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钩沉 | 捉住文天祥妻子女儿的人是谁?

 文氏家族 2023-01-31 发布于湖南

全球最大的文姓交流平台

新闻 | 族谱 | 文化 | 寻根 | 联谊

这里有最新最全的文氏族谱

点击上面中华文氏宗亲网关注我们

公元1277年(南宋景炎二年)文天祥从广东梅州出兵,将同督府设在赣州兴国县,指挥宋军先后收复兴国、会昌、雩都(今于都)、吉水、永丰、万安、永新、龙泉(今遂川)等县城。

文天祥所部连战连胜,元廷大为震惊,派江南西路宣慰使李恒率五万元军铁骑,攻打文天祥的部队。
李恒(1236-1285),字德卿,号长白,元称唐兀氏,元朝将领,西夏宗室党项族后裔.....从伐宋,破樊城、襄阳、鄂州、汉阳.....至元十四年,败文天祥于江西,拜参知政事。至元十六年,与张弘范在厓山灭宋。至元二十一年,随镇南王脱欢征安南,中毒箭而死......

《元史·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十六》

(文天祥雕像,拍摄于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书院)

8月,李恒率骑兵偷袭文天祥的兴国同督府。

文天祥所部兵将,多为文氏族亲与闽赣粤三地的农民。这些农民虽然抗元意识较强,但是仓促成军以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军事训练,战斗力很差,根本就不是蒙古铁骑的对手,很快就败下阵来。

8月15日,文天祥不得不率部退出兴国,元军紧追不舍,文天祥所部的罗开礼、刘沐、赵时赏、张汴、彭震龙、萧敬夫、萧焘夫等将领,纷纷奋勇杀敌,到达永丰县空坑,元军兵强马壮,来势凶猛,不可抵挡,宋军士兵都被打败溃散。

时有赵时赏坐在轿子中,后面的元军讯问他是谁,赵时赏说"我姓文",众兵以为是文天祥,活捉了他返回军营,文天祥因此得以逃脱。


江西宣慰使李恒遣兵援赣州,而自将兵攻天祥于兴国。天祥不意恒兵猝至,乃引兵走,即邹洬于永丰。洬兵先溃,恒穷追天祥方石岭。巩信拒战,箭被体,死之。至空坑,军士皆溃,天祥妻妾子女皆见执。时赏坐肩舆,后兵问谓谁,时赏曰“我姓文”,众以为天祥,禽之而归,天祥以此得逸去。

《宋史·文天祥列传》
据正史记载,文天祥有一妻二妾,共生了八个子女,其中有两个儿子文道生、文佛生,六个女儿文柳娘、文环娘、文定娘、文寿娘、文监娘、文奉娘。

1276年,定娘、寿娘两女流离失所之际,病卒于广东连平之三角村,文天祥得知两个爱女就此萎逝,痛彻肝肠,为之集杜甫诗以悼:“床前两小女,各在天一涯,所愧为人父,风物长年悲。”序之云:

丙子,定娘、寿娘以病死于河源之三角。

文天祥《集杜诗·二女(第一百五十)》

寥寥数十字,哀思不尽。

空坑一战,文天祥的妻妾欧阳氏、颜氏、柳氏,以及女儿文柳娘和文环娘一起被元军俘虏,儿子文佛生,也在空坑之战中失踪。

 

山河破碎之际,文天祥散尽家财,毁家纾难,兴兵抗元,亲人流离失散,文氏族人分奔各地,彰显出浓浓的家国情怀。

《宋史》和《元史》都记载了空坑之战。《元史.李恒传》对于空坑之战的记载是这样的:

自率精兵潜至兴国。天祥走,追至空坑,获其妻女,擒招讨使赵时赏已下二十余人

《元史.李恒传》
李恒认贼作父,为元朝卖命,虽然得到了荣华富贵,但是无福消受。李恒在49岁的时候,在南方战场上中了毒箭,结果是一命呜呼,也算是苍天有眼,报应不爽了!

(图为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君埠乡空坑村,《宋史》记载的空坑之战就发生在这里,拍摄江西吉安王福星)

那么,捉住文天祥妻子女儿的元将,还有谁?

据清末民初柯劭忞所撰《新元史》记载:

王守信,霸州大城人......守信袭父千户......从攻樊城,登其外郛,又断江中铁縆,获敌舰三十艘。樊城拔,擒宋将徐麟。前后累赏银钞。从伯颜渡江,败宋师于柳林,擢都镇抚。从攻新城、沙洋,拒夏贵于阳逻,俱有功。又从都元帅府定江西,授宣武将军、管军总管。转战广东,拔韶州,败宋将方安抚于石门,授明威将军。从击文天祥于兴国之云坑,获其妻子。又从败张世杰于广州,获战舰一百八十艘。再授明威将军。入觐,赐虎符,还戍广州......守信前后在广东十八年,斩获贼首二百七十一人.......三十年卒,年五六十.....

《新元史》卷一百六十五·列传第六十二

王守信,霸州大城人,即今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大城县,当时官职为“从都元帅府定江西,授宣武将军、管军总管”,正是此贼也参与袭击文天祥军队,于空坑之战中,捕获文天祥的妻女。

此人率领伪军,一路南下,先是擒获樊城南宋将军徐麟,又击败兴国文天祥,再战胜广州宋将张世杰,特别是在广东十八年,“每有战事,不尽不已”,对起义军残酷镇压,可谓凶猛嚣张,可见死于其手下的南宋军民不计其数。

明人所撰《元史》一书由于成书时间较短,内容多有不足,因而后世不断对其进行考证补订。清末民初学者柯劭忞以《元史》为底本,斟酌损益,重加编撰,前后历时三十余年,于1920年才完成。次年该书经北洋政府教育部呈送总统徐世昌,并颁令列入正史,并于1922年刊行于世。《新元史》全书共257卷,对研究元代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

历史春秋网《新元史》

柯劭忞(1848-1933),字凤荪,又字凤笙,别号蓼园,山东胶州人。近代著名学者。清同治九年举人,光绪十二年进士,曾任翰林院日讲起居注。宣统二年选为资政院议员,出任山东宣慰使,兼督办山东团练大臣。民国三年,选为参政院参政、约法会议议员,均辞未就。任清史馆总纂,又代理馆长,纂修《清史稿》,总阅全书。《新元史》则是柯氏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豆瓣《新元史》
空坑之战,文天祥军队损失惨重,他在杀出重围之后,撤退到广东继续抗元战争。文天祥在广东血战一年多,最终在五岭坡被俘,直至北京,文天祥宁死不屈,以身殉国,留下一身正气,被后人尊为民族英雄。

而投靠元朝,陷害文天祥的留梦炎、王守信之流,充当侵略者的走狗,为世人所不齿。

作者:文厚

编辑:文四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