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春佳节话穿衣

 东营微文化_ 2023-01-30 发布于山东

图丨文姐

今年除夕的年夜饭,是在饭店吃的。临出发前,我瞅瞅自己的穿戴,羊毛衫里面套红线衣,很喜庆,于是穿上棉袄就下楼了。到了车上,女儿问:“爸,你的羊毛衫里穿一件线衣呀?到饭店里脱下棉袄,多难看呀!”她嗐了一声继续磨叨:“每次到外面吃饭都提醒你穿衣的事,就是记不住。”
我不是不听劝的人,只是生活中不大注意穿着。
说起穿衣的事,故事很多。早在工作时期,市面上流行穿呢绒大衣,看着很有气派,可是我觉得穿上它太死板,有点一本正经的样子,不适合我这个农村出来的。可是老伴不这么看:“你好歹也是个科级干部,穿得水拉水汰的,叫人家都笑话我,还以为我不舍得给你买呢!”
我领会人家的好意,买吧。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两千多元的大衣,花掉我几个月的工资。呢绒大衣的利用率不高,就是春秋冬几天的事,刮风下雨舍不得,没有正式场合穿上也不适宜。总共穿了不过十几次,后来不时兴了,就一直放在衣柜里。儿子结婚后,给儿子拿去,不几天便给退了回来。最终,这件“高品位”的大衣,送给了老家的亲戚。
九十年代时兴穿“梦特娇娇衫”,翻领半截袖,左胸前一朵小花,确实漂亮。不过价格也确实昂贵,一千多元。我就想,呢绒大衣虽然贵,它很厚很长,就分量来说,比这娇衫也值一点。一个小半截袖就这么贵,好在哪呢?一次开会前,我斗胆问穿着娇衫的几位领导:“这娇衫这么贵,到底凉快不凉快呢?”几位领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几乎是异口同声地笑着说:“天凉快它真凉快,天热它也热。”
九十年代后期,又时兴穿西服,老伴怕我丢人,买了一套“报喜鸟”,不久又买了一套“杉杉”,虽然不是国外品牌,也都大几千元。
我的想法是,常年工作在一个单位里,你的人品、能力都明摆在那,谁不认识你?穿啥样衣服都不会抬高自己身价。有那工夫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才会叫人佩服。
这报喜鸟我上班时穿过几回,买断回家一直到退休,就再也没有穿它的机会,后来放到“慈善捐助箱”了。这杉杉只在同事儿子结婚时穿过一天(好像专门为他们婚事而买似的),和新的一样,想扔掉,也有点舍不得,毕竟是嘎嘎新的昂贵的服装。留着也没有用了,哪个七十多岁的老头还穿着板着身子的西装?那才叫不伦不类呢。
前年在威海,看到外甥女给她爸妈买了一本《断舍离》,读后,受到启发。想起我86岁的大姐,在2018年春节前后,预感到应该给自己安排好后事,就把一些有赠送价值的衣物,让她女儿送给了老家的亲戚,说:“这些衣物都挺新,趁我活着的时候给出去,又能穿又是个念想,我死以后再给人家就不好了。”三个月后大姐去世,大家都称赞大姐睿智。
岁数大了,确实应该有“断舍离”的态度,自己不能用的东西,该送人的送人,该淘汰的淘汰,闲置积压在身边才是浪费。为此,我彻底清仓,把那件舍不得的杉杉,送给亲戚。
平时,我喜欢穿休闲服和运动服,在院子里干活的时候,就穿姑爷单位发的“迷彩服”。这迷彩服单薄,上衣比较小,裤子也不结实,平时开线了,就缝一缝补一补。关键是穿上它干活方便灵巧,脏了也好洗。春夏秋都穿着它出出入入,楼里有人开玩笑:“你咋一年四季就穿这件衣服呢?”
我说,习惯了。
俗话说“穿衣戴帽,各好一套”。我也佩服穿戴板正整的,但是我学不来,做不到。我是“二流子跨洋刀——脦拉兵”! 

作者简介:王永清,辽宁省昌图县人,出生于1950年,工作在中石油管道局,现已退休,居住在河北省廊坊市。曾在各级报刊及新媒体上发表文章若干,年逾古稀,仍有叠文垒字的爱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