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教学)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

 夏熔亮 2023-01-31 发布于江苏

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

      ——创建作文公众号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本文发表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初级中学  夏熔亮  225700

摘要:

近几年,中国学生不愿读书、不会写作的普遍事实,引起教育界不少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为了充分调动中学生勤于阅读、乐于表达的积极性,本人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专门创建作文微信公众号,发表学生各类习作和教师“下水作文”。此种方式,丰富了写作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本文拟从公众号选文、阅读方式、激励措施等方面谈谈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作文  公众号  形式  兴趣

近几年,中国学生不愿读书、不会写作的普遍事实,引起了教育界不少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郑也夫说:“全国上下,包括我们名牌学校的学生,我看不到他们热爱读书,这是最使我悲哀的事情。”[1]谈到学生作文,正如语文特级教师、作家张丽钧所说的那样:“我觉得孩子们感染了一种'雷同病’——说着极其相似的话,抒着极其相似的情……我们几乎看不到真正有思想、有文采的文章……孩子们常常在纸上说假话,他们又感染了'作假病’。”[2]本人在县城的一所省示范初中教学,所了解的学生读书、写作情况大抵如上面两位专家所言。之前,也曾尝试过一些方法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如偶尔写“下水作文”给学生以示范,推行分组合本日记训练等等。2016年秋学期,本人任教初一年级两个班语文。十月底,与时俱进,尝试创建了微信公众号“初中生作文选萃”,力图从起始年级开始,通过新的途径,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强写作的内驱力,促进学生作文水平不断提高。

    在近10个月的时间里,公众号发表师生作文近200篇,平时要求学生利用在家时间,在家长的手机上阅读,有的还要求学生抄写、赏析。应该说,这个新平台的开设,对改变学生阅读状态、促进学生乐于表达还是有一定帮助的。现简要就作文公众号选文、阅读方式、激励措施等方面谈谈一些做法和体会:

1.“下水”示范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3]教师写作“下水文”,不失为让学生模仿的一种好方法。在指导学生训练“说真话,抒真情”的作文题目前,我就在公众号上发表“下水文”《青青艾蒲》,课堂上又加以诵读,使学生大受感染,习得技法;在期中考试后,也曾在公众号上发表期中作文“下水文”让学生阅读,以便在评讲作文时给学生以借鉴。叶圣陶先生说:“教师善读善写,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故教师不断提高其水平,实为要图。”[4]将近一年的实践告诉我,常写“下水文”让学生阅读,有利于师生建立小型的“写作共同体”,有利于促进学生“学”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教师“教”的提高。

2.读写共生

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5]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翼,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些课文教完后,我会布置一些跟课文相关的写作练习,然后择优发表在公众号上。如学完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要求同学们根据一幅百草园冬季捕鸟插图,发挥想象能力,写一篇记叙文《冬天的百草园》;要求同学们模仿《三颗枸杞豆》一文写法,布置作文《你改变了我》。这样,阅读理解课文、在思考中训练写作、再阅读公众号佳作三者相融相通,有效践行了“读写共生”的教学策略,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习得了课文立意选材、谋篇布局、语言运用等技法。

3.自主写作

在公众号上发表的学生习作,大部分是同学们课堂训练的单元作文,平时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的作文,以及参加各级各类作文竞赛的作文。但这些都是统一完成的,限制要求有余,灵活性不足,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建议”中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6]后来我将“自选动作”与“规定动作”相结合,直接鼓励同学们课外自由创作,或是不定期提供几道作文题目,不设定写作要求,由大家自由选择去写作,寒、暑假更是如此。少了束缚,不拘内容和形式,学生更乐意写作。他们把作文电子稿发给我,我细心挑选,适当修改,择优在公众号发表。

4.重视加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7]这里的“加工”,主要就是指学生习作的升格。学生习作初稿,往往有些粗糙,我便引导他们在借鉴课文或“下水作文”的基础上,发现习作问题,学会自我修改或相互修改,从而进一步强化文体意识,深化作文立意,优化作文选材,美化作文语言。选择升格出色的习作在公众号发表,由习作原稿、升格建议、升格习作三部分组成,让每个同学在前后对比阅读中掌握升格的一般技巧,在多次的升格训练中不断提升作文水平。

5.亲子共读

我请家长在自己手机上添加作文公众号,倡导家长进行亲子共读,就是以公众号为媒介,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美文佳作《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0日17版)报道:最好的老师是父母,最好的教育是陪伴!父母倘若能够坚持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共读公众号上的佳作,不但减少了孩子单独玩手机产生的不必要担心,而且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丰富的语言和写作素材,无形中习得一些写作技巧,也有利于陶冶孩子情操。如果能够坦诚地相互交流、讨论,还会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这样不但能让孩子较早地打下高智商、高情商的基础,更能因融洽的亲子关系而让父母的教育“入脑入心”,从而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6.多样鼓励

刚开始创建公众号,因技术不熟练,只是把学生习作直接发上去。由于是新鲜事物,学生又好奇又开心。后来看人家公众号图文并茂,令人赏心悦目,于是慢慢摸索,学会了从网上下载图片,与作文一起推送。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我决定,凡被选中的习作,作者可以把作文电子稿、自己的近照以及喜爱的图片、歌曲名称一并发送给我,由我把它们一并发表在公众号上。学生大喜,父母分享次数明显增加,增强了学生和家长的自豪感。公众平台后来又增加了“写留言”功能,我便要求同学们阅读别人佳作后,要学会点评,并告知简单的点评方法。不少同学响应老师倡议,在公众号下方写留言,以赞赏为主,偶尔也指出错别字、病句,还有提出建议的。前不久增加了“赞赏”功能,偶尔会有读者赞赏,我便跟学生约定,凡习作发表后七天里的赞赏,一半以红包的方式,发给该同学,作为稿费或奖赏,让发表习作的同学尝到甜头,这也激发了其他同学写作发表的强烈愿望。今后,还将开设投票功能,选出一段时间里前三名的佳作,给予适当奖励,以期吸引更多同学,写出更多高水平的习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积极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丰富写作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加学生创造性表达、展示交流与互相评改的机会。”[8]创建作文微信公众号,便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目前已赢得了校内外近两千名家长、学生的关注。今后,我将进一步走近学生,了解学情,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把作文公众号建设得更好、更持久。

参考文献

[1]郑也夫.《吾国教育病理》[M].北京:中信出版社出版,2013.

[2]朱春玲.用文字触及生命——语文特级教师张丽钧访谈[J].《语文建设》,2012,(21):12.

[3]吕叔湘.《吕叔湘全集》第十一卷[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4][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535,42.

[6][7][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2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