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重症最佳治疗时间 34位权威专家达成抗病毒治疗共识

 大隆龙 2023-01-31 发布于上海

自1月8日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我国疫情防控围绕 “保健康、防重症”的工作重心采取相应工作措施。与此同时,大众在新环境下不断学习应对病毒的方法,做好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和重症预防成为新的课题。近期,尽管多地宣布新冠第一波感染高峰已过,但时逢春节,人员流动大、聚集多,有重症风险的老年人群体感染后救治工作面临挑战。

近日,为确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患者能够被“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降低感染的重症转化率和病死率,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组织国内34位来自感染、呼吸、重症、药学领域的专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基础上,结合我国针对新冠病毒的诊疗经验,编写了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为临床医师规范用药提供指导和建议。

在《专家共识》发布会现场,《专家共识》第一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临床和研究中心主任张福杰教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杨文杰教授来到现场,对《专家共识》进行了详尽的解读,同时30余位专家通过网络连线的方式参与了发布会,针对抗病毒治疗及用药发表了观点。其中,张福杰强调,《专家共识》就是希望在返乡大潮中,通过大家的努力,在疫情控制、救治方面,取得很好的结果。

文章图片1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教授张福杰、李兴旺,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杨文杰及线上专家共同发布《专家共识》

具有新冠病毒感染及重症风险的人群有哪些?

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过程中,出现什么症状意味着病情加重?哪些人群感染后容易发展成肺炎?没有肺部感染就叫无症状吗?大众对新冠病毒感染依旧存在较多的疑问。

此次的《专家共识》针对新冠病毒的流行现状、病情的分型、用药建议、居家康复等方面都给予了详尽的解释,民众亦可从中了解更多有关新冠病毒感染的知识。

其中,《专家共识》参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将成人患者进行了分型,包括轻型、中型、重型及危重型,具体描述如下:

轻型

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如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

中型

持续高热>3天或(和)咳嗽、气促等,但呼吸频率(RR)<30次/min、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影像学可见特征性新冠病毒感染肺炎表现。

重型

成人符合下列任何一条且不能以新冠病毒感染以外其他原因解释:

出现气促,呼吸频率≥30次/min;

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 mmHg(1mmHg=0.133 kPa),高海拔(海拔超过1000米)地区应根据以下公式对PaO2/FiO2进行校正:PaO2/FiO2x[760/大气压(mmHg)];

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肺部影像学显示24—48h内病灶明显进展>50%。

危重型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

出现休克;

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那么具体来讲,哪些人群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发展为肺炎,或具有发展为重症的风险?

杨文杰教授在发布会上谈到,年龄大于65岁的人群,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COPD、哮喘、支扩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肝硬化、器官移植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恶性肿瘤接受化疗或免疫功能低下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如激素、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等)的患者等,在感染新冠病毒后有发展为重症的风险,需格外注意。她强调,“高风险患者感染后不要在家观察,而是应尽早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降低重症发生的可能。”

同时,针对新冠病毒感染后的重症预防,诸多医学专家呼吁做好居家健康监测,尤其是有高龄老人的家庭,需要当心静默性缺氧的发生。

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过程中,需观察患者的整体状态,老年人免疫功能偏低,往往表现出的症状不明显,如果出现了精神不振、吃不下饭、嗜睡等症状,则要小心病情是否进一步发展。家中可常备血氧仪,可同时监测患者的血氧和心率情况,如果指痒饱和度明显下降且低于93%、心率过快或过慢、心率波形忽宽忽窄,都提示患者病情变化,应及时就医。

《专家共识》中亦对新冠治疗用药给出了指导。其中提到,新冠的抗病毒治疗药物用于阻断病毒复制,建议在确诊后尽早使用,尤其建议在出现症状后24—48小时内使用。关于抗病毒治疗的适用人群,建议65岁以下无基础疾病但出现肺部影像学改变的患者(中型患者),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的感染者,以及65岁以上不论有无基础疾病的患者,在出现症状后,应尽快使用抗病毒药物,以减少重症的发生。

小分子抗病毒药 有效降低重症转化率

由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制定的《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中提到,做好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中药、对症治疗药物、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抗原检测试剂的准备。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按照三个月的日常使用量动态准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中药、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解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物。

