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离不开你

 新用户3278CVPn 2023-01-31 发布于湖北

(图片来自网络。向原作者致敬!)

首次听说“深圳”二字,是1989年。妈妈说她要与舅舅舅娘去深圳打工,当时爸爸出门在外卖床上用品,不久也到了深圳。一年后,爸爸回老家带我和妹妹,曾看他写信给妈妈,让她与表姐搞好关系,今后我和妹妹才好出去打工。我和妹妹今后的道路似乎已预设好了,毫无疑问,以后也要到深圳。

对于出外打工,也就是到深圳,我是相当排斥。91年《外来妹》热播,看见里面的情景,我了解了打工生活,觉得那不是我要过的生活。后来到了深圳,我才知道,许多人竟然是看了这部电视剧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才来到深圳。14岁那年,我辍学了,百般不情愿地来了深圳。压抑而沉闷的工厂生活,让我对这个城市有了恨意,心想如果不改革开放,我们就不会来这里受罪。我也觉得她一点不美,到处是灰扑扑的厂房。直到后来去大连一个私人艺校学习,过年回深圳的车上看到外面的风景、楼房,才惊叹于她的美丽。原来,过去是我的视野受了局限了啊!还有一年,我们去了表姐所嫁的恩平市,由于是在乡下、乡镇徘徊,当我们回来在西乡镇政府旁边下车,感觉这儿实在太干净太美!

曾有工友说怪邓小平,如果不是他,不会来这儿打工。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他们在农村修了新房或在城里买了新房,会打心眼儿里感激邓小平,感激改革开放。我怀上二胎后,远嫁湖北的妹妹在QQ上发:姐,干脆生完了让爸爸妈妈回隆昌去生活,深圳压力太大了!他们以后怎么办?我们现在都是自身难保!他们回去了说不定能生活得安稳些。我向妈妈转达妹妹的话,她说回去四川那些人踩死。我说他们(妹妹妹夫)回去都混不下去了,大不了我们搬个便宜的房子。

多少次,产生过“如果能留在这儿多好”的想法。不管有没有深圳户口,哪一天离开这儿,我想只要我在这里一天,我就属于深圳,深圳也属于我。有一年前广东省作协副主席吕雷老师介绍我到散文家李清明的公司上班,没上几天班,我就感觉到孤寂,还是回到了深圳。2008年,西北狼介绍我去佛山他一朋友公司上班,说说不定经过朋友的指点,我的长篇小说可以改编成畅销书,结果我还是没去。2015年老家领导来慰问时,问我愿不愿意去上海一公司工作,一个月也有几千块,我表示不去。去年有一女子从成都打来电话,说她在制衣厂,老板看到我的诗,问我可否发在他们的内刊,得知我在找工作,马上向老板作了汇报。一会儿打来电话说老板让我去总经办上班。她还提到,我老公是做监控等,到时可以让老板抽(帮)一下,开个店,自己去接活。她不知道我的婚姻状况,即便有人帮,让老公那种不踏实的人去开店我也不会踏实,但那份工作是个好差事。我还是犹豫了,想要举家迁徒挺麻烦,成都虽离家乡很近,但我去那里习惯吗?万一做不长久,我来深圳就难了。也是在去年,省委宣传部主任说帮我联系了两家单位,因没有文凭而拒绝,问我愿不愿意到东莞上班,反正在深圳没买房子,我说最好在宝安,最后不了了之。有文友问我愿不愿意到中山上班,我说可以,他发了地址,告诉我路线,我还是没去。我去了一趟武汉,一高校老师说如果我到武汉,安排我做政府那边的微信公众号,天天和政府工作人员一起吃饭。陪同我的宗亲也鼓动我到武汉去,说有个宗亲可以让我的孩子上公立学校。我怕武汉的冷,后来天天听到湖北话,我想我已经习惯了听粤语,再说深圳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大家都说普通话。

