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微塾】比和兴的运用

 谷山居士 2023-02-01 发布于上海


走进诗摘词选,品味诗意人生



图片



图片

诗词微塾


图片

比和兴的运用

与兴比较起来,比虽总体是感性的,但需要依赖一定的理性来生发,也需要理性参与因势利导灵活机动地处理,不像兴非得借助于特定的移情和寄托对象不可。当然,也不是说兴就一定不理性。

兴的感性是就它的艺术功能而言的。既然要形成艺术,哪有真的不理性?只是兴的理性在作者人上,而在艺术功能上显现要保持自然而然的感性,以维护移情和寄托对象的形象感,有利于直观印象和引起视觉刺激,易于读者感知和有兴趣读下去。

要不然,蒹葭苍苍中为什么非得说苍苍?用别的词不行吗?这种字词选择本身就是理性的,是有意要这样来服务人的情感和要表达的意思,且如此这般更好地传达给读者。

比,是对兴的化用或反用,也就是对兴的变相运用。比的感性意义在于,是通过理性创作过程主动营造尽量感性的形象感。一方面,比可以主动从一物联想到另一物,这个过程就是对兴的化用。

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把比成,或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用桃花潭来比。前者之比,既是从月光兴来,又是对月光的比喻,后者之比,既无从言兴,又与兴有着异曲同工。

另一方面,比可以突然生发,通过反转而有兴的效果,进而通过联想或想象而形成比,这个过程既是对兴的反用。

例如,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作者虽然不在现场,却亦如身临其境,想象出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场景,于是把钟山比喻成风雨之地,进而形成苍黄之景这进一步的比喻。也因此,钟山才可作为起的对象,为比的兴起来提 供了契机。

比,在对兴的化用或反用的过程中,本体和喻体都不一定属于移情和寄托的对象,也不一定有移情和寄托意义,而主要是为了取得一定的烘托、渲染、说明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开头的移情和寄托,因而用起来也就需要因势利导,灵活多样。

这就是比和兴在用法上的异同。一方面二者异在使用意义有别:兴用在开头,便于移情和寄托,比可用于全过程,便于引出联想或想象;兴是写诗的一个基本手段和策略,比是写诗灵活机动的方法和技巧。一方面它们手法样式相似:都是从一物到另一物,同属于技术范畴。

但是,二者实际是难以割裂的,很多情况下是你可以成我,我可以成你的,这正是给创作带来丰富多彩艺术手法的用武之地。

例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前三句虽只能有一句做开头,但又都可看做起,无外乎是起的持续和重复。这三句的特点,不在于用于诗里还是词曲里,而是这三个句子具有同等渲染意境的地位,不过是为了营造意境而罗列意象多一些而已。

这样的起,犹如把几个诗句变成了一个很长的句子,表达同一个意思,完成同一个任务,除了让人看出有意选择移情和寄托对象这种理性意识,便都是创作过程中的感性形象,甚至到了第四句也不好看做不是起,亦感性十足,让人不知作者要说什么。

这首曲作,只有最后一句方好看做兴,而兴里又连用了两个比喻,恰说明了比和兴二者间的错综关系和复杂联 系。

即使在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都不见这首诗中,最后一句也还是用到了比拟。

比和兴用于写诗的好处,在于以感性的面貌出现,就不能不借助于一定的事物形象,也就是意象,来营造一定的场景、环境和氛围,也就是意境,这样就易于给人以直观印象来体会诗的美及相应内容、情感和意思。

又因为这样写诗,更有利于创作者凸显触景生情睹物生感的冲动和激情,且历史以来这样的作品占大多数,处上风位置,往往又给人留下了非此便不像写诗的直觉意识。

事实上,写诗从感性出发之所以多,一方面,这样写诗使人欣赏起来更容易,只要不刻意雕琢语言,不过度运用联想或想象来炫耀技巧,不故意硬塞一些自以为深奥的东西,都是童叟可喜闻乐见的。

一方面,这样写诗依赖形象思维多一些,况且感性的东西人人能有,既容易写,又容易引起共鸣。

之所以容易引起共鸣,这好理解,因为人人首先有感性才能走向理性。容易写,是因为接受外界刺激人人会,感性的东西好有抓手。

就从达到会写诗这一步讲,几乎随便逮到一个形象就可以起兴吟诗,更何况达到这一程度也不需要太多的理性,有点智力上的知学便足够。当然,理性强大的人写起感性的东西来,就更不在话下。

尽管做如此说,也不能以为,说感性的东西容易写,就在贬低写形象感强、讲究意境的诗。这种分析和判断,意在从思维和创作关系上做客观对比,目的是找出写诗实践的具体规律,不涉及具体评价。评价是另一回事,也不以这个来论。

图片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长期征稿

《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长期征集优秀诗词稿件,收满一辑出版一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