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 | 《商业秘密分类保护与案例评析》,2022年6月第一版 一 员工、前员工侵犯权利人商业秘密案件频次最高 二 诉辩双方多围绕商业秘密构成要件举证质证和抗辩 三 专业鉴定程序及鉴定意见适用频率高 在商业秘密纠纷案件中,鉴定程序主要运用于以下几种情形:一是案涉商业秘密构成要件鉴定,包括“秘密性”鉴定、商业价值鉴定和保密措施“相应性”鉴定;二是“相同”或“实质相同”鉴定,即评价被诉侵权信息与权利人商业信息是否相同或实质相同,其主要方法是进行密点对比;三是损失数额鉴定,用以确定权利人所遭受损失的具体数额,人民法院据此判决侵权人应承担赔偿责任的具体数额。针对鉴定程序和鉴定意见的适用,诉辩双方均可以提出认可或反驳意见。 商业秘密案件刑民交叉多发,但是刑事程序启动艰难 五 侵权行为客体的复杂性 侵权行为隐蔽性导致权利人举证艰难 七 侵权手段日趋复杂,科技化程度日趋提高 八 权利人因商业秘密被侵犯而受损的程度日趋增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