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征生死线:从瑞金到湘江

 张洪清 2023-02-01 发布于北京

正文6100字 阅读需约18分钟




血战湘江,是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最低谷,也是损失最惨重的一仗。

很难用“非胜即败”的逻辑来总结湘江之战。它不是“胜”,因为红军打得很被动,人员和物资的损失都相当大,但也不是“败”,因为中央红军最终突破了四道封锁线的最后一道。

比“损失惨重”更糟糕的结局,是“全军覆没”,而被夹在潇水和湘江之间的红军,当时正面临这样一个生死危局。

《中国共产党历史》中,称湘江战役为“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壮烈的一战”。

图片

那么,湘江之战有没有可能损失小一点呢?或者往另一端思考,红军真的有可能跨不过湘江吗?

假设历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思考上述两种可能性,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长征最开始的那两个月。

01

轿子

图片
湘江之战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常被集中总结为两个:一是博古、李德制定的行军路线有问题,钻进了国民党军在湘江布置的“口袋”;二是红军的行军速度太慢。

我们先讲第二个。

中央红军的行军速度慢,几乎是致命的。特别是在渡湘江的最后阶段,从文市至渡口的70公里路程,军委纵队走了整整四天。

红军中名将如云,谁都知道“兵贵神速”这个最基本的军事常识,为什么一个昼夜能完成的行军,竟然走了四天呢?

因为,长征的队伍并不是纯粹的军事部队,长征一开始也不叫“长征”,而是“战略转移”。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的说法更形象,这是“整个国家的迁移”。

按刘伯承的说法,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的队形,像是红军主力抬着个“八抬大轿”。

图片
本文影视截图均来自电视剧《光荣与梦想》

战斗力最强的林彪红一军团和彭德怀红三军团,一左一右担任前卫;较强的红五军团殿后;战斗力较弱的红九军团和全部由新兵组成的红八军团在两翼。位于中间的,是两个军委纵队(或称中央纵队),不仅作战能力有限,而且携带了大量物资,甚至包括了印刷、军工、医疗等笨重机器。

战略转移变成了“大搬家”。

人是很容易“觉今是而昨非”的,我们现在回看历史,会觉得这样的安排实在是不明智。但如果设身处地想想,还是会多出几分理解来。

红军在中央苏区苦心经营了六年,这里是“国中之国”,更是共产主义战士们的精神家园。丢弃一切,彻底轻兵简从吗?说说容易,感情上其实很难放下。

物质上也没那么容易放下。

图片

傅连暲把整个教会医院和自己全部家产捐献给红军的时候,170个人搬了整整半个月。长征的时候,整个医院的设备和药品被精简为8个大箱子,应该已是弃无可弃了吧!

红八军团是渡湘江时损失最严重的部队,时任军团政治部主任的罗荣桓,在最后时刻突出重围涉水过江。罗帅回忆,他身后还跟着一个年龄很小的红军战士,过江的时候,肩上居然还扛着架油印机。

这名小战士,到底是因为“服从命令”,还是“自己舍不得”,无从得知,可能兼而有之吧!

比“东西”更难放下的,是“人”,这就是“轿子”的由来。

战略转移开始前,也有人提出过,将非作战人员混编在各主力部队中,这样就不用“抬轿子”了。

这个方案是否会提升部队的行军效率呢?只能假设,无法验证。

一种假设是不能提高效率,因为作战部队既要运动作战,又要分出力量保护随行人员,对每支部队的统筹协调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弄不好会产生更混乱和危急的局面。

另一种假设是能提高效率,但毫无疑问需要一个前提:随行人员的选拔会更加严格,每个人的身体素质都要尽量接近作战行军的要求。

这意味着,更多的人将被留下。

图片

留下,比转移更危险,这是已被验证的事实。长征中的老同志、女同志和大量拿笔杆子的政府工作人员,虽历经千难万险,但很多人走到了陕北。而留下来的瞿秋白何叔衡毛泽覃等重要干部,却牺牲在了苏区。

有人说这个“轿子”拖累了作战部队,这是狭隘的,因为军队保护政府是最基本的职责。

“整个国家的迁移”,本就是一种无奈,它不是造成错误的原因,而是错误带来的结果。源头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以及统治苏区数年的“左”倾冒险主义。

傅连暲坐在一顶真正的轿子里,因为他没能学会骑马。当时整个中央红军,也已经来不及“学骑马”了。

02

路线

图片
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图,是一个近似于直角的大曲线。

遵义会议,是思想和战略上的大转折,也是行军路线上这个大曲角的开始。曲角发生在云贵,在此之前,红军从江西一路向西,之后,是一路朝北经川入陕。

图片

那么,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后,这条西征的路线有问题吗?

