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1920 字 / 5 分钟;作者:北鱼Pro 什么是豆粕豆粕:大豆提取豆油后所得一种副产品,可分一浸豆粕和二浸豆粕。
![]() 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对温度的控制极为重要,温度过高会影响到蛋白质含量,从而直接关系到豆粕的质量和使用; 温度过低会增加豆粕水份含量,水份含量高则会影响储存期内豆粕的质量。
应用范围大约85%的豆粕被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豆粕内含的多种氨基酸适合于家禽和猪对营养的需求。 ![]() 在不需额外加入动物性蛋白的情况,仅豆粕所含有的氨基酸便可平衡家禽和生猪的营养,从而促进牲畜的营养吸收。 因此,在家禽和生猪饲养中,豆粕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行情回望2022 年上半年 CBOT 大豆主要围绕南美大豆减产兑现、美豆丰产预期以及宏观层面通胀背景下美联储政策的调整而展开,美豆价格中枢上移后宽幅震荡调整; 连粕盘面跟随美豆成本端走势,现货及基差则沿着“利润-库存”逻辑运行,上半年走出过山车行情。 ![]() 图片来源:生意社 2022 上半年的 CBOT 大豆,在南美大豆减产预期逐步兑现的背景下呈现震荡上涨趋势,后又在全球大豆供需格局维持偏紧的前提下,期价围绕美豆出口需求强劲、新作美豆丰产等预期与现实的冲突展开,多空交织,期价进入宽幅震荡趋势。 春节前 CBOT 大豆期价连续上涨使得进口大豆成本跟随上行,进口大豆到港节奏慢,油厂开机率受限,且豆油价格回落增强油厂挺价意愿,下游养殖在年前的育肥需求增加,豆粕库存偏低,粕价受到支撑。 ![]() 图片来源:生意社 春节假期期间,国外咨询机构纷纷下调南美大豆产量预测值,使得连粕价格在节后跳涨。整个一季度,在巴西减产消息的刺激下,进口成本大幅抬升,同时榨利恶化,油厂放缓了大豆的采购进程,导致国内大豆供应短缺,叠加国内疫情影响,油厂压榨开机维持低位,大豆豆粕库存处于同期低位,现货供应紧张,导致豆粕基差走强,甚至在 2 月底 3 月初达到超过 1000 元/吨的极值,低库存、高基差的局面对期价形成利好。 ![]() 图片来源:生意社 随 USDA 种植面积意向报告的发布,连粕价格也跟随进入下行通道。 同时,4-5 月国内进口大豆陆续到港缓解了此前大豆供应紧张的问题,叠加连续的国储大豆抛售,连粕走势弱于美豆。 大豆累库恢复到历史中性偏高的位置,油厂开机压榨维持高位,豆粕库存压力大,现货价格承压,基差偏弱运行。 北鱼视角(5000点)过去交易总结:老鱼是在2020年开始盈利的,豆粕2016至2020年几乎是形成一个区间行情,涨跌方向不明,整四年都处在低水平的运行当中,与其说低水平,不如说一直处在滞涨的水平区间。 作为趋势多单的长期策略者,这四年处在不断的移仓换月当中,几乎没有盈利,甚至还有小幅的亏损。 为什么我一直坚持做多? 上述所讲到的并不是上涨的原因,也许上涨过后能找到合理的原因,但这些仅仅是微观层面去分析这波上涨的逻辑,实际上我做多只基于两个原因: 1、2016-2020期间,几乎没有上涨过; 期货市场包括有色金属,黑色系还有能源化工板块,几乎都爆发过上涨行情,而且是大行情。但豆粕为代表的农产品无论基本面和技术面都不缺乏的情况下,没有太大的表现。 资金面也不缺的情况下也没有大的行情出现,同时保持着价格没有往下探底的情形,当时选择了豆粕,就波动来讲,也不如菜粕来得欢快些。 ![]() 2016.04-2020.01 2、厄尔尼诺+拉尼娜对农作物影响; 这种恶劣天气对农作物无疑是最可怕的东西,欧美连年欠收,因干旱影响播种收成,可在现货期货的价格一直没有体现出来。可怕的是后遗症,这在豆粕底部不断的积累,促使未来暴涨的机会。 3、2022年上半年俄乌战争推动; 老鱼起初做多豆粕,第一目标看3800-4000位置,也是四年来的执着之情,既然没跌,不可能不涨,当是无的均价处在2700左右的水平,到3800已是超预期了。 通过今年俄乌战争推动上涨,让我明白了,豆粕价格远不应这么低,也许所有人都低估了。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还没有真正开始,战争行情热情推涨之后的回调,我重新修正了目标价位:5000点。 ![]() 结语2022年已至年底,资金回拢,供需双压情况下,上涨稍显疲态,但这是今年的尽头吗?正所谓股市不言底,期市不言高。曾经原油期货跌至负数,旷古绝今。每每价格下跌都会出现双向观点,一旦这个天平打破,那么商品价格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的价值了。 目前期现价格在不断靠近的企图,到底是现货价格跟期货下跌还是期货价格跟现货价格继续走高,便不得而知了。北鱼以为,现货的供需基础还是在于终端,然期货供需却不仅仅如此了,那绝对是资本的对抗,资金的较量了。 北鱼的观点却是很明确的了,至于结果如何,我们还待市场验证不难,终究还是价格说话,只是有一点我们要明白,无论期货还是现货,都不能为赌而赌,我所遵从的一向是轻仓为王,现金为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