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超琼笔下的苏州铁路往事

 苏迷 2023-01-29 发布于上海
《姑苏晚报》2022年12月26日 A08版

  项苏农

  李超琼人生中始乘火车,是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九月二十三日。检得苏州工业园区档案管理中心编的《李超琼日记(光绪二十四年四月至光绪三十一年二月)》,这天有记曰:“余于火车、铁路,皆未身历,故一往验之。”他和弟子潘昌煦、儿子廷侃,在这天下午,来到了沪北铁路的起始站上海站,先是每人花上两角钱,坐上“二等车房”到江湾站一游,后来又花了一角钱,坐了“三等客舱”返回。于是有了两回“火轮车”的观感:“其速如飞,较轮舟数十倍。而铁轨则睹之,似可危而实平稳,以轨辙不差累黍故也。而行时微不免震动,设长道往还,衰且病者,或有不堪耳,而其巧其捷,则真夺神功也。”

  沪北铁路又称淞沪铁路,光绪二十三年(1897)正月,清政府按此前已被拆除的吴淞铁路原线路走向重建,于次年六月建成通车,为中国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光绪三十年(1904),淞沪铁路归并沪宁铁路管理后,改称“淞沪支线”。

  在《李超琼日记(光绪三十一年三月至宣统元年闰二月)》中,有多条他乘火车的记载。现摘录其中来往于苏州上海间的数条日记,以窥见晚清时代沪宁铁路苏州段的一些往事。

  一

  《(民国)吴县志》有沪宁铁路记载:“(光绪)三十二年五月,上海至苏州第一段告成,先行通车。明年冬,苏州至常州、常州至镇江,第二第三两段,相继工竣。又明年,镇江至江宁第四段工竣。”

  光绪三十三年(1907)二月三十日,李超琼第一次坐上了沪宁铁路火车,这天他“蚤起,乘火车赴苏。以八点三十分开行,十一点二刻抵阊门外车站”。可知此时沪宁铁路第二段还未竣工,距通车江宁站(今南京下关火车站),还要有一年多的时间。

  为纪念此首次之行,到了苏州的他,遂以《二月之晦,由火轮车入苏。既抵吴门,戏成二绝》为题,写了两首绝句。诗中提到了苏州境内的夷亭(今称唯亭)和外跨塘两个火车站,说“夷亭已入元和路,冷落当年五袴歌”,说“外跨塘边草正肥,菜花黄衬绿菲菲”。

  李超琼此时转任上海县知县,还不到一个月。此前他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七月,至光绪三十三年二月的南汇县知县任上,每次往返于省城苏州,来回都是坐船,时间都要一天以上,途中要经过上海县城,然后大多是在苏州河上一个叫观音阁的地方中转。也许前任上海知县王少谷离任后直接坐火车回苏州的出行方式启发了他,他这次也改乘了火车。自此以后,他来往于上海、苏州以及江宁之间,都以火车行,且每次坐车经过,或详或简地都记录在当天日记里。

  二

  李超琼日记里提到的“阊门外车站”,就是今天的苏州火车站,在《(民国)吴县志》中,则被称作“苏州站”。对此该志有云:“在府城北郭外元和县境,站有地道,翼以两月台,由东往上车,由西来下车,皆从地道行。”说火车站坐落于苏州城外的北面,地处元和县境内。沪宁铁路虽为东西走向的单轨铁路,但在站内“翼以两月台”。从铁轨边上建有南、北两座月台的描述来看,说明站内当时还建有交会车用的站线,所以那些从东往西去江宁方向的人,都要经过地道才能上下车。

  在提及“苏州站”的设施和规模时,该志也有云:“站以内办事处,外设官厅、男女候车室。规模宏备屋宇壮丽,总站以下第一完善之站所也。”除了沪宁站(今上海北站)、江宁站外,接下来就是苏州站了。

  说起李超琼和沪宁铁路苏州段的建设,还有他保护古迹的故事可说。也是据《(民国)吴县志》载,光绪三十年(1904),时任吴县知县的李超琼,得知阊门外四摆渡的地方,有座郝将军太极墓,恰好在规划中的铁路线上。于是李超琼将此墓整体迁移至石灰巷澹斋庵北处,并为重建的墓园亲笔题写了“明郝将军墓”之碑。

  李根源出版于1926年的《吴郡西山访古记》中,有篇《谒郝将军暨李中丞父子祖孙墓记》,详细记录了他寻找“明郝将军墓”的经过,说“经新民桥……入石灰弄……行约二十丈路,右将军墓在焉”。石灰弄在今市立医院北区急诊部对面,现被分拆为石灰南弄、中弄、北弄。1934年五月的《苏州明报》,曾登载“郝将军古墓被人侵占”的消息。2003年11月26日《扬子晚报》,有篇《明代奇棺惊现苏州老街》的报道,说的就是在石灰中弄弄口,发现郝将军墓一事。

  郝将军名太极,明朝云南晋宁(今昆明市晋宁区)人。《明熹宗七年都察院实录》和《(民国)吴县志》都有记,说他在明亡后,因不愿仕清,一路辗转到苏州,在靠近枫桥闹市的上津桥南堍处,以卖药为生。李超琼为传承他的高士事迹,在吴县任上,于此地为他立碑。除了亲书“故明郝将军卖药处”八个大字楷书,还附写了一段其人事迹的跋文。

