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中医“竹梯”(49)防病大法 治未病(上)

 保和堂 2023-01-30 发布于河南
☯ 自学中医  治未病 

图片

顺告:《民间中医竹梯》请大家慢慢琢磨,可以解答一个疑问:为什么没上过学、大字不识一筐的农民,竟能当医生治病?连大医院的不治之症,他(她)们也能治好,甚至吸引很多文明人去排队等候??只要您顺着竹梯爬上“山”,就一定会惊喜地发现“世外桃园”。特别是年轻好学者,一定会明白中医不过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懂得了这种方式,即使不会讲道理,也会成为名符其实的医生……

什么是医生?顾名思义,纠正生命旅途中的偏向,就是医生。欢迎从源到流细究!

(一)中华文化——防患于未然
中华文化之魂,“防患于未然”!中主旨就是“治未病”。现代医学基本上跟随西方走了“找病治病”的产业道路。其实,西方医学家早在四、五十年前就认识到他们医学前途的严重问题

图片


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表明:人类的健康寿命问题,主要取决于五种因素。其中,医药占8%;气候占7%;环境占10%;遗传占15%;生活习惯占60……而现实是:8%的医药上作90%的努力而走上商人之船,至劳命伤财。

数千年来的中医关注的是“趋吉避凶”生活方式,药和食物一样,讲的是四气五味的调配,性味淡者为食、浓者为药、过浓者为毒。只有没学中医的贸易经营者,才以一纸证书论医、才以有效成份论药。

图片

中医怎么“治未病”?说到底中医是“趋吉避凶”的中华文化践行者,大道至简,总纲即“补偏救弊、自然、走中道原则。故来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中平安全”生活方式,现代通称为养生,即养护生命 

首先看看祖宗“養生命”三字的原意吧:“養”字,上面羊为韵部,下面食为形部,寓意“以食为养”,故“民以食为天”;“生”字,上面人,下面土,寓意“人在土上生”,故“土生土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命”字,人、一、叩,寓意“一人一叩首”谓命。

图片


什么意思?大概是说,见人有礼貌,对弱势人慈善,对老年人孝敬,是中华传统的命根子,故为“礼仪之邦”。可见祖先对“养护生命”之法早已讲清楚了:以土生土长的生态食物养形体,以礼仪之邦的仁慈德善养生命。

再看看中医与生的关系:照例可以从古字来观:先看“中”字:一个大口,表示口碑。口碑怎么样?大竖一笔,端端正正直立其中,寓意“正气凛然,贯穿始终”,不偏不倚,恰如其分。

图片


所以,中原人口语,把相当好的叫“中”,把不太好的叫“不中”。就我们人体生命来说,处“中”就是健康人,“不中”就是病人。所谓“中”,就是教人守中和,保平衡,行中道;

再看“医”字:祖宗的“毉”,由“医、殳、巫”三部分组成。这个“医”是把伤人之“矢”围起来,只向“殳杀、毁处开放;下面“巫”是通天地的两个人(男女),能通天地的人是古代有知识、有学问的科学家。

图片


由此可见,“毉”是保护人类不使受伤、引导大众守天规、尊地法的知“道”者,这就是古代尊天法、顺自然的“中”医——相传的神仙、圣人、贤人、先生。说明医生是保护生命、与治未病养生相通的职业者。

通常说“医为仁术”,什么是仁?古字本意,仁是种仁,种仁埋在地下,温度、湿度合适,就会生根发芽,长出新的生命来,这也是自然法则。也显示医术是保护生命、培育生机的方法,现代叫保健养生治未病。

(二)当前医药现状

2020年公开资料表明,我国健康大数据不容乐观。据报道,70%国人有过劳死危险,76%的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20%国人患慢性病,国内慢病约占疾病死亡率的86%、占疾病负担的76%;

图片


慢性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2022年慢病医疗支出金额,同比增长14.1%。为什么现代慢性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患病年龄越来越早 

按理说,随着科技进步,我们医疗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对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养生方式更是不胜枚举,各种高科技,人工智能核磁共振量子治疗、微创手术等等医疗措施越来越先进,疾病应该越来越容易对付,病人应该越来越少,才符合逻辑!

