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庭芝:文盖陆秀夫,武胜张世杰,南宋风雨黄昏中的最后一道亮光

 茂林之家 2023-01-31 发布于湖南

公元1246年重阳之夜,南宋京湖制置使孟珙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

大限将至,孟珙透过摇曳的烛火,看着正在帮他整理最后遗言的李庭芝。

对于李庭芝,孟珙一直把他当亲儿子一样看待。

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孟珙用微弱的言语对李庭芝说道:“我故去之后,接替我者,乃是贾似道也。平日书信往来之中,我已将你举荐于他。你素有大才,亦有报国之志,可为其效力,一展你平生之志!”

文章图片1

说完之后,孟珙带着三十年未能收复中原的遗憾,永远离开了这个他战斗了一生的世界。

而李庭芝到底是何许人也,竟能让南宋最后的名将孟珙如此青睐?

1、少年大志

公元1219年,随州(今湖北随州)一户李姓人家的房梁突然长出一朵灵芝,不久之后,一个男孩儿在这户人家呱呱坠地。

李家先得吉兆,又得良子,于是便以灵芝来为这个刚出生的男孩命名。

故而,李庭芝的名字由此得来。

公元1235年,随着宋蒙之间开战,为躲避战火,李庭芝和家人迁居德安府(今湖北安陆)。

而此时的李庭芝已经十六岁了。

在十六岁以前,李庭芝的人生目标是考科举,将来通过做官的途径造福一方。

然而,随着蒙军的大举南侵,南宋山河的支离破碎,李庭芝觉得,再好的锦绣文章,也终究不能恢复被蒙军占领的半寸土地。

文章图片2

于是在三年后,十九岁的李庭芝毅然决然的投笔从戎,投奔到时任京湖制置使的孟珙麾下。

当孟珙问他为何要来投军时,李庭芝回答:“如今国家有难,大丈夫当以死报国,怎么还能在书房安心读书呢?”

看到李庭芝人虽小,但志向很大,孟珙便推荐李庭芝去施州(湖北恩施)建始县去当代理知县。

而李庭芝果然没让孟珙失望,在来到建始县之后,就独创了“耕战合一”的战时策略。

在李庭芝的治理下,建始县的普通百姓在农闲时间,也和士兵一起习武操练,以备边患。李庭芝就任建始知县仅仅一年,当地的百姓已经能达到知战守,善驱逐、无事则植戈而耕,兵至则悉出而战的效果。

公元1241年,看到李庭芝在建始县干得如此出色,孟珙又将李庭芝调到自己身边担任幕僚。

而从公元1235年到公元1241年间,正是一代名将孟珙在战场大放异彩的六年。在这五年的时间里,孟珙收复襄阳,守卫黄州,解救江陵,收复川东,成为蒙古军南下的最大克星。

公元1241年之后,蒙古方面由于大汗窝阔台的突然离世,上层因争夺汗位陷入内乱之中,由此放缓了对南宋的军事进攻。这让孟珙也将工作的重心从征战四方转移到恢复民生上来。

而李庭芝就这样在孟珙身边默默无闻的当了五年幕僚。

文章图片3

公元1246年,孟珙去世,李庭芝为报孟珙知遇之恩,扶其灵柩归葬故里。

由于孟珙在临终之前推荐了贾似道接任他的位置,又向贾似道推荐了李庭芝。当贾似道就任京湖制置使后,二十七岁的李庭芝又成为贾似道的幕僚。

2、任职江淮

公元1250年三月,贾似道因治理荆襄有功,被调任两淮任制置使兼知扬州

随着贾似道的调任,李庭芝又跟随贾似道去了两淮地区。在贾似道的举荐下,朝廷任命李庭芝为濠州知州

来到濠州之后,当了九年幕僚的李庭芝终于可以大展身手。在李庭芝的治理下,濠州城的军事防御不断加强,经济民生也节节攀升。

公元1259年,蒙古大军在新任大汗蒙哥的带领下入侵川蜀,这时的南宋又调任贾似道为京湖制置使,让其节制京湖,川蜀诸路军马救援四川。

贾似道从扬州走后,李庭芝被任命两淮制置大使,知扬州。但李庭芝在扬州的任上还没干到一年,就因母亲去世,不得不回家守孝。

按照常理来说,李庭芝守孝必须守够三年才能为官。

但就在李庭芝回家守孝不久,盘踞山东的蒙军汉将李璮又带着兵马杀奔淮东,这时的南宋朝廷不得不通过夺情,再次启用李庭芝。

文章图片4

回到两淮制置大使的任上,李庭芝不负众望,大败李璮于淮东地区,李璮由此三年不敢进犯南宋。

公元1262年,蒙古方面自蒙哥战死钓鱼城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因为汗位之争已经在草原上打了三年之久。然而,就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激战正酣之时,山东的李璮却突然在向南宋投诚,并杀掉蒙古在山东的守军,起兵反叛忽必烈。