  李超琼其实早就景仰其人,光绪二十年(1894)六月,在离任元和知县时,就在《初去元和,未忘陈迹。扁舟西驶,掁集于怀。拉杂书之,述事怀人。并溢豪素,非以自襮,用志泥爪而已》组诗中,心甚怏怏地提到他了:“上津桥下水沄沄,药市风清远莫闻。路近留园花舫织,无人解吊郝将军。”该诗后不知被何人名之为《题上津桥郝将军卖药处》,虽为杜撰倒也切题。

  三

  《(民国)吴县志》这样记载沪宁铁路苏州段:“长洲县境官渎里、外跨塘、浒墅关皆小站,急行列车即快车通过不停。唯亭、望亭有交车路,间有停者。惟特别快车则皆不停止也。”

  事实确是如此,“蚤起出城,登火车以七钟半开行,至十钟三刻抵苏”“四钟十二分开行,七钟抵沪”,李超琼日记中的这两条记事,均发生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五月初三日同一天。沪宁铁路的急行列车,拉近了上海和苏州的距离,当天去当天回的便捷,这在以前出行靠轮船的时代,简直不可想象。

  如果还想更早时间去苏州,据李超琼另外一条“九钟三刻,火车自上海来,遂附之西发”日记,可以乘上海沪宁车站开往江宁车站六点半的头班火车。

  虽然火车也会晚点,如除文中第一条记载开行时间的日记外,还有一条日记曰:“计八钟半开,十一钟二分乃抵苏。”同一时间发车,却不是同一时间到达,但其中半小时的误点,与坐船相比就不值一提了。

  对李超琼来说,尤为便捷的是,在乘火车来往于上海苏州间,根本不用购票就可直接上车,其中缘由他已在光绪三十四年四月初六日记里作了说明:“由金陵至苏头等车价五元四角四。过苏后,则以公司所送派司,向不取资也。”所谓“派司”,是英文通行证的音译。这时的他,由于身为上海知县,因此有资格获得了江浙铁路公司赠送的上海苏州区间的免费乘车证。

  说起这派司,也曾给李超琼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尴尬。光绪三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据他日记载,苏州这天是晴和天气,所以在下午一点多钟时,他带着一家老小和用人,离开了乌鹊桥南的住家,准备坐火车去上海。当他们一行人来到火车站时,听说火车快要开了,为了不耽误时间,就没有去票房购票,而是直接去了“官厅”,想经此上车后再补票。

  他们在检票口,遇到了一个大麻烦:“乃印度巡捕见余有免票,不敢阻,而谓下人等尚未买票,坚不许出。”这次进站口的稽票人,是印度人。虽然李超琼出示了派司,没遭到阻拦直接进站了,但和他同行的其他人,却全被拦了下来。虽说李超琼在不久前还是吴县知县,此前还两任元和知县,但任凭他手下人在旁怎么解释都无济于事,印度巡捕自始至终坚持不予放行。最后结果是“余遂独行仍坐头等第一舱”,李超琼只得一个人先行上车,其他人只好先去购票,然后等着坐下班火车。

  四

  李超琼有《中秋后二日,火车入吴门》四首,诗曰:

  一

  小醉瞢腾一晌过,车声疑听泻天河。

  梦回正见夷亭柳,比似春来绿更多。

  二

  沙湖东望水波平,点点渔舟一叶轻。

  料得风波终不到,金鸡堤影尚纵横。

  三

  娄门树色接齐门,秋稼黄连绕郭村。

  惆怅十年晴雨计,关心犹念祝操豚。

  四

  篮舆呕轧出林隈,渡口微茫草径开。

  行人金阊争属目,人人都识故侯来。

  检得《李超琼日记》,可知该诗写于光绪三十三年,其八月十七日记云:“蚤起,出城,至火车站登车赴苏。适靖庵先至,遂约其同坐头等舱,以便畅谈,并由车佣以西肴至,小饮,饶有醉意也。”

  这组诗由“小醉瞢腾一晌过”句生发,描写火车入吴门后的沿途风景,夷亭翠柳绿意盎然,沙湖渔舟帆影点点,金鸡湖堤波光倒影,娄门齐门城堞逶迤。和他日记中的“五钟初始抵沪。沿途获稻将半,幸值晴明,所损犹可救,为吴农深幸矣”一句,在描写铁路沿线风景时,倒也相得益彰。只是他眼中的这些所见,今天有些只能想象了。

  李超琼在日记里还两次提到了昆山火车站。《(民国)昆新两县续补合志》“沪宁铁路”条下有云:“昆山为苏沪要道,东接黄渡,西接唯亭车站。”又云:“光绪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五日始试车。”

  宣统元年(1909)二月二十二日中午时分,李超琼乘火车从上海去苏州。他平常所坐的头等官舱,这次竟然满座了,而且其中竟然有五个西洋人,一直到了昆山站才下车。

  说起来这不是他第一次在日记中提到昆山有外国人出现。早在光绪三十四年四月初六日,他在江宁开往上海的火车上,就看见有一男一女好似夫妻的两个西洋人,“于昆山栈次”,在昆山站上了火车。而且这两个外国人,倒也很是随便,看见有空位子就坐了下来。

  李超琼有感于西洋人多,在这天的日记里,提出了一个在今人看来,也是很有意思的问题:“不知昆境何时为西人争集?”

  如此说来,昆山作为外国人的聚集地,还是有传统的。其实答案就在“昆山为苏沪要道”句中,占尽了毗邻上海的地利之便,自然适宜外国人旅行和居住。

  李超琼其后二十四日有记:“以一钟附车启行,三钟三点至沪。”

  说起来甚是遗憾,这班从苏州回上海的火车,竟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乘坐。十多天后的闰二月十一日深夜,他在上海县衙官邸溘然长逝,终年六十四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