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芸是荣国府分支,贾宝玉要称“五哥”的儿子。原文没有明确说贾芸具体是哪一房子孙。但他的曾祖却肯定是荣国公的儿子,贾代善的弟弟无疑。 贾芸与贾琏、贾宝玉同祖,尚在五服之内,原本应该很亲近。奈何贾芸父亲早逝,母亲又不善于巴结。 结果三房出身的宁国府贾芹,反而借母亲巴结王熙凤抢走了原本要给他的工作:去铁槛寺看顾小和尚小道士。 贾芸、贾芹都是分支较没落的。他二人当初年纪尚小,没有分得元春省亲的利益。 如今贾芸一到十八岁,便求贾琏为他谋一份工作,也好奉养母亲。 贾琏倒是有心帮他,只是办事拖沓,又被王熙凤抢了先机,以至于贾芸等来等去没有机会,也着了急。 当天正是贾赦生病,贾宝玉受贾母吩咐去探望伯父,在门口撞见贾琏看望父亲回来,兄弟二人正说话,贾芸便转出来找贾琏,顺便给贾宝玉请安。 贾芸长得非常漂亮,让贾宝玉一见亲近。他年纪虽小了四五岁,却是实打实的叔叔。顺嘴便说贾芸倒像他的儿子,应该有那么两分相似。 贾宝玉肯定是戏谑之言。但贾芸聪明,又正在困苦之境,难得机会被他抓住当然不放过。
贾芸打蛇顺棍上,抱住贾宝玉的大腿认作“父亲”,以后便直以父子相称。给贾宝玉的帖子,也是“不肖男芸恭请父亲大人万福金安”。 现代人似乎觉得此事可笑。但在《红楼梦》时代,大家族人丁繁衍,这种情况并不鲜见。 就像林如海那种绝嗣的人,如果五服之内只有一个血缘晚辈,哪怕年纪比他还大,也要过继给他为继子,承祧家业。 贾芸虽大四五岁,认贾宝玉做父亲也是再正常不过。 就像安禄山比杨贵妃大的多,不也自认是儿子。更别提石敬瑭这等小丑们的儿皇帝,侄皇帝了。 贾芸认贾宝玉为父,当然谈不上屈辱,却也是他家贫逆境的不得已而为之。 贾宝玉当时说贾芸像他儿子,作为晚辈无论如何都要顺从接一句。但认不认是两可的。 贾芸家庭富裕,大可当个玩笑就罢了。 可贾芸此时艰窘,由不得他太多选择。能抱住贾宝玉这条大腿,他在荣国府便可被人高看一眼,非常有必要。 后来他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王熙凤赏识得到工作。但贾宝玉“儿子”的身份,也让他更得了不少好处。起码王熙凤会更关照他,众管事也会另眼相看。 贾芸这个“父亲”认得超值。 但若只是这一点,曹雪芹可写可不写。贾芸认贾宝玉为“父”,背后还有两个关键的伏笔。 第一个伏笔,贾芸此时走投无路,抱住贾宝玉的大腿。 日后荣国府被抄家,贾宝玉落难,肯定也会得到“儿子”贾芸的帮助。 他们一家几口能够挺过那段最难的日子,贾芸一定伸出援手了。 贾芸认“父”,关乎《红楼梦》结局故事。 第二个伏笔,贾芸认了贾宝玉为父,才有机会见到小红“林红玉”。 小红勾引贾宝玉不成,被怡红院排挤。正是见到贾芸让她再得希望。 不久二人便因一条旧手帕由坠儿传递,私下定情,日后肯定结为夫妻。 贾芸、小红、坠儿和手帕,这几条线索正是《西厢记》故事! 而之前贾宝玉与林黛玉偷看《西厢记》,成为二人感情发展的重要导火索。其后似乎便没有了下文。 其实,曹雪芹正是借明写贾芸与小红之情,暗写宝黛之情的发展。 坠儿给贾芸和小红传递手帕定情。晴雯也给贾宝玉和林黛玉传递手帕定情。 林黛玉作《题帕三绝》时,已经表明与贾宝玉感情瓜熟蒂落。 然而,男女之情在当时是“私情和不才之事”,又被称“丑祸”。 曹雪芹肯定不能用之于贾宝玉和林黛玉身上。 于是贾芸、小红和坠儿便成了“挡箭牌”。 薛宝钗在滴翠亭外听到小红与坠儿之言,说他们是“奸淫狗盗”,何尝不是世人眼中之宝黛之情? 贾芸是贾宝玉的儿子,小红名叫林红玉。 贾宝玉房间叫“绛芸轩”,实际代表木石姻缘。 贾芸和小红也能凑成“绛芸”,同样是一段木石姻缘。 贾宝玉和林黛玉尽管悲剧结局。但贾芸和小红却肯定如愿以偿。 他们的姻缘也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姻缘的另一种结局。这一切的关键引子,就从他认贾宝玉为“父”开始。不多赘述了。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