在广州鲁迅文学院学习的时候,和西北狼、C聊天,我提到回家,西北狼说:“你已经回不去了!”有一年C回了老家,在报社做记者,后来还是又来到了深圳。看他在微信上写:我去过很多城市打工,我还是喜欢深圳,它的气候适合我的脾气。有许多人,都吵着闹着不再来深圳,回去要不了多久,又会出来。儿时姐妹小萍和老公去了浙江,还怕以后见不到她呢,没过几个月还是又回到深圳。妹妹随妹夫回湖北安陆,找的影楼工作要上十几个小时班,才两千多一个月。有一份工作在珠宝店,中午十二点上到晚上,九个小时,中间没得休息。其他就是商场、超市,能选择的工作实在太少。我说妹夫想着回去好,好个……后来妹妹来到深圳找工作,觉得还是这里就业机会多。妹夫厌倦了打工,回去和他姐夫开店做艺术玻璃,生意惨淡,还是来深圳寻工。我们家也曾因为生活压力大想离开,想老家没有房子,在镇上县城租房子都必须交齐至少半年的房租,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再说还要置办一切生活用品,只好在深圳干拖着。后来老家领导出头帮我们出一半钱建了一座小房子,爸妈想回去养点副业种点菜,想着我们在这儿,还是只得留下。当然,如果我和妹妹有经济能力,妈妈还是觉得在深圳好一点,她觉得在老家太冷。

爸爸第一次出院后,妹妹趁暑假带儿子来看爸爸,说来看到我们住着这烂房子真是造孽,不知在这里有什么好?城市那么美,住个烂房子,还是回去算了。有一晚我们去中粮.鸿云处散步,看着那些高楼,妹妹说还是在这里生活好。后来妹妹和妹夫感情不和,她再次来到深圳打工,听说了别人供房的事,她说当初要是妹夫听她的,在这里供房多好。

爸爸生病后第三次是进入康宁医院,妹妹在QQ上告诉我医生说很难治,叫我们送回老家。我的心像被锥子敲,想要离开深圳吗?以后该怎么办?一时间,我难以接受,难以承受。好在后来爸爸被救活了,我们又留了下来。

许多次,我在我们这烂房子里想我们竟然是待在深圳,继而有点怀疑是不是在深圳,且还待了这么多年。当我走出门去,看到现代化的楼房,绿草红花,宽阔的公路上车来车往,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激动,已从恍惚里脱离出来,确定自己是在深圳。每次到市民中心,都会有一种震撼,惊叹于周围的美,更加向往美好生活。

对于深圳,是由恨生爱。就像对于一个人,日久生情。我曾写道:我很喜欢深圳,深圳喜欢我吗?也如对一个人的感情,渴望得到呼应。我离不开她了,希望她能拥我入怀。

爸爸体质怕热,我们家就他不喜欢深圳的气候,对于我和妈妈、妹妹来说,深圳的气候太舒适了,是免费的高级享受,尤其是夏日如此漫长,可以穿好长一段时间的裙子,我的裤子少得可怜。看电视里内蒙古大雪满天飞,妹妹说在那里生活有什么意思,那么冷!妈妈说家里暖和,冬天都把东西储存在家里,我说都不能出去玩,有钱还是在深圳生活好,暖和,一年四季有红花绿树。

爸爸因病自杀住院,文友们纷纷捐款,我在倍感温暖的同时,也听见了一个不协调的声音。后来那人看我拍纪录电影,上央视,竟然认为我出名了,再次利用为另一文友捐款一事大做文章,伙同一些人来“对付”我,甚至听人说那人说我坏话已经说到作协主席面前去了,大有要毁灭我之势,而且她得逞了。妈妈得知后,说怪不得没有人重视你,没有一点动静,我觉得是妈妈想多了,领导们什么人没见过,怎么会来重视我呢?后来想想,那长舌妇的毒舌确实影响了我不少事,别人信了她的话。

我要是早知道此女在到处说我的坏话,让我在深圳看不到任何希望,哪怕我再喜欢这个城市,再舍不得离开,如果我的心冷了,我也一定会去其他城市,那么我说不定已经有了较稳定的工作。好在公道自在人心,深圳出版集团的尹昌龙老师和文友刘永跟宝安劳动者孵化中心负责人说了我的事,负责人约我见面,有意要和我签约,出版诗集;A老师说要打破传统,注重扶持新人,他说我没有引起作协的重视,我将个中原因说给他听。我不是擅长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人,只知埋头苦干,难有出头之日,加上被小人所害,恐怕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这两位老师和文友,算是拉住了我要离开深圳的脚步。再后来经陈大哥的介绍到广州一旅游公司上班,距离月底只有六天时间,参加一个颁奖活动,晋东南大哥、国焕得知后,劝我不要去广州,留在深圳。

