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鹏 ║ 初心

 黑清风白 2023-01-31 发布于河北
图片问天 ║ 200cm×200cm ║ 纸本水墨 ║ 2022年

图片五十八秒 ║ 200cm×200cm ║ 纸本水墨 ║ 2022年

◆ 简繁、重复及“气血造型”

——人物创作三题

文|凌晓星

一  极“简”与极“繁”


童鹏的画极简。在他的系列主题人物画中,简到画面只有一块几何形:或菱形,或四边形,或斜三角,或倒三角。几何形之外,是大片的空白。

图片消防员 ║193cm×230cm ║ 纸本水墨 ║ 2022年

童鹏的画极繁。在简洁的几何形里,全是密密麻麻的人。他们动作一致,整齐划一,铺天盖地,有一种排山倒海般的气势。

图片和平之师6 ║193cm×230cm ║ 纸本水墨 ║ 2022年

在极简与极繁中,童鹏的画面有了现代构成的意味,似乎画面的每一块空间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即便是画面的空白,也被处理成各种几何形,它们与主体人物互相映衬,画面呈现一种肃穆、冷峻、甚至有一种工业文明的质感。

图片更快更高更强 ║ 193cm×230cm ║ 纸本水墨 ║ 2021年

在绘画的语言体系中,我们追求绘画的多变性。如虚实、正奇、疏密、曲直、方圆、大小,乃至线条或笔墨的顿挫、松紧、浓淡、枯湿等。在无处不在的变化中体现绘画的丰富性与思辨性。但我们同样为绘画的“多变性”所迷惑,当大家对绘画的既定标准孜孜以求的时候,是否挤压了绘画的表现空间,是否损害了绘画的多元性?——当大家都在同唱一首歌的时候,对艺术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

图片天天向上║193cm×230cm ║ 纸本水墨 ║ 2015年

对于绘画的“多变性”,童鹏的主题人物画似乎在反其道而行之:寓繁于简,寓动于静。其实他在尝试将绘画的多变性寓于“不变”之中,绘画的精神性被凝聚在画面的中心。直观、纯粹,大巧若拙、大繁若简,有一种不由分说的力量。这或许就是童鹏“大道至简”绘画观念的体现。

图片战士责任重 ║193cm×235cm ║ 纸本水墨 ║ 2019年

二  “重复的力量”

在童鹏的主题人物画创作中,我感受到了一种“重复的力量”。

图片人物写生1 ║ 68cm×138cm ║ 纸本水墨 ║ 2020年

在我们的视觉经验中,大量简单、静止且重复的物体会让我们有一种压迫感,以及这种压迫感所带来的紧张与兴奋。
如秦始皇兵马俑的秦军方阵:宏大、威严、气势磅礴,摄人心魄。但在绘画创作中,过多的“重复”令人质疑。它同样违背了绘画的“多变性”原则,被归于装饰、机械、呆板之流。

图片人物写生2 ║ 68cm×138cm ║ 纸本水墨 ║ 2020年

这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同样会蒙蔽我们的眼睛——艺术应该是具有多种可能性的。所谓的“弱点”未必不会成为他人的“优点”。有如杨过的“黯然销魂掌”:生死相搏之际却魂不守舍神游天外,换成你我必死无疑,但在杨过手中却是威力巨大的神功绝学。可见绘画中的优缺点并非一概而论,因人而异罢了。

图片人物写生3 ║ 68cm×138cm ║ 纸本水墨 ║ 2020年

在童鹏的系列主题创作中,人物自身的特点被弱化成画面的符号,甚至是肌理——符号服务于特定的主题。
在《天天向上》、《和平之师》乃至《战士责任重》中,人物的排列与重复升华为艺术的表现手段,包含着“形”的重复、肌理的重复或者材料的重复。一方面,整齐划一的人物动作增加了画面的气氛;另方面,相对简单的画面内容使观众的思维也被凝聚为一点,从而强化了画面的主题性叙述。