这得分阶段来看。

第一道封锁线

首先,出发向西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北面是蒋介石的主攻部队,东面是福建和大海,南面是广东和大海,而西面,是广东、广西和湖南三省交界的区域。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广东的陈济棠有意与红军和平共处。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因为站在陈济棠的角度来看,江西的红军不能被消灭,否则广州就失去了抵御蒋介石入粤的“屏障”。

长征开始前几天,1934年10月5日,红军代表潘汉年何长工与粤军代表在寻乌秘密签订了停战、通商、互通情报等五项协议,其中第五条是:
必要时可以互相借道,红军有行动事先告诉粤军,粤军撤离二十公里。红军人员进入粤军防区用陈部护照。
很明显,红军最关注的便是“借道”这一条,因为战略转移即将开始。

长征开始后的四道封锁线,第一道便是粤军驻防的桃江一线。这场“长征第一仗”始于10月21日,而且打得并不轻松,不仅付出了伤亡3700多人的代价,红三军团红四师的师长洪超也在作战中壮烈牺牲。

图片

那么,是陈济棠反悔了吗?不能这样定论。因为“通共”协议是绝密的,所以粤军方面并没有全部传达到团一级指挥官,同时,红军的战略转移也是绝密的,不可能按协议提前告知粤军。

但随后的事实证明,红军在广东境内时,陈济棠部基本上没有堵截。就这样,红军又于27日顺利渡过了锦江。

第二道封锁线

29日,中央红军接近了广东和湖南的交界处,前面就是蒋介石布置的第二道封锁线。

这条封锁线听起来很强大,粤军、湘军、中央军都参与了,但其实并没有完成布防,可见长征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到位,蒋介石的调兵遣将明显滞后了。

防守第二道封锁线的,主要还是粤军,湖南的何键因为红军贺龙部的牵制,只派了一个师的湘军前来防守边界。

突破第二道封锁线的关键点,是广东仁化的城口镇,这里北面是大山,南面是粤军主力,成为了红军西进的唯一安全通道。

图片

担任突袭任务的,是后来巧取遵义的红一军团红二师红六团一营,营长曾保堂。一营在一个昼夜里奔袭了110公里,中间没有休息过一次,因为曾保堂怕一休息大伙就睡着了。

一营赶到城口镇后,打跑了人数并不多的粤军和当地民团。与此同时,湘军的一个师已经抵达了城口镇附近10公里处,但听到城口的枪一响,就后撤了20公里…

就这样,红军在粤军和湘军的混乱布防中,有惊无险地通过了第二道封锁线。

至此来看,长征向西的线路依然是没有问题的。

但也就在此时,蒋介石的预判开始从“滞后”变为“提前”了,他在11月6日发给何键的电报中,提到了中央红军必经广西全州西进。全州,就在湘江边上,是渡江的一个关键点,后来红军也确实没能拿下那里。

又差不多在同一时间里,长征开始后一直沉默的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了建议:停止西进,翻越北面的大山,到湘南和赣南去,也就是,回到井冈山地区。

我们无法验证主席的这个建议是否更可行,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已经预判到了西进之路会越来越难走,因为国民党方面的准备会越来越充分。在四面环敌的情况下,长时间地朝着一个方向行军,与主席一贯的战略思想发生了冲突。

这个建议没有被理会,红军继续西行。但预感到前途凶险的并不只有毛主席一人,中革军委开始下令将搬运不了的大行李就地销毁。

第三道封锁线

第三道封锁线,有一个难点:宜章县城。攻城战是红军的弱项,所以红军一直的策略都是能绕就绕,但这个宜章县城绕不过去。

图片

所幸的是,国民党的布防仍未到位,驻守宜章的只有湘军的一个营。而且,七年前,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余部,曾在宜章发动过湘南起义,这里的群众基础非常好。

攻打宜章的场景其实是蛮“奇特”的,因为有大批的老百姓前来围观,甚至直接动手帮忙。最后,当红军战士向城墙发起冲锋时,城门被里面的老百姓打开了,湘军那个营,早已闻风而逃…

轻取宜章,带给红军战士们很大的欢乐,也让博古和李德对前途充满了信心。

但这个时候,又有人提出了“不能再往西”的建议,这次不是毛泽东,而是彭德怀。但博古和李德“既未回信,也未采纳”。

博古和李德所坚持的这条路线,是一个多月前,红六军团“探”出来的,他们也是一路向西,并成功与贺龙的红二军团会师。

图片

但问题是,红六军团的规模不到现在长征队伍的十分之一,目标小,行动快,都在这条路线上遭受了很大的损失,李德为什么还那么坚持呢?

