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州小伙将英国房东接到中国,为其看病养老,老人:只愿葬在中国

 四季视野 2023-01-29 发布于北京

在河南郑州的一处墓园里,有一座外国人的墓碑上,上面写着:“You look after me. I look after you.”(你照拂过我,我送你终老。)

为这名外国人写下墓碑上这句话的人,是与他毫无血缘关系的一名中国男子,也是这名男子,坚持将老人从英国接过来,并为老人养老送终。

两人年龄相差47岁,没有血缘关系,却亲如父子。

这段跨越国别的亲情,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

相遇相识相伴

90年代的中国,开始掀起一股留学潮,那年郑州男孩宋杨19岁,正值高中毕业。

和那个时候的其他青年一样,宋杨也一心向往国外更加自由的学习和生活氛围,想要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

得到父母支持后,宋杨独自踏上去往异国留学的道路。他选择英国伦敦作为自己留学的城市,因为那是他自小就向往的地方。

在伦敦的街头,宋杨的心中既激动亢奋,又带有一丝焦灼和孤独。他走在这座世界级的城市街头,一切都是那么新奇。但当下之急是,宋杨必须马上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找到住处,再安排好入学等等各项事宜。

到达伦敦后的第3天,宋杨在泰晤士河畔等公交。远眺着波光粼粼的河面,宋杨余光瞥到一位老人从远处缓缓走来。老人手上提着东西,走起路来摇摇晃晃,脚步有些不稳。

宋杨见状起身帮了老人一把,又重新坐下。过了几分钟,老人主动靠近宋杨,问道:“你看起来是亚洲人,是日本人还是韩国人?”

“我是中国人。”宋杨微笑回答道。

听到宋杨的回复,老人兴奋起来:“我一直听说中国是个神秘的国家,你可以跟我说说中国吗?”

见老人对中国感兴趣,宋杨便向他介绍起中国的风土人情来。

两人乘坐同一班公交,一路交谈得很愉快。老人聊得兴致高昂,下车之际向宋杨发出邀请:“跟你聊天很开心,不如你来我家坐坐吧。”

被老人的热情所感染,宋杨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

宋杨帮忙提着东西,跟随老人来到住所。老人的家就在泰晤士河畔——宋杨学校的不远处,河对岸就是皇家植物园,风景很是优美。

在老人的家里,宋杨也慢慢了解到老人的故事。

老人叫汉斯,今年66岁。汉斯出身在瑞士,是地地道道的瑞士人,但他20多岁就离开家乡,过着世界游民般的生活。

汉斯先后去过北非、美国等国家,做过汽车销售,开过酒吧,最后在英国的皇家歌剧院做秘书一直到退休,这才在英国定居下来。

听着汉斯讲述自己精彩的前半生,宋杨一边赞叹,一边感慨自己竟和汉斯享有同样在异国他乡生活的经历。

但和宋杨不同的是,汉斯的家庭并不幸福。

汉斯从小就没有得到亲人的疼爱,有了继母后,父亲便对汉斯更加冷漠,这让汉斯下定决心离开瑞士,这也让他恐惧亲密关系,所以一直选择单身。

听完这段经历,宋杨唏嘘不已,开始打量起这间公寓。

公寓不大,是个大约40平的一居室。或许是长期独居的关系,汉斯的家里没有那么整洁,角落里散落着一些空的酒瓶,向来访者昭示着主人有着酗酒的习惯。

宋杨感到一阵酸楚,离开前主动提出:“汉斯,你去过那么多地方,都没去过中国。我做几道中国菜,给你尝尝!”

这顿饭菜简单但温暖,临别时,两人互相留了电话,宋杨却没有想到,几天后他就收到了汉斯几乎是雪中送炭的邀请。

宋杨刚到英国,租住在离学校很远的地方,他还为了节省一些生活费,选择睡在地毯上。汉斯知道后非常心疼,加上自己格外喜欢这个善良的中国小伙,便提出让宋杨住到自己家来。

汉斯表示不收任何租金,只是俏皮地问宋杨:“平常你能给我做饭吗?你知道的,我做饭不好吃。”

