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曾想割让2座群岛送给清朝,但被李鸿章拒绝,究竟是为什么?

 我是孤独的星星 2023-01-31 发布于广东

日本是一个位于太平洋上狭长岛国,土地资源比较紧张。虽然如此,在1879年日本却破天荒的想要将两座珍贵的群岛割给清朝,但令人疑惑的是,清朝外交名臣李鸿章却果断拒绝了日本的提议。面对日本拱手相送的土地李鸿章为何会选择拒绝?这两座岛屿如今又变成了什么样子?

文章图片1

日本控制的诸多岛屿

日本的领土面积约为37.8万平方公里,除了北海道、本州、四国以及九州这四座主岛,日本实际管辖下的土地还包括四大岛周围6800多个星罗棋布的小岛屿,这些岛屿从东北向西南,一直延伸到我国台湾省的东部。在古代日本的领土面积并不是现在这样,在这些岛屿上分布着很多不同的势力。

文章图片2

根据近代考古研究发现,在3万-10万年前开始就有古人类在日本诸岛上活动。在日本的神话故事中,1万多年前日本进入绳文时代,绳纹时代持续了很久,在公元前300年左右,绳文时代结束,这一时期在“渡来人”的影响下,日本诸岛上的文明得到了质的发展,进入了弥生时代。

文章图片3

在古代日本被称为“倭国”,在日语中“倭”跟“大和”发音一样,因此“倭”也可以指代日本,后来在元明天皇时期“大和”才正式代替了“倭”。日本曾经是我国的藩属国,因此在我国很多的古籍中都有对“倭国”的记载。

文章图片4

“渡来人”是古倭国人对外来者的称呼,因为种种原因,我国、朝鲜等国家的人曾向日本移民过。渡来人的文明程度要高于当时的倭国,他们带去了大量先进的文化和技术,对当地发展和日本文化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文章图片5

日本送给清朝的两座岛屿

唐朝时期日本曾频繁向我国学习,将学到的知识用于本国建设,让日本能够快速发展起来。而我国古代藩属国众多,它们定期向宗主国纳贡,以此来接受宗主国的保护,并可以顺利的从宗主国这里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文化,是一种互利共赢的关系。

曾经在日本与我国之间还有一个叫做琉球的国家,史称琉球王国。琉球王国位于琉球群岛上,这是一片延绵1000多公里,总面积3611平方公里的群岛。琉球王国位于东南亚地区的交通枢纽上,对外贸易非常的发达,曾被誉为“万国津梁”。

文章图片6

琉球群岛上曾经有三个国家,名字分别叫做山北、中山、山南。琉球诸国将明朝视为宗主国,与明王朝确立了藩属关系,在我国古籍《明实录》中也有关于琉球诸国的记载。公元1429年琉球诸国统一成为琉球王国,与我国藩属关系不变,一直持续到了琉球王国灭亡。

文章图片7

日本与琉球作为邻国,随着日本的国力逐渐强盛,它开始走上了扩张领土的道路。1609年日本萨摩藩入侵琉球王国,将领桦山久高率军击败琉球军,琉球国王尚宁被俘,被迫签订《拟十五条》,从此拉开了日本对琉球的统治。彼时的琉球王国还是明朝的藩属国,这也造成了独特的“一国两属”状态。

文章图片8

我国古代的藩属关系有一个很大的特点,那就是尽量避免插手藩属国内务,是一个种较为平等和平的关系,甚至有藩属国曾想要并入宗主国称臣,但最后也被拒绝。一些比较小的藩属国虽然会向宗主国进贡,但反过来却接受了宗主国数倍的馈赠,可以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文章图片9

但日本与琉球王国的关系却不同,日本最终的目的是将琉球纳入到自己的势力范围。为此日本曾多次向琉球施压,要求其进行“改革”,并擅自对琉球进行封锁,例如封锁港口,限制琉球的与他国交流,让琉球王国废弃中国年号,进行日式改革等等,以此来逼迫其就范。

文章图片10

面对来自日本的压力,琉球王国也想要奋力反抗,并寻求清政府的帮助。为防止琉球问题变得复杂,1879年日本单方面改琉球为冲绳县,以此来销毁琉球王国存在了历史,不久之后琉球王病逝,琉球王国也随之灭亡。

文章图片11

逃亡出来的琉球人也希望清政府能够与日本进行交涉,但彼时的清朝对日本已经没有了绝对的优势,为了提高谈判的成功率,李鸿章想到了借助美国人的办法,邀请了当时的美国前总统格兰特出面调解。1879年7月3日,李鸿章与格兰特一起前往日本,格兰特认为日本吞并琉球的行为侵犯了清朝的海上权益,而实际上日本的行为也有损美国的利益。经过交涉,在1880年3月日本向清政府提交了一份“分岛改约”的提案。

文章图片12

按照这份提案的内容,琉球诸岛将会被划分成两部分,其中比较肥沃的北部以及中部岛屿日本势在必得,因此属于日本一方。而南部的宫古群岛,八重山群岛则割让给中国,但需要附加一些条件。宫古岛是宫古列岛的主岛,面积158.6平方公里。八重山群岛位于宫古群岛西面,面积10多平方公里。

文章图片13

这份分岛的提案对琉球人来说是无法接受的,因此他们极力反对这份提案,琉球大臣甚至自刎以示决心。最终清政府拒签《琉球条约》,琉球问题也只能暂时搁浅。

文章图片14

对于琉球问题李鸿章也深陷两难,清政府中有支持马上同意琉球分岛的,但也有人认为就这样分岛非常草率,日后必成大患。

文章图片15

最终李鸿章认为目前清朝的国力并不足以应对来自各国的压力,不能对日本采取强硬的态度,但也不能就此接受日本的诸多要求,因此李鸿章只能左右逢源,想要等待事态发展,或拖到将来有能力再解决琉球问题。

文章图片16

因为国力有限,李鸿章只能采用拖延的办法,想要等待时机,但最终甲午战争的失败让清政府彻底失去了谈判的能力,琉球问题也就没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