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顺有话如是说:子贡赎人与子路受牛(讲于2022年1月3日)

 惟虫能天 2023-02-01 发布于河北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点击上方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随所住处恒安乐

子贡赎人与子路受牛


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道法律,讲的是若鲁国人在外国看见本国同胞沦为奴隶,只要他们肯出钱把人赎回来,就可以向政府兑领等额赎金,并获得一定额度的奖赏。这个法律执行了好多年,使得许多流落他乡的鲁国人因此得以重返故国。子贡有一次出行时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因为他很有钱,所以一次性地赎回了很多鲁国人。回到鲁国后,他却拒绝了政府的补偿和赏金。世人皆夸子贡高尚,但孔子却因此大骂子贡。说子贡此举不合礼法,祸害了无数落难的鲁国同胞。因为孔子认为,赎回奴隶得到补偿和赏金,可影响更多的人去做这件善事。世人很少像子贡这么富有,且子贡在社会上很有影响,若他赎回奴隶却不领补偿和赏金,其他人也不好意思去领,这就使得大多数人都不去做此善举了。

与子贡赎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子路受牛。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路救起了一名落水者,那个人为感谢子路,送给他一头牛,他收下了。孔子听后高兴地说,这下鲁国人一定会勇于救落水者了。

从以上两个故事可看到,孔子对一种行为的评价,不仅看其行为本身,更看其能否形成良好的道德激励和社会影响。若一味强调道德的高尚性,忽视好人好事应有的社会回报,这种德行就有难以为继的危险。不求任何回报的道德标准固然高尚,但并非人人可为,更非长久可行。由此,我们不得不赞叹孔子的高明。

太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