英国物价高昂,加上现在住的地方离学校很远,宋杨抱着感恩的心情接受了这份邀请。

就这样,两个相差47岁的异国人,开始了一段长达8年的合租生活。

八年相处,不舍别离

在出国前的一个月前,宋杨还是被一家人宠爱的大男孩,而此时身处异国他乡,宋杨也开始学习做饭、收拾房间、洗衣服,努力将这间40平米的一居室打理得井井有条。

为了报答汉斯免费租住的恩情,宋杨总是想办法丰富伙食。汉斯平常饮食非常不讲究,每顿饭只洗一洗生菜叶,就着面包吃。宋杨看了觉得不行,便给汉斯做各种花样熟食。

平日里,汉斯就是宋杨的口语陪练,帮宋杨一起渡过留学初期最难的语言关。

两人像朋友一样相处了两年,直到那件事的发生,让宋杨开始重新审视两人的关系。

一天晚上,宋杨骑车去超市买东西,路上被公交车撞伤。车祸导致宋杨下颌骨骨折,还掉了几颗牙,脸上都是血。肇事公交车司机惊吓之余,看到撞伤的是个外国人,便起了歹意,故意拒绝赔偿。

宋杨独自去往医院,慌忙中给汉斯打电话,汉斯二话不说赶到医院,帮宋杨联系医生,再去警局报案,第二天又领着宋杨去一个牙科专科医院看病,对宋杨关怀备至。

宋杨和巴士公司的官司足足拖了3年多。这期间,汉斯一直积极地帮宋杨去做沟通,帮助宋杨拿到应有的赔偿。

这次车祸让宋杨明白:汉斯给予自己的是亲人般的温暖和无私的帮助。从那时起,宋杨便在心里许下承诺:“我一定要好好照顾汉斯。”

时间一晃,八年过去,宋杨已经在伦敦完成硕士学业,而汉斯也从花甲迈入古稀。

此时的宋杨陷入了纠结,一方面,他收到了国内一家大型公司的offer,另一方面,汉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老下去,丢下汉斯独自回国,让宋杨于心不忍。

汉斯看出宋杨的纠结,洒脱地说:“能有这8年的陪伴,我已经非常知足。我这辈子都没遇到过像你这样善良的人,谢谢你。你应该回国继续完成你的梦想。”

最终,宋杨无奈将汉斯托付给邻居照顾。回国的飞机上,宋杨的心绪久久不能平复。

有时,只有分别才能让双方意识到在一起的意义。

显然,汉斯低估了8年的相处带给他的影响。宋杨离开后他才发现,无论生活上还是精神上,他都已经完全依赖宋杨。

宋杨回国后,汉斯总是打越洋电话给宋杨。

“宋,我的刮胡刀你知道在哪里吗?”

“宋,我的洗衣机坏了,我要怎么办?”

“……”

因为郑州和伦敦有时差,宋杨总是在深夜接到汉斯的求助电话。每每安抚好汉斯挂掉电话,宋杨都会望着外面漆黑的夜色,问自己:“在英国时,汉斯给予了我家人般的照顾,我现在真的什么都不做吗?”

不止如此,汉斯因为无法习惯孤苦无依的独居生活,又开始酗酒,最终导致股骨头坏死,生活难以自理。

此时的宋杨再也忍不住,向父母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我想接汉斯到中国养病。”

宋杨父母虽然知道儿子秉性善良,但觉得这个决定不切实际。

“你才30岁不到,事业刚刚起步,还没成家,就要去负担一个重病老人的生活吗?”

“汉斯在英国有免费医疗,但他如果来中国治病,你就得负责他全部医疗费。你想清楚了吗?”

“汉斯的病不是小病,你确定接到国内就能治好吗?手术如果失败,你就真的对得起汉斯8年来对你的悉心照顾吗?”

面对这些现实又犀利的问题,宋杨只是回答:“有些事,但凡有机会,就一定要去试一试。因为不去试,可能就是一辈子的遗憾。”

融入中国家庭

2008年6月,宋杨和家人早早来到机场,等待伦敦飞来的班机落地。

宋杨在机场焦急等待,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9年前独自在泰晤士河畔等车的那一刻,心中尽是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迷茫。

哪怕做了很多思想准备,但当真正见到汉斯,宋杨还是什么话也说不出。阔别半年,汉斯消瘦了很多,也老了很多,这让宋杨非常心疼。

经历了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飞行,汉斯的神态有些疲惫,但一看到宋杨,他脸上明显闪过孩童般的光芒。

两人在机场相拥而泣,宋杨的家人在一旁看着,也不禁感慨万千。

宋杨下定决心:“我再也不要让汉斯回到英国,一定要让他在中国安享晚年。”