只能说,和红二、六军团会合,并在根据地落脚,这个“诱惑”对李德来说实在太大了。他无法想象,一支没有后方的部队,还能有什么作为。

这条行军路线要坚持下去,就必须过第四道封锁线:湘江

03

湘江

图片
要渡湘江,先要过潇水,战略要地是紧临西岸的道县

突击道县的是红二师红四团。又是一个一昼夜100公里的奔袭,又是大批老百姓的围观,红军于11月21日顺利拿下了道县。红三军团进城的时候,战士们的防空射击甚至打落了一架国民党飞机。

这似乎是个好兆头,但军委纵队刚到道县时,毛主席再次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这里应该是西进的终点。同样,这个建议被断然拒绝。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

据时任政治保卫局执行部部长李一氓的回忆,在道县时,周恩来组织集合了一个“湘南营”,连排干部都是湘南籍的,李一氓被调去任教导员。

这支部队的任务是北上进入湘南以牵制敌人,但其实很有可能是红军的一种提前准备,以防西进受挫。这说明,毛主席的建议其实已开始影响红军当时的决策层。

抢渡湘江,从道县开始,红军分四路前行,军委纵队离开道县的时间是11月25日。

再次建议

1934年11月27日,军委纵队在翻越庞都岭后,到达广西境内的小镇文市

图片

这时的红军人数,已下降为6.5万人左右。(王树增的《长征》中写的是6.5万,金冲及的《生死攸关》中写的是6.4万,差别不大。)

如前所述,红军突破前三道封锁线时,除了第一仗比较激烈,后面都是轻取,为什么会有两万多人的减员呢?

主要是因为掉队,既有因长途跋涉而生病掉队的,也有开小差故意掉队的。开小差的主要是新兵,大多是在长征前,因“扩红”而入伍的江西本地青年。当部队离开苏区,面对茫茫前路,很多人开始逐渐意识到,这一走,也许再也回不了家乡了…

在文市,毛主席又一次提出了北上的建议,他的方案是,从文市北上进入湖南,利用湖南中部的丘陵地带建立根据地,或者返回中央苏区。

和之前几次不同,主席这次和李德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李德后来回忆,主席当时曾“粗暴地”反对了他提出的渡湘江方案。

主席的态度为什么如此焦虑?因为,情况已经万分危急了!

红军身后的中央军周浑元部已经加快了追击步伐,湘军也正在进占对渡江至关重要的全州,更糟糕的是,原本让出一条“走廊”的桂军,正于27日重新北上阻截红军。

“走廊”

红军进入广西后,白崇禧让出了一条“走廊”,但只存在了五天。

“走廊”这个说法,来源于中共桂林地委编写的《红军长征过广西》中的《刘斐谈话记录》。原桂军高级参谋刘斐是这样回忆的:
我们研究了一个对付红军的总方针,就是想法不让红军进广西的内陆。如果进了广西内陆,蒋介石就一定会跟进。因此,我们宁可让出一条走廊,让红军从北路经过,让红军到湖南和贵州去。我们把这一方针概括为两个字,就是“送客”。
这条“走廊”确实存在。如前所述,红军离开道县后,需要翻越庞都岭才能抵达文市。而庞都岭上的四个重要关口,原本都有桂军驻守,但在22日却向南撤走了。而那个至关重要的全州,桂军也只留下了两个营。

红军的两支先头部队,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之所以能够顺利地率先渡江并建立起防线,也是因为“走廊”里的畅通无阻。

但就在军委纵队抵达文市,准备挺进湘江的27日,桂军开始反扑,意图关闭“走廊”。

图片

桂军的这个反应,是多方原因促成的,其一是迫于来自蒋介石的压力,其二是不想得罪湖南的刘健,因为李宗仁、白崇禧与刘健的私交不错,而且,湖南是广西的屏障。此时,湘军已进占广西境内的全州,如果桂军再无所作为,肯定是说不过去的。