爸妈回家办事,妈妈打来电话说家里办事啰嗦得很,哪像深圳?说办就办。她说我都想回来了。妈妈想念深圳的好,说“我都想回来了”说得如此自然,好像这才是她的家。

妈妈在深圳23年,我20年,爸爸19年,妹妹14年(除去回湖北两年),我和妹妹比在老家生活的时间还长,我们早已把深圳当作了第二故乡,习惯了这里的一切,与它骨肉相连。妹妹失业后,回老家散心,妈妈说妹妹说还是呆在这里好,这里暖和。在自己的故乡念叨异乡的好,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和孩子她爸去他老家餐厅吃饭,服务态度不好,一下子想起深圳的服务态度,真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看见有个老乡发朋友圈,说带一家人去我们老家镇上的万花谷玩,服务态度一点不好,弄得一家人不开心。在深圳,除了一些本身没素质的人,总体来说文明的人多。公交车上、地铁上,大家积极为老人小孩孕妇残疾人抱孩者让座。妈妈说在深圳一上车别人就让座,在老家那些人还抢座位有次两个女儿在银行把喝的水洒在地上,保安问是不是她们弄的,我还担心他会数落呢,抬头一看,竟然面带微笑。这个城市也有来自陌生人的温暖,有一次我和前夫在医院吵了架,他带着两个女儿去坐车回家,我没找到,就一个人走。外面在下雨,我没带伞,也顾不得许多,冲进了雨帘,来到站台,站台上挤满了人,我想挤一挤也不是不可能,但想着反正都全身湿透了,就索性让它淋个够,浇一浇心中的怒火。有个大概是90后女孩温柔地说:“你躲一下吧!”我没动,她将伞举在我头顶,递来了纸巾。我心头一暖,接过纸巾擦了擦。过了好大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我说了一声“谢谢你”。这座城市,有着万千个普普通通的你我,也许来自不同的地方,每天都奔忙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时而为工作焦头烂额,时而因为生活的压力而沮丧,但是,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些小感动,让你感觉到这座城市的温度。

一亲戚曾在微信上写:深圳,我老L想您了。马上又看到一江姓朋友写:

有没有人像我一样 

每次从其他地方回到深圳

总能给我一种春天般的芬芳和希望

有没有人像我一样

每次从其他地方回到深圳

都只想说一句话:还是深圳好,我爱深圳!

只因目前还没有其他任何我曾去过的地方

让我感到如此干净美丽舒适便捷……

我也曾写了一首诗,叫《谁能禁止我爱》:

车窗外,一帧帧美景从眼前掠过,

像一枚枚箭镞射进心底。

  出租屋已锁进幽暗处。

来深圳十八年,故乡反倒成了异乡

我每天与深圳的清晨一起醒来,夜晚同眠

我爱她的朝气蓬勃,金色阳光,

一年四季轮番上阵的花朵,

常青的树和草

热爱她的每一寸生长。这种爱渗入到

四肢百骸

即使这座城市的户口簿上没有我的名字 

有个微信名为“彭老师”的朋友在朋友圈发:我不止一次在深夜里怀念起深圳了,怀念起那些喝了酒在大马路上睡一夜的经历了哈哈哈。穆昕在朋友圈发:想念深圳的小家了,下面的配图是她在深圳的家。事隔不久,她又发:想念大海,和温暖的深圳。她才回石首两个多月,就发了两条和深圳有关的信息。雷震发:七夕,三号线,深圳这座城市,总有很多事,让你感觉温馨和温暖……配图是地铁座位上小纸盒里各插了一朵玫瑰。串风坳上砍柴人写:201010月从厦门到深圳,六年的时间一晃而过!爱上深圳的理由有很多,但最喜欢深圳的主要原因是深圳是公园之城、义工之城和全球阅读典范城市。在这个只有北京七分之一大,广州十七分之一大的城市有上千家公园,上千家图书馆,作为一个资深驴子和书虫,六年里我从来没有停止过驴行的脚步和寻找所有图书馆的目标,但是还是有许多的公园和图书馆没有走透,在剩下来的在深圳不多的日子里,得快驴加鞭,尽量多走一走!王国华老师在朋友圈发:喜欢深圳的理由:冬日的暖阳和鲜花。在深圳的人大唱赞歌,离开深圳的人精神上还是离不开她