在新冠治疗用药的选择上,我国完全自主研发并拥有全球专利的口服小分子抗病毒药物阿兹夫定,于2022年7月25日获得国家药监局应急附条件批准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后被纳入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第九版)》。2023年1月6日,其再次被纳入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之中。

文章图片2

阿兹夫定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蒋建东表示,相比过去的抗病毒治疗用药,作为新型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阿兹夫定在生物学特点上产生了新的机制,其可在抗病毒(抑制病毒复制)和保护免疫两方面发挥作用。

文章图片3

他对此进行了解读,“标本兼治是我国医学遵循的重要治疗原则,既强调治疗疾病症状,也治疗疾病起因。阿兹夫定具有治标和顾本的特点,在抗病毒的同时保护我们的胸腺。具体来讲,阿兹夫定在抗新冠病毒时符合二项药理模式:第一项是抑制病毒复制,其作用主要集中在胸腺,而人体的胸腺实际上是一个放大器,只要T细胞能发挥足够的功能,就可以进入第二项,即通过免疫系统消灭全身的病毒。”

此次发布的《专家共识》,针对包括阿兹夫定在内的3种小分子抗病毒药进行了详细解读。其中进一步明确了阿兹夫定的适用人群,指出中型感染和居家患者抗原或者核酸检查阳性后有疾病进展的高风险因素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可以推荐使用。

张福杰教授在发布会上介绍,阿兹夫定在中国、巴西和俄罗斯开展了全球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

其中俄罗斯Ⅲ期研究结果显示,服用阿兹夫定7天可明显改善中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状态改善中位时间显著缩短,且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而巴西Ⅲ期研究结果显示,阿兹夫定可以加速轻、中型患者体内病毒的清除,缩短核酸转阴的时间,并缩短中型患者新冠病毒感染临床症状出现的时间。

与此同时,2022年8月—10月,一项中国在两家方舱中开展的回顾性研究中,纳入了连续确诊的非重型患者。研究结果发现,阿兹夫定可将患者核酸转阴时间平均缩短1.7天,且复阳率低于对照组。

张福杰教授谈到,作为小分子口服药的阿兹夫定安全性高且不良反应轻微、适用人群广,具有良好的可及性。但需要注意的是,正处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女性不可服用,患有中重度肝肾损伤的人群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另外,针对大众关于抗病毒药是否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的疑问,杨文杰教授解答到,考虑到患者容易对病情把握不清,以及可能出现的叠加用药导致成分过量、药物成分之间互相作用、禁忌人群误服等用药问题,建议大家遵医嘱服药,不建议自行购药服用。

阿兹夫定等抗新冠病毒药成功纳入医保目录

新冠治疗用药被纳入医保目录将为治疗新冠病毒感染提供极大助力,更多的民众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可通过医保报销获得更好的治疗。

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工作于1月8日正式结束。今年,共有阿兹夫定片、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以下简称“Paxlovid”)、清肺排毒颗粒3种新冠治疗药品通过企业自主申报、形式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参与了谈判。

其中,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谈判成功。阿兹夫定片现已被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完成医保挂网,目前挂网价为270元/瓶,4月1日起,医保支付价将降至175元/瓶。

在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经过本次谈判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治疗发热、咳嗽等新冠症状的药品已达600余种。同时,为满足各地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需要,近期各地医保部门结合当地医保基金运行情况,又将一批新冠对症治疗药物临时纳入本地区医保支付范围。总体来看,医保报销的新冠治疗用药品种丰富。

此外,为保障春节期间阿兹夫定能够足量供应,在有关部门的统筹下,真实生物和复星医药协作,已组织包括北京协和药厂有限公司、华润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单位联合扩产阿兹夫定。与此同时,由复星公益基金会等机构发起的“乡村暖冬计划”,将分批陆续向我国中西部基层地区捐赠价值1亿元的阿兹夫定片。据了解,前两批驰援药品已送至四川、重庆、甘肃、海南、云南、贵州、江西、安徽等地的数十个县的乡村卫生室,提升乡村地区药品储备,助力乡村人民温暖过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