除了工作,宋杨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花在照顾汉斯身上。

首要的任务是为汉斯找到合适的医院来做治疗,其次是为汉斯办理居住证。

汉斯不会中文,宋杨就准备了几百部外国电影和很多英文报刊,让他的生活不那么无聊。

照顾年迈的老人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陪伴和支持宋杨的,还有他的家人。

为了缓解汉斯腿部病痛,宋杨的妈妈给汉斯办了一张理疗卡。因为汉斯上下楼不方便,宋杨妈妈就在家亲自为汉斯做腿部按摩。

家人为汉斯准备单独的刀叉用餐,让汉斯生活得不那么拘束。

为了能和汉斯交流,一家人主动学习英文。哪怕是宋杨的奶奶,都会说几句简单的英文。

2009年1月,汉斯在郑州市骨科医院做了髋关节置换手术,宋杨为汉斯出了所有的手术费用。

手术后,宋杨家人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汉斯出现了大出血的现象。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汉斯才醒过来。这让宋杨一家人感到开心的同时,也感到后怕。

宋杨妈妈回想起这场劫后余生,对宋杨说:“汉斯是抱着到中国投奔你的心态来的,如果手术出现意外,我们无论如何都交代不过去了。”

经过两个月的治疗和宋杨的精心照料,汉斯终于出院了。

出院后,宋杨一家人为汉斯做了一桌丰盛的中国菜,并告诉他:“你只管在这里好好养病,身体康复以后,就继续在中国养老!”

为了让汉斯上下楼更加方便,宋杨重新换了带电梯的房子,并把最大的一间留给了汉斯。

汉斯的房间永远整整齐齐,房间里都是宋杨一家人为他置办的家当,只有床上的一个小熊布偶,是汉斯从英国带来的“小伙伴”,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关于英国的回忆之一。

从汉斯房间的窗户向外看去,是小区干净整洁的绿化带。虽然自己的居所不再是宁静宜人的泰晤士河畔,可每当汉斯向窗外望去,看到这个每时每刻都热气腾腾的城市,汉斯的内心都是史无前例的安心。

他想葬在中国

央视10套科教频道走进这个特殊的家庭,记录汉斯和宋杨一家人在一起的生活点点滴滴。

拍摄时正值宋杨一家人筹备过新年,汉斯和宋杨一家人在一起包饺子,画面其乐融融。

宋杨一家人请汉斯去郑州的大餐厅吃饭。席间,酒店的乐手用萨克斯演奏起《同一首歌》,在低沉悠扬的音乐中,汉斯忍不住哭了起来。

汉斯回想自己的一生,大半是在全世界流浪漂泊,最后在英国安定下来,也是孑然一人。让汉斯没有想到的是,自己这一生最害怕的亲密关系,却意外在一个和自己相差47岁的中国小伙身上得到弥补。

回想自己和宋杨相处的点点滴滴,以及宋杨的大家庭对他的包容和接纳,汉斯感慨:“现在就是我人生中最好的时刻。”

2011年,宋杨的儿子诞生了。汉斯看着这个小小的生命,只希望自己要是再年轻一些就好了,就可以陪伴这个小生命慢慢长大。

在央视拍的纪录片《漂洋过海的承诺》里,汉斯对着腼腆地说起自己的愿望:“我希望能长命百岁,永远和这一家人在一起。”

但汉斯最终没能活到100岁,也没能陪伴宋杨的儿子慢慢长大。2013年12月的一个午后,汉斯因为心脏衰竭,平静安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得知消息的宋杨虽然知道这一天总要到来,但他仍然难以接受,毕竟汉斯去世的前一天晚上还像个孩子一样,拉着宋杨的手,说要和他一起看最新上映的电影。

汉斯过世后,宋杨为他举办了一场庄重的追悼会,瑞士驻华大使馆也派人来帮助宋扬一起操办这场葬礼。葬礼按照汉斯的遗愿,用中国习俗来办。

追悼会上,宋杨含泪追思这位异国“亲人”,说道:“15年前在地铁站与你相识的一幕好似近在眼前。以后,我必须勇敢面对没有你的日子,也会永远记得你。”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我们所熟悉的爱。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之爱,有坚如磐石的友谊之爱,也有也有矢志不渝的浪漫情爱,但却很少见到毫无血缘和养育之恩的亲人之爱。

这样的亲人之爱之所以令人动容,是因为它的存在是稀有的,但它的内核又是普世的。

所有令人感佩的爱,起点都是一次真诚的关心,然后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积淀淬炼而成,最终才能百炼成金,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