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期主义是多长?

 左手咖啡右手茶 2023-01-31 发布于北京

在公众号“正和岛”上读到一篇题为《日本饮料悄悄渗透中国40年》的文章,讲述了三得利、伊藤园、宝矿力等饮品公司专注成长的故事。联想起日前刚刚读到的日本在台湾推行的“80年殖民地同化政策规划”,岛国日本对时髦词组“长期主义”,给出了具体的实践案例。

当然,岛国之外,世界范围内诸多知名企业,也都在各自细分领域内,践行着“长期主义”。老家的黄桃罐头品牌林家铺子的工厂墙上也写着:一家人,一件事,一辈子。

他们的做法,很像我公公对子女们的告诫:一个人在社会上只要做到忠诚、专一、肯干,就会有饭吃。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曾说——

如果你做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来三年,和你同台竞技的人很多;

但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来七年,那么可以和你竞争的人就很少了。

所以,长期主义有多长?

我觉得:大概是有生之年吧。

对长期主义的几点思考——

1.“长期主义”绝不是盲目的只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

只有方向是对的,每一步才是成长,才有可能长远走下去。

所以,行动之前,先做系统而深入的思考。

2.“长期主义”考验耐性,更考验本领。

耐性的背后,既有所在领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也需要具备对最坏结果的承受能力。

不是谁都有资格去践行长期主义。

3.无论对组织还是个人,低水平重复,不是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考验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刻意练习,有目标的精进,才是有质量的“长期主义”。

                           夜幕下的城市

以下是题外话:

春节假期回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就失眠,满脑子跑火车,与其反复烙饼,不如捏着手机写写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