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妈妈为什么怒气重?原因有3点,看完瞬间扎心

 鱼籽酱文化 2023-01-31 发布于湖北

作者丨鱼籽酱·糖豆儿

妈妈成为了妈妈,却丢掉了自己。

7月3日早上,「父亲制止孩子哭闹掌掴孩子致死被判刑6年」的消息上了热搜。

“叫你还哭!”

张某用右手将4个月大的儿子举过头顶,使劲连扇了儿子小脸几下后,儿子还是止不住地大哭。

张某急了,用厚厚的右手掌狠狠地捂住了儿子的嘴巴。

儿子不再哭闹,张某才把手松开。

松开后孩子又继续哭闹,张某又伸出右手捂住儿子的嘴巴......

等儿子停止哭闹张某再次松开手时,宝宝的四肢开始僵硬......

送医院抢救无效,4个月大宝宝的小命,最终断送在自己的生父手里。

摊上如此无知的父亲也是造孽,虎毒还不食子呢,连动物都不如的人真不配做父亲!

宝宝的妈妈,该是怎样的怒气攻心啊!

中国妈妈为什么怒气重?原因有3点,婆婆过犹不及,丈夫置身事外,自己却力不从心。

01

爱孙子,

婆婆总是过犹不及

前段时间看热播剧《亲爱的小孩》,朋友戴珊跟我吐槽,说自己的婆婆跟肖路的妈妈有点像。

当初戴珊坐月子时,婆婆也是不敲门就直接闯入房间,给女儿小柚子穿别人的旧衣服,坚持用老式的尿片,这些事让戴珊一度抑郁到没了奶水。

再后来,关于加什么辅食,几时断奶,几时上早教班,婆婆总是抢着拿主意。

学了育儿课的戴珊,总是没法辩驳婆婆的话:

“我这辈子就想要个女儿,可惜生了个儿子。这个宝贝孙女我得好好培养。”

我不禁感叹:

“我妈也这样,她忘了自己当年也看不惯婆婆的育儿观。”

这是标准的隔代溺爱,婆婆总想把自己的遗憾和对儿子缺失的爱,都弥补在第三代身上。

隔代教育最糟糕的状态,就是“以爱之名”,让孩子落入“一味溺爱”的恶性循环中。

这不但剥夺了父母的育儿权,而且还助长了孩子的刁蛮任性,不利于孩子习惯和性格的养成。

该如何养育孩子,是儿子儿媳永恒的课题。

照顾好孙子吃饱穿暖尽量不生病,趁自己还能动时多锻炼身体,为晚年高质量生活做准备,这才是婆婆的课题。

其实,哪一位婆婆,不是媳妇熬成的婆呢?

哪一位婆婆,不曾在风华绝代的年纪,有过五彩斑斓的梦想呢?

她们不过是想把未完成的梦想,实现在儿孙身上罢了。

她们宁愿自己多做一点,也要让儿子媳妇轻松一点。

但有时候,婆婆过度热心导致越界的爱,很可能是一场灾难。

​​

02

爱自己,

丈夫总是置身事外

见了太多跳隔代教育坑的悲剧,所以,云岚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亲自带宝宝。

备孕期间,云岚就跟老公做了分工,老公负责赚钱养家,自己全职带娃。

晚上周末老公帮把手,才能让自己喘口气。

生孩子时,云岚的妈妈只照顾了3个月就回了老家,云岚不得不做起了全职宝妈。

每天夜里,不是喂奶就是换纸尿裤,弄得云岚睡眠严重不足,吃饭也不规律,通常饿得快虚脱了才有空给自己弄点吃的,趁宝宝睡觉时还得抓紧做家务。

老公还经常加班,回家时宝宝已经睡着。

喂夜奶通常由云岚一人搞定,换纸尿裤又喊不醒老公,也只能自己上。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老公既不会干家务,又不会做饭。

抱会孩子吧,一哭就塞给云岚。

生活教会了一个新手妈妈野蛮生长,但爸爸却置身事外。

武志红老师在《自我的诞生》课程里,把父母亲类比为蛋壳。

蛋壳有软硬两层,母亲是软壳,父亲是硬壳。

妈妈这层软壳在孩子3岁前起主导作用,而爸爸这层硬壳要给妈妈足够的精神支撑。

一个称职的丈夫,是在刮风下雨老婆需要时,随时都能撑起的一把伞。

一个称职的爸爸,得做好那层硬蛋壳,保证孩子3岁后的健康快乐成长。

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你与父亲的关系,决定了你与社会的关系”。

一个称职的爸爸,是护送孩子融入社会的屏障。

只有爸爸和妈妈都参与的童年,才能护孩子健康长大。

03

爱家庭,

妈妈总是力不从心

同事小默在怀二胎时,把两岁的大儿子送到公公婆婆家养,要报名上小学才接回来。

回来后,小默发现大儿子带了一身的臭毛病,不是上厕所不冲水,就是不洗手抓菜吃,更严重的是经常欺负邻居家孩子。

有次大儿子抢了邻居家孩子的玩具,还动手打人家,小默把他拽回家训斥了几句。

大儿子很不服气地冲着小默嚷嚷:

“坏妈妈,爷爷从来不凶我!”