有位朋友在朋友圈发:是肠粉么?no,好想念那些年在广东,深圳,吃过的广式肠粉啊!我也曾看儿时姐妹小双在朋友圈发吃肠粉想念深圳的肠粉。

文友去了兰州,说还是深圳的绿化好。一意大利女子来拍摄,也说深圳的绿化好。去公园里拍照,树绿草也绿,绿色是很好的背景,人被包裹在绿色之中,拍出来的照片美丽至极。经常有人在朋友圈晒深圳蓝,在公交站台广告牌上看到一行字:抬头就是深圳蓝,我觉得深圳绿也值得称道。深圳天朗气清,有些人拿北京的雾霾天气来比较,觉得是一大幸运。这个城市的绿草红花从不停止,你方谢罢我登场。蓝天白云之下有着绿草红花,那简直是活生生的一幅幅风景画。深圳的公园那么多,我们去的也不多,好多公园如宝安公园荔枝公园灵芝园新安公园荔香公园中山公园大沙河公园等都有草坪,有许多草坪都可以放风筝,莲花山公园还有专门的风筝广场。有位导演来拍微电影时,说他在广州想带孩子去放风筝,硬是找不到地方。看一文友在朋友圈写:爱上深圳的理由之一,随处可见的公园,风筝可以飞很远。过了一段时间又看到她写:深圳的公园是不是挺多的?大概这就是深圳的魅力,家附近好几个公园,也不用嫌弃房子小了,多出去走走呗!以前看到别人在草坪上铺休闲毯,想人家有车,带这些东西方便,我去买了个休闲毯,放在家里几年都没用,后来带出去发现只是一层布,垫在草坪上要弄脏,不实用。好在文友送了个休闲毯,我们外出时也会带着,铺在草坪上一家人坐下休息、吃东西。但没几次发现了它的坏处,妈妈说一坐下来就不走,都没运动。为了吃喝,每次出门都会用买菜的小拉车装一车出去。在宝安体育馆那边看到两父子踢足球,妹妹说去买个足球来踢。我们是把足球带到公园的草坪上去踢。我们也会到草坪上玩老鹰捉小鸡等游戏,烦恼的时候,在草坪上跑上一阵,欢笑就会重回脸上。每当我们看到一片草坪,或者看到一种没见过的花,就会“哇”的一声。心情大好时,我想大声呼喊:深圳,我爱你!

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回老家?可能老家对爸爸的病情更有利,我说深圳的医疗条件还是好一点。深圳是一座来了想走,走了又想回来的城市。

我们经济条件不好,无法去外地旅游,节假日也就是到公园逛逛,好在很多公园都是免费,这一点也是我们的幸运。《天涯》杂志的赵瑜老师在看了《我的诗篇》里拍摄我们一家人在公园玩耍的情景后说:“城市的公园或者广场很好,是一个比喻,在这里大家不会区分你是有钱人,还是穷人,所有的人都非常开心,但是在各自的生活真实上,又非常不同。”远一点的公园,有的要门票,考虑到路途远、花费时间等都未能成行,比如想去人民公园看月季,想去东湖公园看菊花一直未能如愿。这个城市还有很多我们没去过的地方。真羡慕能在这个城市安居乐业的人。我们喜欢拍照,什么都没有,就照片多。出去拍照,必定要收拾打扮一下,妹妹说别人看我们的照片以为我们过得多好。

深圳治安好,我这么多年没出过事,年轻的时候,有时比较晚了我一人在外面晃荡,外面巡逻的会说:“早点回去。”那年在世界之窗看跨年晚会,完了看见公路上站了许多警察在维护秩序。深圳交通便利,不嫌远,想去哪里都行。去东莞去广州,我都明显感觉到不如深圳。妹妹有次去广州,说在广州和东莞,公路上都黑漆漆的,一进入深圳,就有了大灯。前夫的家乡在荆州,他说老家无论如何都不能和深圳比。这个城市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几天不见,一栋楼被推翻了,几月不见,一栋楼拔地而起。我们还喜欢深圳的大海,大梅沙我只去过一次,小梅沙还没去过,去过红树林、深圳湾。以前去西乡看海,没什么好看,现在经改造后更名为西湾红树林,有观景栈道,观景台,抬头,可看到飞机在蓝天中起降;远眺,沿江高速上车流如织。在网上看到沙滩裙,我就想着哪一天在海边穿飘逸的裙子,或者拿块纱巾,随海风飞扬。

我们在深圳进不了高级餐厅,穿不起高档衣服,没房没车,我们一无所有,还死皮赖脸地待在这儿,因为这儿有太多无法割舍的东西。只要能在这儿生活,就足矣!

                                       写于201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