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与往年不同。年前,村两委在微群里留言:疫情期间,为预防聚群交叉感染,尽量少出门拜年。我有些纠结。我的理解是让少出门,不是不让出门。人情关系中,有些门是非去不可的,所以我想到了拜年办法,先打电话问好,后说去拜年。人家不反对,我便前往。第一站,我去后毕村小舅家。姥爷姥姥虽仙逝,但有舅在,姥姥的家就在。小舅家离我的老家不远,隔一条七干沟。小舅其实不小,早已过了古稀之年。我为啥选择这里是第一站呢?不光是有给舅拜年的习俗,关键还有一层意思。去年小舅十月二十一的生日,我在河口饭店参加了寿宴。当服务员端上长寿面的时候,表妹过去给小妗子盛了一碗。小妗子向所有来庆生的人巡视一遍,最后站起身对我说:这碗面,我给外甥吃!带有份量的一句话,把我感动得眼泪差一点掉出来。咱何德何能让长辈在众人面前敬我。我受宠若惊地接过碗,端到小妗子面前,无论怎样推让,她始终坚持自己的意见。我实在没办法,只好让服务员拿来一只碗,与小妗子分享了才算了事。我想,这仅仅是一碗面吗?这是一碗浓浓的真情!五大爷今年85岁,身体健朗,精神矍铄。那些年,计划生育抓得紧时,是他奋不顾身把我超生的女儿承揽下来,减轻了我的风险压力。他千辛万苦把女儿养到十二岁,直到政策放宽落下户口后,我才把女儿收拢过来。恩重如山,没齿难忘。他抚养女儿期间,经历了太多,付出了太多,我不说大家也知道,他的辛苦为谁忙!你说我五大爷有胸怀有担当,为他的大恩大德,我怎么不去拜年!我若不去,良心会倍受煎熬。五大爷南邻是他的弟弟,也是我的九叔。九叔住在扶贫房里,是亲人中离我老家新院最近的人。他60岁时还是孤家寡人。他进驻六合街道养老院,时常照顾老弱病残,无偿陪护,用付出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和赞赏。九叔的细心和热忱,被现在的九婶看中。九婶抓住了机会。她义无反顾地与九叔牵手,走进黄昏恋,几经周折,有缘人终成眷属。他们的情爱故事,在周围村庄传颂。我离他近,有空常去家里坐聊。九婶80岁了,已弯腰驼背,行动不便。他们沾了国家政策的光,享受着五保待遇。九婶说,要是没你九叔,我早就往那边去了。九婶言辞之中,十分满足与九叔的婚姻。你说,九叔用善良获得了迟来的幸福,我能不去吗?第三站,去小街村的姑家。自从我和本家弟兄把二爷爷(姑的父亲)的坟墓迁到村东公墓,又窜前跑后立碑,没让姑和姑父操心,把她感动得热泪盈眶。她说自年纪大窜不动,多亏了孩子们!我兄弟们的举动,完成了她一辈子的夙愿。因此,逢年过节,没等我辈上门,她和姑父往往提前过来表示。这些事,本来就是我等晚辈该做的,没必要这么样。可姑和姑父那份无言的敬重之心,是一语难表。我毕竟是晚辈,咋能让鼻涕倒流啊!你说,这年能不去吗?最后一站,我想去邻村表舅家里。表舅和秀姑的结合,还是早些年我老母亲撮合的。姑的父亲,是我本家的大爷爷,如今已94岁,耳不聋眼不花,脸庞红晕,似返老还童。十六年前,大奶奶过世,大爷爷患上脑血栓,姑和表舅把他从扶贫房接到自己家里,伺候至今。关爱有加,大爷爷如此高寿,把岁数熬到了家族中的顶级人物。老人的健康,不得不说表舅和姑立下了汗马功劳……计划做好了,我又纠结了。万一打电话说去拜年,对方不愿意我去,却不好意思拒绝咋办?作者简介:高兴福,网名,墨海耕夫,生于1963年,河口区六合人,喜欢文学,酷爱书法,现为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东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口区书法家协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