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总理临终前留下一个本子,叶剑英打开看了后,顿时老泪纵横

 zweieiz 2023-01-30 发布于广东

前言

1976年1月8日凌晨,周总理溘然长逝。
叶剑英来到老战友、老兄弟周总理的身边,打开了他身边的笔记本后,老泪纵横,仰天长叹,然后一边哭一边说:“总理,我们到哪里再去找您这样忍辱负重,不给人间提半点意见的总理啊!”
周总理人生最后的几年时光里,精神上和身体上都忍受了极大的痛苦。
在他最需要人在身边帮助的时候,叶剑英来到了他身边,并与他携手一起走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两位伟人青年时一起迎风破浪,中年时一起披荆斩棘,老年时一起相互扶持。他们用真情为大家演绎了一段让无数人刻骨铭心的感人故事。

01

1972年5月,周总理被查出患有膀胱癌,因为是初期,经过手术治疗及一段时间的化疗后,周总理的病情有了好转。
然而,周总理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他的身体刚刚恢复了一些,便又投入到高强度的工作当中。
值班医生看着周总理的身体日渐消瘦,想说几句让他休息的话,可是,当医生看到桌子上那一大堆等着周总理处理的文件时,他把要说的话放在了心底。
1973年1月13日,天空中的朝霞还没有升起,天空处在黑白相交的阶段,周总理又忙了整整一夜,他从办公室出来后疲惫地躺在了床上。
值班医生给周总理盖好了被子,看着周总理疲惫的状态,心疼地流下了泪水。
周总理睡着了,值班医生终于松了一口气。可是,没过多长时间,值班医生听见秘书大喊:“医生,医生,快点过来······”
值班医生在朦胧中听到周总理秘书的喊声后,瞬间清醒,他连忙起身、奔跑,火速来到周总理的房间,刚进病房,他就被秘书端着的那个满是鲜血的尿壶惊呆了。
“把尿壶拿到卫生间,我看一下周总理的情况。”医生装出一副没有大碍的样子,对周总理秘书说道。
图片
这时的周总理,和蔼可亲地看着医生说:“没事,别紧张。”
值班医生看到周总理脸上豆大的汗珠后,眼泪流了下来,他对周总理说:“总理,您先躺着,我马上给您治疗,并把您的情况告知院长。您心脏不好,一定要注意保持平静。”
周总理微笑着没有说什么,轻微地点头后,闭上了眼睛休息。
跟随周总理多年的医生后来回忆说:“总理是对周围非常敏感,对事物掌握及其细致的人,他对于自己的身体比我们医生还要了解。他每天忘我地工作,即使在手术后也是如此,在身体上,他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巨大痛苦。”
那是一段凄风苦雨的日子,在那段特殊的时间,医生和秘书一时间都不知道向谁去求助:毛主席重病在身;和周总理熟识的老帅们也大多离开中央,分散在祖国各地;江青一伙人在做着让无数人痛恨的事情······
秘书和医生在无助的情况下,想到了叶剑英元帅。
医生们和秘书来到北京西山叶剑英的住处,向叶剑英求援。当叶帅听到医生说“总理一天血尿中的血达到200毫升的时候”,叶帅非常心痛。
然而,叶帅就是叶帅,是经过无数风雨的老人,他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后,对医生们和秘书说:“你们别急,我想办法向毛主席汇报,你们尽全力照顾好总理,千万不要让总理激动,他心脏不好。咱们分头行动。”
图片
分别的时候,医生告诉叶帅:“膀胱癌不是不治之症,只要努力,是有机会根治的······”然后含泪离开了叶帅的家。
叶剑英手里拿着血尿试管,泪水夺眶而出,他喃喃道:“恩来,我一定要帮你渡过难关。
随后,叶剑英元帅来见毛主席,把周总理的血尿试管给毛主席看后,毛主席也非常心痛,当场表示,要抓紧治疗工作。
毛主席的指示下达后,中央成立了医疗领导小组,由叶帅带头,汪东兴等人参加,一起负责周总理疾病的治疗工作。

