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慈禧掌权有多久,从1861年到1908年,她独揽大权只有15年

 历史有话说 2023-01-29 发布于辽宁

慈禧,大家都不陌生,是清朝晚期实际的统治者。慈禧从咸丰去世后开始掌控清朝大权,一直到去世,掌控清朝大权差不多半个世纪,对整个清朝都有重大影响。但实际上,从1861年咸丰去世,到1908年慈禧去世,慈禧虽然掌握大权,但大多数时间都做不到独揽大权。

慈禧,全名叶赫那拉·杏贞,满洲镶蓝旗。慈禧并不是她的名字,只是她成为太后时的封号。慈禧的父亲只是个普通的地方官,官职并不高。咸丰即位后没多久,在全天下进行选秀,17岁的慈禧就被选为秀女进入宫中。进宫后不久,慈禧就被赐号兰贵人。很多人都觉得咸丰刚登基就进行选秀,肯定是好色。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古代皇帝登基后选秀是很正常的事,主要是为了充实自己的后宫。后宫数量越多,子嗣才可能越多,这对国家发展非常有利。而且咸丰的后宫一共也不过18人,数量还是很少的。

慈禧进宫两年后,就被晋封懿嫔。1854年生了皇子载淳,先是被封为妃,后来变成贵妃。从这时起,慈禧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由于她生了皇子,咸丰对她越发宠爱,她也开始干涉政事。不过由于咸丰在世,慈禧干涉政事并不多,也没决定权。

1861年,咸丰去世。咸丰去世前,任命肃顺、穆荫、匡源等八个大臣为辅政大臣,辅佐年幼的载淳。如果仅仅是这样,后面就没慈禧什么事了。不过咸丰还给皇后、载淳两枚代表皇权的印章,这样他们就能和辅政大臣相互牵制。由于载淳年幼,给载淳的印章就由慈禧暂时掌管。咸丰去世后,清朝的大权被八个辅政大臣和皇后以及慈禧共同掌控。由于清朝不允许后宫干政,八个辅政大臣和慈禧、慈安两人关系并不好,他们根本不愿意和慈禧、慈安两人一起掌控朝政。这里面的慈安就是之前的皇后。正因如此,慈安和慈禧决定发动政变。

慈安和慈禧联合咸丰的弟弟恭亲王奕訢在咸丰去世后不久一起发动了辛酉政变。奕訢的能力非常强,不过咸丰去世后并没有安排他辅政,因此他对咸丰的安排很不满。所以他才会和慈安、慈禧一起发动政变。辛酉政变后,慈禧开始掌握大权了。不过她掌握大权还要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所不同。

第一阶段是1861年至1881年。辛酉政变后,慈禧并没有直接掌控大权。恭亲王奕訢被封为议政王,统领朝政。不过慈安和慈禧两人御养心殿,垂帘听政。就是说奕訢虽然统领朝政,但主要决定权并不在他一个人手里,而是在慈安、慈禧手里。总的来说,清朝是他们三个人说的算。

此时的慈禧权利并不算特别大。在朝中,奕訢说的算,在后宫里,最终的决定权在慈安,并不是慈禧。虽然慈禧和慈安一样都是太后,但慈安之前是皇后,皇帝的正妻,而慈禧始终只是妃子,相当于小妾。因此,慈安的地位明显比慈禧高。不过慈安这个人并不喜欢政治,她基本上不处理政务,很多决定都是慈禧做得。但名义上,却是慈禧和慈禧两人都同意的。一旦慈安不同意,即使慈禧同意也没用,毕竟最终决定权在慈安,并不是慈禧。

这里面有一件事最能体现慈安的权利非常大,就是慈禧的贴身太监安德海被杀。这件事就是奕訢联合慈安一起做的。虽然慈禧也知道是他们干的,也没辙,毕竟人家权利比自己大。总的来说,这段时间里,慈禧受到的限制还是比较多的。

