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出令人心仪的名校,述说难忘的岁月

 新用户8926AVU2 2023-01-31 发布于北京

老照片的故事---马连洼街道百草园社区活动纪实

马连洼街道百草园社区成立于2002年,是马连洼街道办事处组建较早的小区。社区很多居民是隔壁药用植物所的退休职工。药用植物研究所,简称药植所,是中国医学科学院下属研究所。很多居民间都有这样那样交集,比如是亲戚、是同事、是校友,或是社区兴趣小区的成员,说来真是无巧不成书。

苏奶奶今年80岁,在药植所退休,如今听力视力无障碍,语言流利清晰,心态和思维同年轻人一样,无二无别。昨天为了解决电脑QQ不能登录的问题,花了差不多一上午的时间,QQ的密码是十多位的字母和数字的组合,几乎是我见到的最长的密码,安全等级很高,苏奶奶记得非常清楚!

苏奶奶拿的老照片不多,就是积极地响应社区的活动,热心地来参与。有一张照片是和高中同学毕业四十年的聚会照片。看到照片,问苏奶奶这只是女同学聚会吗?苏奶奶说她当年毕业于北京女八中。就是现在的鲁迅中学,我们这才恍然大悟。

文章图片1

这张照片拍摄于2001年,后排左二就是苏奶奶。她们有不少人考入了大学,这所女校可是当年北京城响当当的名校。

韩老师比苏奶奶小一些,1948年出生,就读于北京第十三中学,其前身是辅仁大学附属男中,韩老师和大将粟裕的儿子是在同一所学校就读。当年北京十三中的足球是全国最出名的。

文章图片2

北京第十三中学校园(学校校舍是清涛贝勒府)

1966年韩老师高中毕业后,正赶上“五˙一六通知”,大学停止招生,就没有考大学。1969年上山下乡,在黑龙江务农。在第二故乡劳动中学会了农作物种植、强健了体魄、培养了意志品质,为今后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1974年返城后被分配到北京女八中当物理教师,从教35年后在北京市鲁迅中学退休。

文章图片3

韩老师高中同学合影

说起北京女八中,韩老师是如数家珍,女八中前身为1901年创办的笃志学堂,是所教会学校,后改为笃志女中,1949年改为北京第八女子中学,1958年迁入现校址新文化街45号。现在的校址是原'京师女子师范学堂'旧址。女八中以前的地址是在女师大校址的对面,这个地址已拆迁开发。文革后取消女校,学校更名为北京第一五八中学,1996年改名为现名“北京市鲁迅中学”至今。

学校校址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在觉醒年代,一批先驱者曾经在这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具有“民族魂”称谓的鲁迅先生1923-1926年曾在女师大执教。在“三一八”惨案中不幸牺牲的鲁迅先生的学生刘和珍、杨德群两位烈士当年就在这个校址上课。1931年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毕业生为刘、杨二烈士所建的纪念碑至今仍完好地矗立于校园的青松翠柏之间。碑上刻有民族英雄文天祥所撰《正气歌》中的名言:“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也曾在这个校址做过演讲,如今,鲁迅中学也是革命历史教育参观学习的打卡地。

文章图片4

北京市鲁迅中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京成为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策源地,一批近代学校相继在北京建立,学校在变迁,不变的是对教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追求和坚持教育的本质,它们的存在见证着近代以来的教育史。在这些照片里,梳理它们的历史脉络,唤起那些已在时间烟海里模糊的人和事,感受这些百年老校历久弥新的魅力。

这次在百草园现场收集老照片活动,作为作为马连洼街道建党百年庆祝活动,也是第十届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系列活动之一。通过老照片挖掘身边的故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