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夏人文:变化的年俗,银川过年最隆重最具有年味的“社火”活动,它的由来是怎么样的?

 桂临塞上 2023-01-31 发布于宁夏

银川流行的年俗“社火”是怎么来的?说到“社火”,这可能是威记来到银川能感受到的最大最为浓郁的地方性特色年俗年味了。

据说今年银川城里也搞“社火”表演比赛,还有什么主会场和分会场之分,最后在主会场进行决赛,这就是纯粹的一种娱乐表演活动了。

以前每年的“社火”活动,基本都是在银川的村镇或者县城举行,一个村或者几个村联合起来,各出几支表演的队伍,设定一个固定(比如村镇的广场)或者不固定的场地(沿路绕村镇一周)进行一场联合表演,也算是一个地方最为隆重的过年习俗了吧?

后来银川城区也开始了搞“社火”表演活动,记得最为盛大一次“社火”表演活动是在几年前,表演的队伍从人民广场盛装出发,沿北京路向东游街,一直到中山公园北门口,路两旁人山人海都是前来观看的人们,那叫一个热闹和喜庆。

不过让威记疑惑的是,为什么“社火”没有“火”?都是一些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转花伞、摇扇子之类的节目?

其实从字面上看,威记就知道“社火”其实最开始就是一个祭祀社稷(土地)的“娱神”仪式。和南方老家的拜“社公社婆”差不多的意思,再往远古来说,就是“跳大神”了。威记可是见过的,就是一个或者一群人,带着面具,在一个人的带领下围着火堆念念有词在舞动身子,还配有鼓乐锣铖之类不断在敲打。

在北方就是“社火”。这个社火明显也是由祭祀仪式演变而来,正式名字叫“春社”。简单理解就是立春日为祭祀土地社稷庙而进行的一场仪式(活动),后来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最终社火变成“在正月十五扮演的各种杂戏”。祭祀的意味轻了,甚至消失了,而娱乐喜庆的气氛重了,说白了就是一个喜庆庆贺新年的活动方式。

在西北很多地方,“社火”还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只是各地对于这个活动的举办时间不是很统一,大概是从大年初十到十六几天中。

至于“社火”在银川乃至宁夏的盛行,那是随着明朝时期“五方之人”中的山西,陕西等地的人们迁徙和戍边来的时候,一起带来并保留下来的习俗。

最开始的时候,每到正月十五,每个“社”(方圆六里为一社,大概也就一个村堡)的人们就会在田中堆一个大柴(草)堆,在“春官”的带领下一起敲锣打鼓闹“春社”,以期待来年风调雨顺,能有个好收成。

那个时候“火”是主角,所以和“春社”一结合,就叫“社火”。在田里烧火也有北方农村一些地方烧田的意思,就是收割完之后,烧一下田里的禾苗麦苗茬子,那些灰烬在春耕耕田时候翻入地下,那就是很好的废料了。

后来随着宁夏平原田地在戍边和迁徙来的人们的开发之下连成片,于是,闹“春社”就变成了联合举办,再后来,火堆没有了,可是“社火”之名保留了下来。并且成为宁夏平原上的一个浓郁而隆重的过年习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里是银川!发现银川之美,感受银川之美!

我是威叔,用温暖的文字,翻起尘封的记忆,记录银川的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