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琅琊榜》誉王:不幸的童年,一生也无法治愈

 我有鱼两条 2023-01-30 发布于山西

誉王,名萧景桓,皇五子。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然后他被带到了没有孩子的皇后身边,成为了皇后的养子。

如果不是生在帝王家,大概没人会提到这段历史,他的养母也会视他如己出,毕竟从小养大,而且他的养母又没有别的孩子。奈何他生在了帝王家,他的养母又是皇后。从他记事起,所有人就会提醒他不是皇后亲生的。皇后身份何等尊贵,把他养在身边也不过是缓解丧子之痛而已。甚至是用他来充充场面。

于是从他记事起,对于自己的亲生母亲到底是谁,是什么身份,那就是他迫切要知道的事情。希望能从旁人的口中打听一点。但是那段历史太隐秘了,没有人知道真相,只言片语只提到他的母亲是一位出身极卑微低贱的祥嫔,皇上甚至都不愿提起她的名字。而这件事像噩梦一样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痛。这段不幸的童年最终导致了他凄惨的结局。

剧中31集,誉王到皇后宫中请安,随后便问皇后:“父皇从来不提我的生母祥嫔,她真的是个极卑微低贱之人吗?”皇后答到:“你从小到大都问过我这件往事,不是母后不说,确实是我不清楚。”从此处对话可以看出来,誉王对于自己的生母一事,是十分在意的。生母的卑微低贱,以至于他成为了七珠亲王,依然如芒在背。一个养子去问养母亲生母亲的事情,细细想来,对于二人,何尝不是一种伤害,而且还是不止一次地问。

剧中42集,誉王因私炮坊爆炸和勾结悬镜司,被削珠幽闭。本已决定放弃争夺皇位。但是秦般若那封玲珑公主的亲笔信,让他找到了苦苦追寻三十多年的答案。原来他的母亲根本不是身份低微的祥嫔,而是滑族的玲珑公主。他的父皇居然是一个背信弃义,杀害他母亲的凶手。他怒了,他终于想清楚了为什么他的父皇对他一直是若即若离,因为他的身世,他做的再多,都不可能登上那至高无上的王座。他和他的母亲一样,都不过是一颗棋子,到了该舍弃的时候,是不会有一丝愧疚的。

所以他决定为母亲报仇。趁着皇上和靖王去九安山春猎,他胁迫了皇后,控制了京城,带着庆历军谋反了。事与愿违,最终还是失败了。站在牢笼里,面对着父皇的质问,他笑了。他承认了所有的罪行。问了最后一个问题:“我娘,到底是祥嫔,还是滑族的玲珑公主?”皇上告诉他:“你的生母是祥嫔。”当他听到这个答案后,他发出了绝望的呐喊。

纵观誉王的一生,那个不幸的童年,成了他一生难以治愈的伤痛。表面看他追求的有两件事,一件是探查母亲的身份,一件是夺得皇位。但是深究他的成长环境。母亲的身份才是他唯一追求的东西,远比成王败寇更重要。

想象他的童年,作为养子寄居在皇后宫中,这样的身份注定了他的童年会充满不幸。他要比别的孩子更早的懂得察言观色、更早的懂得讨人欢心、更早的懂得权谋算计。唯一幸运的是他继承了他母亲的聪明伶俐,让他可以平安的长大。

而这样的童年也让他早早的就知道了权力的重要性。他母亲的卑微更让他决定要坐上那权力的最高处。因为他知道,只有登上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宝座,他才永远不需要再看别人脸色。他的母亲也将母凭子贵,受到尊重。

于是,为了夺得皇位,他不择手段。即便是不喜欢,也娶了皇后替她选的王妃,三顾茅庐也要请到麒麟才子,为了扳倒太子引爆私炮坊,甚至是举兵谋逆也在所不惜,最后在迷失的路途越走越远,惨死狱中。

值得惋惜的是,尽管皇上承认了那段历史,但依然不愿意承认他的母亲是玲珑公主。在下棋人的眼中,棋子终究就是棋子。这也让誉王死不瞑目。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来治愈。誉王那不幸的童年,让他养成了偏激、虚伪、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性格,还错过了本可以治愈他一生的蓝瑾。多年之后,当蓝瑾的孩子问起自己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蓝瑾该如何回答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