忽必烈获知后院起火,很快将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的事情放在一边,而后回到燕京亲自主持对李璮叛乱的镇压。

此时的南宋朝廷看到蒙古北方发生混乱,当即命令李庭芝出兵中原,乘机收复淮北失地。

收到命令之后,李庭芝率军渡过淮河,先后攻打淮北的亳州,徐州等地。由于当时中原大乱,李庭芝一口气收复了淮河以北的七八个州郡。

但是,北方李璮的叛乱仅仅半年时间就被忽必烈镇压下去。当忽必烈消灭李璮,腾出手之后,又把目光放在南宋身上。

在忽必烈的重兵打击之下,李庭芝在半年里收复的淮北各城,又相继被蒙军夺回。

3、救援襄阳

公元1264年,忽必烈经过六年的战争,终于打败了阿里不哥,成功的夺取了蒙古帝国的汗位。

当统一了蒙古之后,忽必烈又把目光放到了南宋身上。后来在大汉奸刘整的帮助下下,忽必烈找到了攻打南宋的突破点——襄阳

公元1267年,忽必烈派遣十万大军围困襄阳,此时的京湖制置使是吕文德。

文章图片5

在救援襄阳两年之后,吕文德病死在京湖制置使的任上。

由于救援襄阳责任重大,此时已经是南宋宰相的贾似道推荐李庭芝接任吕文德的职务,全权负责救援襄阳之事。

而此时的李庭芝,已经五十岁了。在孟珙去世二十三年之后,李庭芝终于接替了他的位置。

但此时的南宋已经是日薄西山。

公元1269年开春,初到京湖接替吕文德的李庭芝,决定再遣重军救援襄阳。

李庭芝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当时京湖战区另一位手握重兵的将领却不打算配合。

而此人便是吕文德的女婿范文虎。

就在李庭芝从江淮走马上任荆襄的路上,范文虎给京城的贾似道写了一封信。

范文虎在书信中向贾似道说道:“襄阳围城之敌,实不足虑。待吾将兵数万入襄阳,一战可平。若受命于李庭芝,功成则为李庭芝所得。若使吾受命于恩相,事成则功归恩相矣。”

没想到,贾似道出于不可告人的私心,竟然答应了范文虎的要求。

但是,从名义上来说,李庭芝仍旧是京湖战区的统帅,是救援襄阳的第一责任人。出于战争大局的考虑,他极力,诚恳的邀请范文虎共同前往襄阳,打破蒙军封锁,以解襄阳之围。

但范文虎告诉李庭芝,他不是不救援襄阳。只是他只听朝廷的,听贾似道的,只要朝廷有旨,他肯定前去救援襄阳。

对于范文虎这种拥兵观望,畏缩不前的消极怠战行为。李庭芝是气的火冒三丈,但是转过身来,还得自己亲力亲为。

后来因为汉水暴涨,李庭芝带军冲破蒙军的水上封锁,将大批的物资送入襄、樊二城。

但回去之后,李庭芝就上书朝廷,弹劾范文虎的消极怠战,畏敌不前。

公元1270年十月,贾似道终于顶不住满朝文武对于救援襄阳之事的舆论压力,命范文虎带十万水军,去解襄阳之围。

这次,由于是贾似道亲自发话,范文虎是没有讨价的余地的的。经过简单的准备,范文虎终于上路了。

然而,将兵十万,并非每个人都是有这个能力的。况且,十万大军沿江西进,想要瞒过蒙军的眼睛,那也是不可能的。在范文虎西进的路上,蒙古大将阿术正等着他。

仅仅三天之后,范文虎就走在溃退的道路上。十万水师,在他的带领下,损兵折将,铩羽而归。

文章图片6

但是,对于战争的失利,作为主将的范文虎像没事儿人一样,心安理得的回来了。但是作为京湖统帅的李庭芝的脸皮显然没有那么厚。

不久之后,南宋朝廷收到了李庭芝的请辞奏疏。

李庭芝在奏疏中言道:“臣受命救援襄阳,已有两年光景,朝廷竭天下之力以援一州,而臣自继任以来,却无尺寸之功。今又逢十万之师,救援襄阳之败,实乃无颜面对京湖百姓,更有负于朝廷重托。京湖统帅之职,臣深感无力胜任,还望朝廷另择贤良之人,以代臣职。

