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味地黄丸大蜜丸制做实践

 任持自性 2023-01-31 发布于陕西

六味地黄丸方:熟地黄24g、牡丹皮9g、山茱萸12g、山药12g、泽泻9g、茯苓9g╱╱╱熟地黄八两、 山茱萸(酒蒸)四两、山药四两 、泽泻三两、牡丹皮三两 、茯苓三两以上六味,共重二十五两。
实际操作:
熟地黄(200g) 
山茱萸(酒蒸)(100g)
山药(100g)
泽泻(75g) 牡丹皮(75g)
茯苓(75g)
以上六味,共(625克)。

备料:

最好做的是山药干,买来铁棍山药削皮切片,放在暖气上,交给时间,等到干透了放玻璃密封瓶保存。切的时候明明没有一点杂色,雪白雪白的,可是烘干后就有了霉点儿一样的颜色,推想网上买的山药干大约不能排除熏硫的可能性。
参考第一个药方中没说山萸肉要酒治的,操作时才发现这个小纰漏,只好又买了黄酒,按比例,山萸肉100g用黄酒20g拌匀,装玻璃带盖容器里方便查看,放了几个小时,中间搅拌几次,等酒吸干后,隔水用大火蒸了一会儿换小火,连着蒸了四个多小时,中间看了好几次,直到山萸肉颜色变的有些紫黑色了,还是不太黑,也实在不想再蒸了,关火端锅索性闷一晚上看吧。第二天,颜色是比较匀的紫红色和黑色,还不错。取出来放在竹子编的小盆里凉了凉,感觉凉不干,还是放在暖气上慢慢烘干吧。


蒸山茱萸整整耗时一下午,​后来切熟地黄才知道难的在后边,切着都粘手粘刀,若用 粉碎机肯定不行。切完200g居然那么多,用冷冻法粉碎肯定够呛,我可不想拆洗打粉机, 还是放暖气上低温烘干吧,虽然很担心熟地黄的有效成份会有损失,也没办法可想,实在是太粘腻了。先这么烘着看情况再说吧。这么粘腻的熟地黄让我有点崩溃,不知道后面怎么制粉了,

当时就说:​以后再也不自己做六味地黄丸了!!!
以上是元月12号的事了。

隔三差五看看熟地黄干燥情况,感觉一直像胶一样,不粘手也不干爽。山茱萸倒是烘的干干的收进玻璃密封瓶里。昨天看了看,是比以前干了很多,试试打粉吧,不能再逃避了。


开干:
山茱萸和熟地黄放最后打,先把其它的打粉,想不到备料还挺多,一次还打不下,先打了茯苓和山药,打岀的粉好细腻,手感和淀粉一样滑滑的很舒服。

然后打泽泻和牡丹皮,这次注意要打成颗粒状,需要和山茱萸、熟地黄掺一块打粉,这样可以让粉裹住粘料防止粘刀片。(本来茯苓和山药也是要打成颗粒的,一不小心打成粉了。)试了试,泽泻和牡丹皮稍微打了十几秒取岀一部分,加入部分山茱萸、熟地黄拌了拌,盖盖打粉,打打停停,不时看看,筛出细粉加入粗料,这么反反复复终于把粉打好了。

打粉机刀片居然没有粘脏,比预期好太多了。上次打柏崖粉做香篆,把刀片刃口粘的黑乎乎的,费了老大功夫才擦干净。这次感觉还挺好。算是过了打粉这一关。

做蜜丸:
其实,从开始就一直都没有想好要不要做蜜丸。从没做过蜜丸觉得一定很难,本能的想要避免这道工艺。想着最懒省的方法是做胶囊。可是看到:“蜂蜜入药,看似辅助之剂,然细思之,如多种蜜丸,若论剂量,已为主药。且无论清热解毒、补中益气、活血化瘀、滋阴壮阳等多种方药,皆可与蜜同煎,与蜜为丸,其除众病,和百药之功力,无药可及,即甘草亦无可及也。”想想也是,蜜和药材的比例都几乎是  1  :1  了,这蜜蜂怎么可以懒省呢。那么干脆像做桂花蜜一样直接用蜜把药粉全部浸泡上,这样多省事。   可是吃的时候剂量就不好把握,并且也很麻烦啊、啊、啊!都到这一步了,试试吧。
炼蜜的攻略早都备下的:
白沙蜜,然后入锅加少许清水(一斤蜜四两水,)搅拌均匀,先用大火加热至混合物沸腾,改用小火慢慢熬制,勤搅拌,捞出表面的杂质和浮沫,当看到蜂蜜中有大量的气泡时,即可停火。
”传统的“炼蜜”讲究“滴水成珠”,当把正炼的蜜滴到冷水中,成“珠”时就是正好。凡是色泽无明显变化,手捻稍有粘性,即为嫩蜜;如满锅内出现均匀淡黄色细气泡,手捻多有粘性,但两手指分开时无长白丝出现的,即为中蜜;如锅内出现较大的红棕色气泡时,两手指捻之粘性强,两手指分开时有长白丝出现的,即为老蜜。”
实际操做,也没有称量,不就是和面嘛。蜜和水的比例大概  10 :4。其实做任何药,美食,重要的就是比例,根据自己备料按正确比例就好。
锅里先倒点儿水再舀蜜蜂,看情况够和那些药粉就行了 。大火煮开换小火,不停搅,(中间也试了试滴点蜜到冷水里,沉到碗底根本就是一小片,试了两次都一样。)等到满锅冒大泡泡,手指蘸点儿搓着也粘粘的就关火,算是炼中蜜吧。


稍凉一会儿等温度差不多,能和了就开始和药粉,(强调一点,蜜稍凉能用就行,不能凉太久,最后炼蜜粘到锅里舀不岀来了。)就跟和面一样,一点儿一点加炼蜜,先把干粉都弄湿,再和成一团一团的。没什么难度。唯一不同就是面粉比较软容易和成一个整团;炼蜜和药粉 感觉很硬,只能分成几个小团才能上劲揉光。

到这一步,这么黏的药团,怕粘案板,想着直接用手揪剂子算了,结果很黏,粘的手上到处都是。每一颗还要称重还不粘的到电子称上?试试在案板上搓条吧。没想到药团在案板上搓来搓去一点儿都不粘,表面还光光的。切粒的时候才有一点粘。这样一颗一颗切粒称重方便多了。
准确来说一钱等于3.7克,每丸药粉1.5钱,蜜1.5钱共三钱就十克多了,参考现在售卖的蜜丸是9克,所以每颗9克只能稍多不能少。手心蘸点油,揉岀的丸子还真是有模有样,很开心!


原来老祖宗的方法才是最简单的方法,炼蜜、和团、搓条、实际操做比想来想去,想的那么多 莫须有的困难简单多了。
一团搓条切粒称重揉丸,再做另一团。全部做完,就是有些碎沫基本上药丸一揉就都粘到药丸上,手上案板上都还算干净,也没有什么损耗。一共做了99颗,好吉利的数字啊。
稍微凉凉,凉的时候翻动几次,表皮不太粘了,用保鲜膜裹起来。装密封瓶放冰箱冷藏。完工。
每次一丸,每天两次,空腹最佳。饭前一小时或饭后两小时。最合理的服用时间是早饭后和午饭后两小时,不要晚上吃。
有些事,做就是了,想像的困难才是最多的。做起来其实很简单:做就是了。

盆上粘了一点点,手也很干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