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 意思是人世间都是有天道轮回与因果报应的,我们不能做人做事没有原则与底线,胡作非为。行善事,积善德;做恶事,损阴德。都会在天道轮回中得到相应的奖励与惩罚。 《太上感应篇》有云:“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这不是迷信,而是世间万物遵循的普遍规律。所以,这两件有损阴德的事情,千万不要做。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道是行善之本。 自古以来,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就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从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到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孝字都是一直贯穿其中。 从古至今,人们为了宣传孝道,创作出无数的文学作品,记载下无数历史故事,规劝世人要孝顺父母,懂得感恩。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更是将孝道与生死轮回联系在一起,认为孝顺父母、懂得感恩的人能够在轮回当中得到福报,相反,那些不侍奉双亲的恶人,则会遭到报应,没有好下场。 以前有位叫倪九的年轻人,他的母亲含辛茹苦把他拉扯大。到了适婚年龄,母亲为倪九操办了婚礼,但他的老婆认为母亲是婢女侍妾出身,就跟倪九说不要再孝顺她了。 夫妻二人整日好吃懒做,指使母亲干一些繁重的家务。某年秋收之时,母亲刚刚把稻谷收完,倪九和妻子又让她下厨杀鸡煮饭,自己却在房间怡然自得。 正当母亲在厨房做饭时,忽然间狂风骤起,雷雨大作,山上滚下来一块巨石,正好砸在夫妻二人的房间里,而母亲所在的厨房却相安无事。这正是不孝带来的因果报应。 杀生是所有罪业当中,损耗阴德最重的。越喜欢杀生的人,越是福薄命苦。 俗话说得好,“上天有好生之德”。一切众生都是相互平等的,并无高下贵贱之分。人虽然为万物之灵长,却也应该尊重生命,主动维护生态平衡,减少杀戮,这不仅是对大自然和生物链的保护,也是内心善良的真实体现。 南宋高宗绍兴年间,江西饶州府洪源镇有个男子名叫董胜辉,他家里开着一座染坊,生意很好。董胜辉在染布之余,特别喜欢捕捉各种飞禽。 可怜的鸟儿一旦撞上董胜辉布下的罗网,就会被董胜辉残忍地用匕首穿破脑袋,然后像穿蚂蚱一样,一个挨一个地穿在一根细竹竿上面。用火折子点燃稻杆枯枝,将这些飞鸟的羽毛燎烧干净,然后开膛破肚,清洗干净,最后拿到集市上去卖。 几十年下来,死在董胜辉手里的飞鸟不计其数。有人问他:“董老板,你家里开着大染坊,已经非常挣钱了,为什么还要杀掉这些飞鸟来卖呢?” 董胜辉听了笑着说:“杀鸟是我这一生最大的爱好和乐趣,我并不是为了挣那几个小钱,而是喜欢这种生杀予夺的快感,明白不?” 半年后,一向身强体壮的董胜辉,忽然得了一种怪病。浑身瘙痒难忍,像有无数小虫子咬一样,需要用火熏烤自己才能勉强止住那股奇痒,还会剧烈的头疼,要用竹片敲打脑袋几十下才能缓解。 别人知道了这件事后,都说是董胜辉杀生太多,还不知悔改。 就这样受了三年苦痛之后,他在万分苦痛之中死去。 任何人都要有自己的处事原则与底线,有些事千万不能做,做了以后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只有做一个相信因果的人,多种善因,才会越活越有福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