李庭芝这请辞的奏疏一出,南宋的朝堂上一时间又不平静了。可是眼下放眼整个南宋王朝,除了李庭芝,却再也寻觅不到其它更加合适的人选。

数日之后,朝廷的消息从西湖之畔传到了汉水之滨。李庭芝手捧着宋度宗的诏书,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与责任。

诏书大意如下:“襄阳救援不利,非卿之责。统帅京湖,救援襄阳,非卿不可。为激励京湖将士守土抗节,救援襄阳之决心,朝廷特斥钱五百万贯以犒京湖全体军兵。为救援襄阳所计,将军当由江陵亲往郢州主持京湖大局,与众将就近商议救援襄阳之事,将军当与京湖众军,齐心守土,共拒强敌,切勿再生请辞之心。”

这道从江南而来的诏书,向李庭芝传达出了朝廷对他的信任,但同时也进一步加重了他身上的责任。在往后的余生里,李庭芝虽然没能保住襄阳城,但是却把朝廷加之以他的这份信任和责任,坚守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直到为了他心中的道统而殉节。

公元1272年开春,李庭芝获知在襄阳外围有一批忠义民兵在帮助襄阳守城。于是李庭芝亲自前往那批忠义民兵的驻扎地洽谈收编之事。

此时,这批忠义民兵的首领张顺,张贵兄弟二人,欣然同意李庭芝的要求,加入到救援襄阳的政府军中。

然而,这批忠义民兵仅仅被收编三个月,就在一次救援襄阳的战事中全军覆没。

为了救援襄阳,李庭芝苦心孤诣。

在黔驴技穷之际,李庭芝上书南宋朝廷,要求南宋使用反间计,加封围困襄阳的蒙军汉将刘整为卢龙军节度使,燕郡王,以此来离间刘整和忽必烈的关系。

南宋朝廷听了李庭芝的建议并着手办理此事。

果然,在南宋朝廷的反间计下,刘整被忽必烈火速从襄阳城下召回大都。

然而,没过多久,刘整就在忽必烈面前证明了自己的清白,从而再次重返襄阳战场。

当刘整回到襄阳城下之后,蒙军对襄阳城最后的总攻也就开始了。

文章图片7

公元1273年二月,随着襄阳守将吕文焕的开城投降,坚守六年的襄阳城被蒙军攻占。

襄阳陷落之后,李庭芝因救援不利,被南宋朝廷革职罢官。

然而,蒙军在攻陷襄阳之后,没有给南宋准备的时间,就开始大举攻宋。

4、坚守扬州

公元1274年三月,在蒙古二十万大军陈兵汉水之时,南宋的皇帝宋度宗去世。这时,南宋帝国的重担就落在了丞相贾似道的手里。

为了在风雨飘摇之中挽救濒临灭亡的南宋,贾似道再次启用李庭芝担任淮东制置使,驻守扬州。

李庭芝上任淮东之后,即刻与镇守淮西的夏贵联系,二人相辅相成,构筑了一条无懈可击的江淮防线。

然而,李庭芝虽然在两淮之地稳住了阵脚,拱卫着南宋的京畿临安,但是京湖地区的战局却在不断恶化。

蒙古二十万大军在其丞相伯颜的带领下,两个月便从汉水中游的襄阳,打到了汉江的尽头汉阳。

之后,蒙古军更是一鼓作气,攻下了京湖重镇鄂州(湖北武昌)。

由于京湖战区的最后一座重镇鄂州沦陷,鄂州下游黄州,九江、安庆,池州相继投降。

到了公元1275开春,大半个长江都被蒙古军控制。

看到沿江重镇不战而降,贾似道亲率十三万大军逆江而上迎战蒙古大军。

然而,贾似道和蒙军开战不到半日,就遭遇丁家洲大败,十三万南宋精锐全军覆没。

随着贾似道的溃败扬州,蒙古军又顺江东下,攻占建康(今南京),距离南宋的都城临安只有咫尺之遥。

然而,就在蒙军主帅伯颜准备亲率大军一鼓作气拿下临安之时,,身在大都的忽必烈,觉得有一个地方还是很危险。

那个地方就是一百多年来,南宋始终屯驻重兵,用以护卫京畿的两淮地区。如果不把两淮地区拿下,江南的蒙军很有可能被淮河以南和长江以南的宋军南北夹击。

在忽必烈的命令之下,伯颜命副帅阿术去攻打扬州

收到伯颜的命令,阿术带领着大军来到了镇江,进而兵围扬州

文章图片8

扬州城下,阿术满含讽刺朝李庭芝喊道:“数年前,我军攻襄阳而数年不拔。而今不到一年,整条大江以归我圣朝所有。如今兵临城下,将军觉得扬州城还有再守之必要?”

