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厉害的人,早已学会了拒绝“二手生活”

 富书 2022-10-26 发布于北京

作者:小鹿(富书作者),来源:富书

把眼睛看向自己的生活,不和他人比较,你会发现,其实,幸福就近在咫尺。

廖一梅在《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中,说过这样一句话:

“轻易听信别人告诉你的,让禁忌阻碍你的视野,给自己定下条条框框,过约定俗成的生活,我把这叫做二手生活。”

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们常常因为别人的几句话,就改变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在不知不觉间,偏离了自己的初衷,过上了二手的生活。

人生苦短,不要用别人的尺子,来丈量自己的人生。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活在自己的频率里,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不把别人的观点,当作自己的思想

《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必须先是个不盲从的人。”

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从来不是智商,而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成大事者,往往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他们既不人云亦云,也不随波逐流。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村的村民,听闻卖石头很赚钱,于是,各家各户纷纷放下手头的活儿,一股脑涌到山里去捡石头。

他们汗流浃背地把石头背下山,拿到集市上去卖,然而,此时市面上流通的石头太多,价格不断下跌,最后,他们只挣到了一点劳力钱。

回到家里后,村民又听镇上的人说,有人通过种梨子树发了大财,他们又赶紧去种梨子树。

却不料,村里的土壤过于干旱,根本不适合种植梨子树,最终以村民亏空所有积蓄惨淡收场。

但有一个青年,却通过独立思考,过上了富足的日子。

在别人都匆匆忙忙去捡大石头的时候,他考虑到人太多,便专门去捡奇形怪状的小石头,卖给花鸟商人做盆景。

在大家都兴致勃勃呼喊种梨树时,他留意到村里环境的不同,就种了耐旱的柳树,编织柳条框儿,卖给镇上的人。

村民们听说了青年的做法,纷纷对他竖起大拇指,同时懊悔自己不应该盲目从众。

《乌合之众》里曾说:“在群体中,每一种情感和行为都极具感染性。”

做一件事情,如果没想清楚原因,不假思索就跟随,极大可能会以失败告终。

思考的质量,往往决定着人生的质量。

人生最大的赢家,是时刻保持清醒,能够独立判断的人。

有句话说得好:“别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夹带着思考的行动,才会更有力量。

不把别人的期待,当作自己的信条

美国临终关怀师们曾做过一份调研。

临终的老人们后悔最多的事情是:“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要按我的意愿活一次。”

倘若我们习惯了把他人的期待,当作自己的信条,只会徒增自己的遗憾。

遵循内心而活,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

前阵子,吴彦姝在《妈妈》这部电影中,用封神一般的演技,揭开了中国式母女关系背后更为真挚的情感。

电影一上映,就获得无数网友的好评和认可,吴彦姝也因此被评为最佳女主角,荣获第十二届北影节“天坛奖”。

但在获得褒奖的同时,却也引来了议论纷纷:

“都84岁了,何必这么拼命。”“这么老了还出来演戏,是不是儿女不孝。”“作为老人,就应该在家里安享晚年,让子女放心。”“子女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抽空陪陪父母。”

在世俗的观念里,很多人觉得年纪大了,就应该有孩子照顾着,家人陪伴着。

但是对吴彦姝来说,她只想按照自己的人生剧本而活。

她眼中的幸福是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演自己喜欢的戏。

杨绛说:“我们曾经如此地期待别人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生活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他人的看法,如同绊脚石,会让你裹足不前,无法到达梦想的彼岸。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活着,才是生活最美的姿态。

人生只有一次,不妨放下别人的期待和评判。忽视他人的眼光,做自己的掌舵人,你将会光芒万丈。

不把别人的生活,当作自己的模板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小时候,你喜欢画画,家长却说,读书好的才是好孩子。

长大后,你开了个人工作室,朋友却说,体制内的工作才稳定。

几年后,你忙于事业打拼,身边人却劝你,早点找个归宿,才是圆满。

然而,生活没有唯一的标准。很多时候,那些你羡慕的人,可能也正在羡慕你。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漫画:

一个女孩,刚刚毕业,四处投递简历找工作,但面试了六次,都没有被录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