图片


情况恰恰相反。现在慢性病发病率越来越高,许多患者越治越重,很多明星权贵,要钱有钱,要背景有背景,完全可以吃最的药,请最好的医生,住最贵的病床,但为什么依然因病早逝呢

现代人们上知天文地理,可以抵达太空月球,可以深潜大洋、海底,往往在自己生命受到威胁时却无计可施、坐以待毙。现代科技文明究竟怎么一回事呢?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图片


从传统中医角度来分析,或许能有明确答案。总结性的传统经典《黄帝内经》对生活方式讲得很清楚:“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俱……”(《上古天真论》)才是健康之本。讲的是在精、气、神上内求为主,达到“形与神俱”的目标。

“今时之人不然也”:穿、吃、住、行皆追求方便,食饮无节,起居无常,随心所欲地违背自然,全在“顾形”,忽略了“顾神”。医药科技只在外求,在组织细胞(硬件)上研究,忽略了更重要的神情意识(软件)上的内容。

图片


所以,医学需要补缺,医疗的重心需要从硬件上“找病治病”为重点转向软件上“养生防病”为重点。补充、提升那看不见、摸不着的自我本能(正气)部分;纠正、回归传统的顺时、顺运、顺自然的生活习惯。

其实,现在人正处于高科技、高节奏、攀比情、贪欲心时代潮流中,疾病已经不再只是身体细胞运转问题,而是心理环境、生活习惯、社会竞赛方面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绝大多数已经是“无形的问题

图片


(三)养护正气——“百病生于气”

《素问·举痛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明确指出外感六淫,七情内伤及饮食劳倦等,均可引起气机失常,进而出现各种病证

比如说一个患者胃不适,西医检查是胃溃疡,那他为什么会得胃溃疡中医通过观察,发现原来是胃气虚,血供不足。因为饱含氧气的血液是最好的修复工具,含有抗体、吞噬细胞、营养等成分

图片


什么导致气虚,血供不足呢根据患者生活习惯、饮食嗜好、性格情绪等生命经历,辩证分析原来此人生活环境很差,经常抑郁、发怒、抱怨……

中医认为:怒气伤肝,肝胆属木,脾胃属土;木克土,以致肝脾不和、胆胃不和就积累浊气,浊气逐渐随胆汁传到胃里,导致胃糜烂天长日久,浊气越来越多,糜烂加剧,更影响血流灌注恶性循环形成

图片

因此这个胃溃疡,在中医看来病因就是心病(心态情绪病)。同此原理,很多身病往往就是心病。其实,只要有“中和”、整体理念基础,许多西医理论与中医观点也是相通的,都在说明人体生命的活动轨迹。
又如:中医基础说“肾藏精、主水液、主纳气、作强之官、开窍于耳”。中医认为肾的作用在于应激中出技巧和动力,其核心是“精气”。

对应西医的“肾上腺”,西医也认为肾上腺素是维持人体血糖、血压的大功臣,中医对这种“维持”归结为脾肾功能。如忧愁、思虑、恐慌、畏惧等情绪刺激,最伤脾肾,是为高血压、糖尿病的病因之一。

图片


中医这种整体观,也包括西医说的器官机能。所谓“百病生于气”;“心为君主之官,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也就是说,我们每一个心情、每一个念头都会直接影响着身体状态;许多疾病都与心态情绪密切相关。

近代东北有个了不起的智慧人,类似佛教六祖慧能,他本是不识字的农民,却能以“讲病治病”风行天下。不识字的农民靠讲病能风行天下;不识字的慧能接受了教主的衣缽真传,说明祖宗早就奉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了。

图片

这个智慧人叫王凤仪,家住东北。在得道后健壮的四十余年中,足迹遍布东北及华北,信仰者千千万万,跟随他毁家兴学、弃产淑世者,层出不穷。经常开办几千人的盛大讲演会,听众莫不欣然悦服,1937年才去世。

他有个传人刘有生至今还健在,为齐齐哈尔市克山县滨河镇实心村人,他也以讲演治病誉满天下。曾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以及广州、深圳、哈尔滨、杭州等许多地方,现场演讲,颇获好评。

图片


讲的宗旨就是把人做好,疾病自了。说明修心治病”是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不懂修心,即便服用灵丹妙药,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无法根治疑难慢性病,更不能延年长寿

过去秦始皇、汉武帝这样的皇权大人,发动全国力量也找不到长寿延年药;当今许多身价数十亿的妙龄大明星患癌症英年早逝,也买不到救命药。其实真正的灵丹妙药就在心里,只能内求,不可外求,心病还需心药

王善人总括其病因为“怨、恨、恼、怒、烦”五大情绪、性格,即:怨伤脾、恨伤心、恼伤肺、怒伤肝、烦伤肾,皆属于中医心病、情志病。皆在经典古籍《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

图片

☆ 未完待续 ☆

医养服务,众心所向; 健康长寿,人之所盼!


申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