饭店订做;学习上,四处打听找辅导班,寻名师指导等等。对孩子的日常学习是监控式的,几乎不离视线的全天候管束督促。到了高考,父母焦虑到达顶峰,高一开始,高二加剧,高三到达临战状态。高考期间,父母推掉一切应酬,早早做好请假安排,全程陪伴孩子,压力丝毫不次于孩子。守在考场外,忐忑不安,不停踱步,心急如焚。为了不给孩子带来负担,还要故作镇静、满不在乎。

    孩子大学及专业报考选择以及就业、婚育等方面的操心操劳

    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的担心更多,付出的心智更多,精神压力叠加式增长,且主题一个比一个重大宏观。更多的十字路口、关键环节都在后头,同时更多的无奈徬徨也在后头。孩子自主意识及能力的增强,性格的变化,某些方面超出我们的预期判断和调控能力。此刻父母更多进行社会层面的教授规劝,工具性的辅导辅助基本上使不上了。实际上,孩子孩子只要爱国爱家,快乐生活生活快乐就已足矣,又何求其他。

    声明图片系转载网络;内容仅表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