第二阶段是1881年至1884年。之所以说1881年,是因为这一年慈安去世了。慈安去世后,后宫里再也没人能限制慈禧了。而且之前奕訢、慈禧、慈安三方掌控大权,现在变成奕訢、慈禧一起掌控大权。由于最终决定权在慈禧,因此慈禧的权利大大提升。

不过不管怎么说,此时的奕訢还是统领朝政,很多事务还是需要他处理。慈禧虽然掌控最终决定权,但在朝政上,影响不是非常大。慈禧再有决定权,也只能垂帘听政,不能直接参与政务,这一点还是很麻烦了。再说了,奕訢是咸丰的弟弟,光是凭借这个身份,慈禧就很难从他手里夺走所有大权。

不过这段时间里,慈禧的权利不仅仅是大大提升这么简单,还有总览大权的趋势。因为奕訢统领了二十多年朝政后,逐渐倦怠政事,再也没有之前的魄力。朝中支持他的人越来越少,他的权利也不断被慈禧削弱。

第三阶段是1884年至1889年。这段时间内,慈禧是真正的独揽大权,没人能和他对抗。1883年,爆发了中法战争。由于清朝统治者在初期的犹豫不决,导致清朝海军、陆军战争初期严重失利。慈禧以此为借口把奕訢为首的军机处大臣全班罢免,这就是著名的甲申易枢。清朝对外的说法是“恭亲王奕訢、大学士宝鋆,入直最久,责备宜严,姑念年老,特录前劳,全其末路。”说白了,就是你们年纪大了,该退休了。之后,朝中都换上了慈禧的亲信,慈禧开始总览大权。

在这段时间里,清朝总体发展还是平稳,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发生。清朝的洋务运动还在继续,虽然国内仍有众多矛盾,但国力还在不断上升。可以说慈禧这段时间里做得还不错。

第四阶段是1889年至1898年。1889年,18岁的光绪帝大婚。在封建社会,皇帝大婚意味着成年,成年就代表可以处理朝政了。其实,古代皇帝结婚还是比较早的。光绪之所以18岁结婚,主要是因为慈禧不想放权。光绪大婚后,慈禧就没理由继续垂帘听政了。皇帝都成年了,太后再干涉朝政就说不过去了。不过话虽这样说,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根据史书记载“上事太后谨,朝廷大政,必请命乃行。”意思就是,很多朝中大事还是慈禧决定,朝中的很多人事调动还是慈禧说的算。不过不管怎么说,光绪也开始管理朝政了。因此这段时间里算是光绪和慈禧一起掌控朝政。其实光绪在这段时间里还是有一定权利的,最明显的就是戊戌变法期间,光绪把阻止变法的怀塔布、许应骙、堃岫等礼部六堂官革职。还授予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以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如果他一点权利都没有,根本做不到这点。

这段时间里,最著名的事件就是甲午战争。甲午战争如果不是光绪,很难打起来。当然,由于慈禧有最终决定权,她要是不同意,光绪即使同意也没用。

第五阶段是1898年至1908年。这十年期间是慈禧生命最后十年,也是慈禧最后一次独揽大权。戊戌变法期间,慈禧训斥了光绪一通之后软禁了光绪,逮捕变法等人,并废除了新法。戊戌变法就这样失了败,而慈禧又开始总览大权。

这一次慈禧总览大权和第一次一样,也没任何人能阻止自己。不过慈禧这段时间里做得并不好,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就发生在这段时间里。正是这场战争,让清朝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后面进行的清末新政虽然方向是对的,但实施的时候出现很多问题,更是加速其灭亡。可以说,这一切都和慈禧有直接关系。

这就是慈禧掌权的大致状况。其实,慈禧真正做到总览大权的也就15年,其他时间都和别人一起分享权利。不过不管怎么说,晚清的实际大权确实一直掌握在她手里。说她对清朝的灭亡负责一点也不为过。不过,如果不是慈禧,换成其他人掌控大权的话,清朝也未必能发展的更好。

参考资料:《清史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