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十日,收到中央军委祝贺电报后,十月十一日,彭德怀、张宗逊致电中央军委等:白水、澄城缺粮,故决在永丰镇、韦庄、双泉镇、宜井地区集结,吸引敌主力向东,以便尔后我军机动。部队士气旺盛,战术技术特别是攻坚能力,均有较大进步。 ![]() 张宗逊 西北野战军在战役目的达到后,准备原地休整。胡宗南会甘心失败吗?那么,他又是怎么想的呢? 再说,胡宗南在西安老巢,惊闻荔北前线大败,其部属国民党第十七军、第三十八军先后被西北野战军歼灭,先是有点懵,心想:我所制定的机动防御的方针难道是错误的?部署的三道防线难道是纸糊的?还是共军的战斗力爆棚?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彭德怀手下统共只有几万人马,武器装备又大大落后于他率领的国军,典型的小米加步枪,又严重缺粮,甚至连子弹都供应不足,就这样一支军队,能在几天之内,攻破三道防线,歼灭两个整编军吗? 胡宗南越想越恼火,他抓得一手好牌,全让他无能地手下将领们打坏了。现在尽管局势如此,但他并不服气,在荔北平原地带决战,他还是有优势的。他率领的国军有飞机、坦克、机械化装备和各种重武器,共军基本没有;再说论军队总人数,国军是共军的五倍。 想到此处,胡宗南的信心就像轮胎充满了气,又鼓起来了。他决定:抽调十三个师,用九万人马和六辆坦克、十几架飞机,再与彭德怀在荔北平原地带掰掰手腕、过过招,展开反击,最好能与共军在此决战。 在胡宗南的严厉苛责下,十月十日下午,敌先以步兵一个营和骑兵百余人,试探性地进至大荔城北之柳池营、黄家村北侧,当即被第六纵队的警戒部队击退。 十一日八时,大批国民党军队在飞机、坦克掩护下,第六十五军经许庄北犯,所属第一八七师分两路向八岔口、汉村、李家庄进攻;一六零师向大壕营集进攻;第三十六军一二三师,经赵家向西汉村、龙窝巷进攻;第一军一六七师向白马村、李家垣进攻。各路国民党军队气势汹汹,摆出一副决战的架势,向西北野战军的阵地杀来。 西北野战军司令部以第二、第三、第六纵队各一部阻击敌人的进攻,掩护其主力在杏子河、坞坭村、窑头、南阳庄、曲头地区占领阵地进行防御,待查明当面敌情后再转入进攻。 我军阻击部队经过一天的激战,击退敌人十多次地冲击。黄昏时,敌第六十五军进至胭脂山、汉村、李家坡、大壕营、多壕一线。同时,国民党空军出动了飞机四十多架次,猛烈轰炸西北野战军阵地,支援地面战斗。 面对敌人的凶猛反扑,彭德怀决心趁敌第六十五军立足未稳之际,要求西北野战军主力部队放弃休整、发扬我军连续作战地精神,集中第一、第二、第三、第六纵队实施进攻,首先歼灭敌第六十五军;同时以第四纵队分兵一部监视蒲城之敌,其主力由孙镇东渡洛河,由西向东攻敌侧背。 十月十二日拂晓,西北野战军向敌第六十五军发起攻击,战斗至上午十时,第一、第三、第六纵队攻至东、西汉村,并将第六十五军的第一八七师包围于李家坡。 在西北野战军主力部队猛烈地攻击下,东西汉村之敌,以密集队形向南突围,遭到西北野战军炮火阻拦与步兵截击,使敌第六十五军及第三十六军的一二三师伤亡惨重,只好在坦克和飞机掩护下,惊慌地向南逃窜。 下午四时,第三纵队在李家坡歼灭敌第六十五军的一八七师两个团。在战斗中,西北野战军还击落敌机三架,击毁坦克两辆。 当天黄昏,第二纵队将敌第六十五军的一六零师压缩在大壕营土寨里面,几次攻击都未能成功,形成对峙状态。这时,从大荔方向来援的敌步兵两个团、骑兵一个团已经赶到。由于准备不足,阻击部队兵力薄弱,致使援敌三个团进入小壕营,与困守大壕营的第一六零师会合。第二纵队几次攻击都没有成功。同时,右翼攻击胭脂山、西汉村的部队,也因地形限制,进攻也没有成功。 十月十三日,敌人增援部队陆续赶到,在大荔地区集中了第一军、第九十军、第七十六军、第十三军、第三十八军等十三个师约八九万人,企图与西北野战军在这一地区决战。 彭德怀见胡宗南部,已经有五个军集结于大荔地区,且兵力集中,行动谨慎,不易各个歼灭,西北野战军与之再战将陷入被动,遂改变计划,十二日晚,西北野战军司令部,决定以少数兵力与敌周旋,将主力撤至铁镰山有利地带进行防御。 本集故事讲完了,明天继续讲述彭德怀的故事。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