阿术本以为李庭芝听完会感到羞愧,然而扬州城上的李庭芝却张狂的说道:“今两淮未下,而两浙勤王之师云集。尔等北蛮,孤军深入于此,待我大军集结,南北夹击,必让尔等陆沉江底,葬身鱼腹。尔等要是识趣,当速速离去!”

城下的阿术,实在不知道城里的李庭芝哪来的这么大底气。南宋王朝分明已经日暮穷途了,李庭芝却还在这里自己骗自己,顺带着还吓唬他。此时的阿术无奈的摇摇头说道:“我阿术不和你逞口舌之利,咱们战场上见胜负!”

说完,阿术迅速后退,攻城大军密集的压了上去。

蒙军攻城,城楼之上的李庭芝毫脸上无惧色,扬州城内的守军,在李庭芝的指挥之下,浴血死守。

血战半日,阿术有着数倍于李庭芝的兵马,却在扬州城下没占到任何的便宜。无奈的阿术只得鸣金收兵,展开对扬州城的全面围困。

扬州被围之后,李庭芝没什么感觉。倒是另一个人却显得很不安。那个人已经不止十次的问着李庭芝同一个问题:“这扬州城能守得住吗?”

这个人,便是逃到扬州的贾似道。而李庭芝每次回答贾似道的都是:“守得住,守不住你还能到哪去?”

一战损失南宋十三万兵马的贾似道的确哪都去不了。出了扬州,他将再无任何可以安身立命之处。

算起来,当年还是孟珙将李庭芝托付给了贾似道。此时,是孟珙将李庭芝托付给贾似道的第二十七个年头。

李庭芝清楚的记得,当年就是眼前的这个人,第一次将他带到扬州城。从此,他便在这淮东之地镇守了数十年。

尽管在贾似道权势滔天的这些年里,李庭芝在贾似道心中的位置不如功名利禄重要,但是从整体上来说,贾似道对他还是不错的。

在贾似道战败之后,能护贾似道周全的也只有李庭芝了。

只是,眼下的战争形势,由不得贾似道和李庭芝伤感和追忆,就在李庭芝在扬州城下与阿术鏖战之时,蒙军的另一路大军博罗欢部又自山东南下淮南。

随后,扬州以北的诸多州县相继投降,这让李庭芝眼下的形势变得越来越危急。

5、激战扬州

扬州城的李庭芝,对于眼下的危局,他一面分兵前往扬州北面拒敌,一面秘密派人出城前往真州、淮西,邀约真州知州苗再成和庐州夏贵前来助战。

不几日,扬州城下,再次兵马林立,大战一触即发。领军前来的阿术,吩咐手下的小校,将招降的文书,射入了李庭芝的阵营。而护城河对岸的李庭芝,看也不看,便将其当众焚毁,以示绝无投降之意。

招降不成,在阿术的命令之下,扬州城下的蒙军,开始抢渡护城河,向扬州城展开了进攻。李庭芝自率大将姜才出战,左右突杀,一时间扬州城下战马嘶鸣,杀声震天。

文章图片9

激战正酣之际,蒙军战阵的南线却突然出现溃退。只见真州守将苗再成带兵杀到了扬州城下。而就在蒙军南线出现溃退之时,扬州大将许文德带领着兵马从扬州北门杀出,猛烈的冲击阿术的北部战线。见此情景,李庭芝信心倍增,带领着中军,血红着双眼,朝着阿术所在的中军大营冲杀过来!

扬州宋军以顽强的战斗力和血性,让阿术的蒙军自从鄂州南下以来的第一次遭遇重创。一路顺风顺水而来的蒙军,终于在扬州城下遭遇到一番痛击。

主帅阿术不得不再一次鸣金收兵。

随着蒙军退去,浑身是血的李庭芝回到了扬州城内,此时的扬州军民,欢欣鼓舞,这其中也包括贾似道。而跟随李庭芝后面的姜才,许文德,苗再成,则是受到了扬州百姓的夹道欢迎。

但不久之后,贾似道就被南宋朝廷罢免官职,被贬往广东循州。在去广东的路上,贾似道被衙役郑虎臣杀死在厕所里。

扬州保卫战虽然以李庭芝的胜利而结束,但阿术大军进军淮东的军事计划并没有就此搁浅。遭遇失败的阿术,在回军的路上,开始扫荡着扬州的外围,继而进军瓜洲渡。之后,江淮之地与两浙的往来,除了海上通道之外,被彻底隔绝。