02

1974年周总理住进了305医院以后,叶剑英亲自领导医疗小组,精心制定治疗方案。
什么是战友情?什么是兄弟情?什么是志同道合的同志?在叶帅和周总理相互搀扶的岁月里,我们找到了最美的答案。
为了能治好周总理的病,叶帅每天吃不好,睡不好,除了国家的工作之外,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给周总理治病上。
他到处去打听治病的偏方,每当得到一个偏方后,不管有用没用,叶帅都如获至宝一般,高兴地对医生说:“咱们一起研究下,只要对身体没有副作用,我们就试试。”
周总理每次做手术的时候,叶帅就守在手术门口,直到手术结束,周总理一切稳定后,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
图片
早晚给医生打电话,和邓颖超一起商量如何给周总理更好的帮助,这成了叶帅的工作常态。
医生们和周总理的秘书看到也已经耄耋之年的叶帅,每天为了周总理奔波、努力,都感动得流下了泪水。
在周总理病情日益加重的日子里,叶帅忧心如焚。他每天和医生们商量治疗方案的同时,还要完成总理交给的每一项任务。叶帅为了不让某些人的诡计得逞,每天和他们斗智斗勇,巧妙地周旋。
在那样艰难的岁月里,周总理和叶帅两位老人,将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他们从每天聊几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一个小时,到了1975年下半年的时候,周总理说话已经非常困难,只能用点头的方式和叶帅进行交流。

03

1975年12月,周总理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体温也比平时高很多,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程度。
叶剑英来到院长的办公室,向院长和医生们抱拳拜托大家想想办法,能让总理的生命多延续一天就多延续一天,能多延续一分钟就多延续一分钟。
20日,周总理从昏睡中醒来后,提出要见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
当时,中央有个规定,只有中央政治局委员才能见周恩来。于是,工作人员就请示某几位人员,结果某几位人员推来推去。
电话最后打到了邓小平那里,邓小平动情地说:“总理都病成这个样子了,他要见谁就见谁,还请示什么。”
周总理生命的最后岁月,依然在努力地工作着,只要清醒了,就见一些人,交代一些国家大事。
图片
一天,为了周总理的身体,叶帅亲自去钓大鱼,然后给周总理做鱼汤,可是,周总理的病情已经让他无法正常饮食了。叶帅掩面而泣。
周总理微笑着用手指碰了碰叶帅的腿,叶帅转过身握着周总理的手,周总理对叶帅谆谆嘱托:“工作要注意方法,一定坚持斗争到底,不能让权力落在他们的手里。”
叶帅用力地点了点头,两位老人深情地看着对方。
1976年1月,周总理的生命已经像一支蜡烛,即将为祖国和人民燃烧殆尽。
吴阶平院长和所有医生一起拼尽了全力,来延长周总理生命,同时也为他减轻痛苦。
最后几天,叶帅对医生和秘书说:“周总理原则性很强,很多事、很多想法和委屈闷在心里不讲,特别是对某些人,在最后时刻有什么话,你们一定要记下来。”
说完这些话,叶帅还把一个本子放在了周总理抬手就能摸到的地方,方便周总理无法说话可以把想说的写下来。
1月8日凌晨,周总理溘然长逝。
叶帅来到周总理的身边,拿起他留下的本子,打开后发现每一页都是洁白的纸张后,他老泪纵横,仰天长叹:“总理啊!我们到哪里再去找您这样忍辱负重,不给人间提半点意见的总理啊!”
图片
在那段特殊时期,周总理在非常困难的处境中,忍辱负重的同时想尽一切办法做了很多必要的工作,勉力维持国民经济建设,为了保护大批领导干部和民主人士,恢复和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周总理熬干了自己最后一滴血。
伟大的周总理离开了,他顾全大局,没有给党和人民提出一点要求,也没有说一句抱怨的话。他两袖清风,带着他对国家和人民的爱离开了。

结尾

叶剑英元帅于1897年出生在广东省梅县,周恩来总理于1898年出生在江苏省淮安市。从1924年两人在黄埔军校相识,到1976年周总理离开,两人携手走过了52年的风风雨雨。
看着周总理的遗体,叶帅泪如雨下。
想当年,两人一起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想当年,两人在长征路上紧密合作,一起支持毛主席;想当年,两人在西安事变中,一起为和国民党联手抗日而奔波;想当年······
图片
无限往事涌上叶帅的心头,曾经的美好回忆就像发生在昨天。
9个月后,叶剑英元帅没有辜负周总理临终前的嘱托,坐镇中南海怀仁堂,与其他同志一起粉碎了“四人帮”。
1986年10月22日,叶帅因病在北京逝世。
他和周总理,又可以在天上携手并进,高歌同行了……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