小默气极了,伸手打了一巴掌,大儿子转身哭着跟爷爷打电话告状。

孩子爷爷在电话那头劈头盖脸地骂小默:

“你以后再打我大孙子,我就打你,你信不信?”

令小默揪心的不是公公的责骂,而是丈夫的不作为和大儿子只跟爷爷亲的隔代抚养后遗症。

为了治愈大儿子,小默下班忙完所有家务之后,还得熬夜学儿童心理学课程。

繁重的工作和家务,两个孩子的教育,紧张的亲子和公婆关系……

长期神经紧绷之下,使得小默体力过度消耗,情感资源耗尽。

因此时常感到力不从心,久了,就会心生怒气。

有人说,嗷嗷待哺的孩子和家庭重担会催着妈妈倍速成长。

可有谁知道,妈妈没有三头六臂,妈妈更没有超人的无限精力。

身心俱疲的妈妈,连爱自己的力量都没有,哪还有精力成长?

凯叔讲故事的创始人朱一帆曾说:

“妈妈通过影响孩子而影响着这个世界。让妈妈更快乐,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是每一个孩子和家庭的幸福所在。”

当全家给予不越界的支持时,妈妈才会有精力做自己、爱自己。

唯有做自己、爱自己,妈妈才会发自内心地开心,才有能力去爱家人。

只有让自己先快乐幸福起来,妈妈才能用生命影响孩子的生命。

当妈妈学会用爱支配一切时,家里的不和谐就不存在了。

​​​

04

互相成全,

妈妈才有爱自己的底气

被婆婆过多干涉,而丈夫又置身事外,妈妈难免会心生怒气。

而我们又无法避免让婆婆带孩子,唯一能做的就是分清职责,定好边界,各司其职,互不干涉。

只要婆婆退让一步不越界,丈夫更进一步归其位,妈妈适当放手让丈夫多做一些。

把握好各自职责的尺度,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1.婆婆不越界

刚退休的婆婆,因不再被单位和社会需要,多少会有些失落。

被儿女孙辈需要是婆婆的价值体现,更是婆婆重获贡献感和幸福感的途径。

智慧的婆婆,照顾孙子孙女时会点到为止,绝不越界好心办坏事。

因为,智慧的婆婆明白,为子女的贡献仅限于配合,而不是主导。

需要时适时出现,不需要时就隐身。

因为,小家庭的主角和掌舵者永远是儿子儿媳。

2.丈夫要归位

婆媳关系,有时考验的是做丈夫的能力。

有位心理专家说,公婆对儿媳的百般刁难和不可理喻,其实真正原因是老公没有果断地站出来,明确告诉他的父母:

这是我的妻子,你们可以不喜欢她,但请尊重她,当然,我也会要求她尊重您!

小家庭的女主人一定是妻子,父母在小家庭中只能是次级的配角。

丈夫只有处理好与妻子和父母的关系,小家庭的关系才会和谐。

不仅要挣够奶粉钱,丈夫还要跟上妻子的步伐一起二次成长。

丈夫更要扮演好硬蛋壳的角色,为妻子的心理健康和孩子的成长担起责任。

3.妈妈要放手

每天等娃睡后夜深人静之时,一个集育儿师,保姆,保洁,营养师,安全员于一生的妈妈,才获得片刻自由。

只有适当放手,把自己从围着孩子、灶台、工作转的“三围妈妈”中解脱出来,才有自由和精力专注于自我成长,才有能力爱自己。

所以,妈妈要拖着丈夫一起带宝宝干家务,不能因为他做不好就不让他学。

有了清晰的分工和角色定位,做到互不越界,小家庭才会相安无事。

与其委曲求全,不如互相成全。

写在最后

在《张爱玲传》里有一句话:

“很多女性通常堂而皇之地以为子女着想的理由压抑个体对自由幸福的追求,漠视主体人格,淡化情爱意识,委曲求全地度完一生。”

其实,每一位妈妈(包括婆婆),都有选择的自由。

不要因为一味迁就家庭,而忽略了自身的成长和对幸福的追求。

不妨在周末把孩子留给丈夫带,肆意地享受独处时光,去健身做瑜伽,去发展自己的爱好。

或是约几位好友开个吐槽大会,学会排解心中的怒气。

只有自己心态平和了,家庭才会更和谐。

希望每一位妈妈,都能接纳自己、爱自己、发展自己,在精神上成为自己,活出这世间独一无二且幸福的自己。

点亮【在看】我们会成为更好的我们,时代会成为更好的时代。

相信在育儿方面你也有很多有趣故事!

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