6、屡劝不降

而就在阿术兵围扬州的这段时间里,蒙军的主帅伯颜已经从长江、陆地、海上发动了对南宋都城临安的最后总击。

李庭芝看到这种情况,多次想从扬州发兵,去救援临安。但此时的淮东,已经被蒙将阿术团团围住动弹不得。

公元1276年开春,伯颜三路大军陈兵临安城三十里外的皋亭山,对临安城内的南宋皇室发出最后的通牒。

文章图片10

在大势已去之下,礼部侍郎陆秀夫,枢密使张世杰带着九岁的益王赵昰,和四岁的广王赵昺逃出临安。

而五岁的宋恭帝赵㬎在祖母谢道清的带领下开城投降,南宋一百五十余年的国祚由此走到尽头。

然而,南宋的皇帝和太后虽然投降了蒙古,但是身在扬州的李庭芝却并没有听从宋恭帝的命令开城投降,而是继续做着最后的抵抗。

由于蒙将阿术久攻扬州不下,已经投降蒙古的谢老太后亲自写信劝降李庭芝。

南宋的谢老太后在信中写道:“前日诏谕卿向大元纳款,日久未报,岂未悉吾意,尚欲固守乎?今吾与嗣君已臣服,卿尚为谁守之?”

而李庭芝在给谢老太后的回信中写道:“古之国君,诏谕臣下坚守者,先例甚众;然诏谕臣下投降者,臣未有所闻?

阿术见李庭芝对于谢老太后的劝降信不为所动,又让人将投降的宋恭帝赵㬎和生母全太后带到扬州城下亲自劝降。

但是,在看到宋恭帝母子之后,李庭芝只是在扬州城头遥遥跪拜,而对投降之事却是严词拒绝。无可奈何的蒙将阿术只能带着宋恭帝母子愤然离去。

看到阿术离去,李庭芝想趁夜出兵将宋恭帝母子夺回来,但是大军刚出扬州城,就被蒙军击败,李庭芝不得不退回扬州。

围城扬州的阿术见宋恭帝的命令没有用,于是派人北返大都,又从忽必烈那里求得宽恕李庭芝的圣旨,希望李庭芝能尽快投降。

谁知,在扬州城头,李庭芝当着所有人的面,先是纵火焚烧了忽必烈的诏书,在诏书余灰还未散尽之时,又一刀将传旨的人头颅斩下。

李庭芝此举,气得城下的阿术暴跳如雷。但作为江南地区的蒙军最高军事统帅,阿术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他相信李庭芝越是这么干,就证明李庭芝越是在虚张声势,扬州城撑不了几天了。

文章图片11

一年多来,蒙军在扬州城下已经战死了太多人了,阿术不想再做无谓的牺牲。

但事实又一次让阿术失望了,一个月过去了,扬州城一切如故,依然没有投降的迹象。阿术再一次向忽必烈请旨,要求赦免李庭芝焚烧诏书的大不敬之罪。

忽必烈再准阿术所奏。

然而,当忽必烈的劝降诏书再次被阿术以利箭射入扬州城之时,李庭芝还是看也没看,又一次把诏书丢进了火里。

7、扬州就义

就在李庭芝准备与扬州共存亡之时,在宋恭带投降的前夜,从临安逃出去的益王赵昰在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等人的拥护下,在福州称帝,并加封李庭芝为右丞相,命其火速南下福州,领导宋军光复河山。

收到福建流亡朝廷发来的诏书,公元1276年七月中旬,李庭芝留下心腹朱焕守扬州城,自己与副将姜才带领着七千兵马,准备经通州入海,南下福州。

谁知,李庭芝刚踏出扬州,朱焕就开城向蒙军投降。

获知李庭芝准备南下福州,蒙将阿术在占领扬州后,又星夜引军追赶李庭芝而去。

在阿术的穷追不舍之下,而还没来得及入海的李庭芝和姜才一行,被阿术围困于泰州

文章图片12

这时,为了迫使李庭芝一行投降,阿术命令蒙军将从扬州出走军兵的妻儿老小都押到泰州城下。

为了保全家人的性命,守卫泰州的士兵打开了泰州的城门。

看到大势已去,李庭芝纵身跳下了泰州城内的莲花池。但是由于莲花池内的水太浅,李庭芝最终没有淹死,而是被蒙军生俘。

当李庭芝被押回扬州之后,蒙将阿术再次劝李庭芝投降,但李庭芝一心只求速死。

在劝降无果之后,阿术最终选择尊重李庭芝的选择,在扬州城内将李庭芝斩首示众。

时年五十七岁的一代忠烈就此在扬州落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