图片人物写生4 ║ 68cm×138cm ║ 纸本水墨 ║ 2020年

在这种气势宏伟的主题性创作中,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画面的气势过盛,所谓“至刚则易折”,反而会损害绘画的品质。
童鹏“虚淡”的笔墨语言使作品具有温润的气质。纯净、淡雅的笔墨调和了画面的凌人“盛气”,一切显得和谐、含蓄。不得不说,童鹏的作品打破了我们对于绘画的既有认知,同时也拓展了水墨表现的空间。

图片人物写生5 ║ 68cm×138cm ║ 纸本水墨 ║ 2020年

三  “气血造型”

童鹏近年来似乎着迷于笔墨的“虚淡”与“简雅”。
在他的一系列写生人物中,这种特性被得以强化。在这些作品中,我们似乎看到碑帖残片、汉画像石、敦煌壁画的影子。在刻意强调的各种对比中,重与淡、虚与实、白与黑、巧与拙、润秀与苍朴、浑厚与空灵。个人的审美趣味彰显无疑。它让我想起作家阿城的一句话:“中国人的脸越老越模糊,模糊的好,就模糊成了一种气氛。”。

图片人物写生6 ║ 68cm×138cm ║ 纸本水墨 ║ 2020年

大学时听王祥老师讲课,他说中国古代的艺术造型是“气血造型”。就人物画而言,“气血”二字是对人物造型整体气质的把握,亦即阿城所说的“模糊成一种气氛”。后来我查阅资料,没有发现“气血造型”的由来,不知是书有遗漏还是王老师的个人发挥。我觉得“气血造型”这个词语非常传神。

图片人物写生7 ║ 34cm×68cm ║ 纸本水墨 ║ 2021年

中国人物造型重“神”而不事雕琢,为突出整体气象甚至弃面目于不顾。好比魏晋时期的敦煌壁画,简练空明,画面影影绰绰,如在雾里看花,灯下看人。面目模糊中,只知大概,不及其余。这种虚实相生的意味拓展了我们的想象空间。古人品画:“远看取其势,近看取其质。”这“质”,不是繁琐的细节,而是线条的韵味,墨块的离合,笔墨的情趣等,它所追求的是纯粹的“有意味的形式”。

图片人物写生8 ║ 34cm×68cm ║ 纸本水墨 ║ 2021年

同样,在传统绘画中,大至山水丘壑,小至一草一苔,都是具有特定意义的符号。这些符号的任何变化,既要符合水墨特有的韵味与节奏,同时又要符合画面整体的气氛与气质——将各种矛盾归于统一,既符合审美意趣,又符合儒家“从心而不逾矩”的自由状态——我想这种自由而又蕴含法度的生命意识,才是“气血造型”的内核所在。

图片人物写生9 ║ 34cm×68cm ║ 纸本水墨 ║ 2021年

从这个意义来说,童鹏的水墨人物的写生与创作,既是“创新”,也是“师古”——师古人“气血造型”的生命气象,审美意蕴,乃至美学品格。


图片
人物写生10 ║ 34cm×68cm ║ 纸本水墨 ║ 2021年

图片人物写生11 ║ 34cm×68cm ║ 纸本水墨 ║ 2021年

图片人物写生12 ║ 34cm×68cm ║ 纸本水墨 ║ 2021年

图片
人物写生13 ║ 34cm×68cm ║ 纸本设色 ║ 2021年

图片
人物写生14 ║ 34cm×68cm ║ 纸本水墨 ║ 2021年

图片
人物写生15 ║ 34cm×68cm ║ 纸本水墨 ║ 2021年

图片
人物写生16 ║ 34cm×68cm ║ 纸本水墨 ║ 2021年

图片
人物写生17 ║ 34cm×68cm ║ 纸本水墨 ║ 2021年

图片
人物写生18 ║ 34cm×68cm ║ 纸本水墨 ║ 2021年


艺术简历 / Art resume

童鹏|Tong Peng

安徽凤台人。

现为安徽省书画院专业画家,安徽省中国画艺委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参加十三届全国美展、第九届北京国际双年展、第四届全国青年美展、第十二届建军8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等全国重大展览二十余次并获奖,作品《大众》被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图片

世界花纹与图案大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