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这个“走廊”也许是白崇禧的一计,因为“走廊”也可以变成“口袋”。虽然这只是猜测,但事实的情况确实异常凶险,军委纵队最终渡过湘江时,桂军离湘江渡口不足两公里

如果阻击桂军的红三军团稍有松懈,如果军委纵队走得再慢一点点,那红军被截断的就不仅仅是走在最后的红五、红八军团等部队,而是军委纵队,后果难以想象。

红一、红三军团

湘江之战,最先过江的是红一军团,最忙的也是红一军团,几乎跑遍了整个战场。

红一军团红一师原本的任务是抢占全州,但在过潇水的时候,部队被刘伯承留住了。刘伯承于长征出发前被博古降了职,在负责殿后的红五军团任参谋长,此时,围追的国民党军周浑元部突然开始猛烈进攻,刘伯承预感到了正在渡潇水的军委纵队可能将面临危险。

红一师师长李聚奎接通了附近的红三军团电话,彭德怀也认为“刘伯承的意见对头”,让李聚奎执行,并表示他会负责向林彪解释。同时,彭德怀还把三军团的红六师也留了下来。(红六师因此而成为了殿后的部队,后来有两个团被敌军切断而全部损失。)

李聚奎坚决执行了命令,他亲自率领一团和三团在潇水建立阵地,并让二团去追赶红一军团主力。

红一军团的目标是抢占全州,因为红一师到不了,所以只能换成了红二师。

全州界首,是红军渡江计划的北、南两个要地,中间的30公里为渡江地带。但意外又发生了,负责抢占界首的红三军团没有及时到位,而桂军已开始向界首移动。

图片

红一军团不得不再次分兵,林彪派出了最能“跑”的红四团赶赴界首,而五团、六团继续前往全州。

红四团与桂军几乎同时抵达界首,交火后桂军被打跑。于是红四团马上开始构筑阻击阵地,这个时候,红三军团的先头部队也赶到了。

红四团刚换防下来,二师师长陈光的命令就到了,原来,全州已经被湘军抢先占领。林彪火速研究了地形,在距离全州16公里处的脚山铺一带构筑了防线。

接到命令后,红四团马不停蹄地向全州跑去…

这就是红一军团在湘江战役中的忙碌场景:一团、三团在防守潇水;二团从潇水往全州跑;四团在全州和界首之间来回跑;五团、六团在脚山铺筑防。

脚山铺一线的地形并不是非常理想,在这里建立防线,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红一军团在这里坚守到了军委纵队过江,战斗之惨烈可想而知。连身经百战的红四团团长耿飚,也因为战场上的血腥味太浓而呕吐不止。

图片

红三军团的情况更为凶险,因为他们要阻击的是打仗既狡猾又凶狠的桂军。而且红三军团的阻击点有两个,一个是湘江边的界首,另一个是界首以东的新圩

从地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失界首,红军会被半渡而击,失新圩,整个部队就被拦腰截断了。

守界首的是彭德怀亲率的红四师。守新圩的是红五师,师长李天佑,广西人,而五师的班底也来自于广西的百色起义

红三军团守得有多艰难,从阵亡名单就能体会出来了:五师参谋长胡震中、十四团团长黄冕昌、十团团长沈述清、火线接任十团团长的四师参谋长杜中美…

四师师长张宗逊是被彭德怀从前线硬拉回来的,而彭德怀自己,若不是黄克诚的竭力劝阻,也早就上前线了。

图片

这就是湘江之战的“壮烈”所在,红军战士用生命换时间,掩护军委和中央胜利渡过了湘江。

最后需要提的一点是,红军虽然在湘江之战中损失过半,两支主力部队的阻击战也打得很艰苦,但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除红六师)保住了全建制,基本队伍依然在。

这是红军在之后的长征中仍能保持战斗力的基础。

结语

图片
回到最初的问题,湘江之战的损失,是因为路线走错了吗?

细看《中国共产党历史》,里面并没有这样的定论。因为历史无法验证假设。

湘江之战损失很大,但无法验证毛主席建议北上就一定能成功。同样,后来黎平转兵使红军走出了困境,但也无法验证李德坚持和红二、六军团会师就一定错。

从红军一路西行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红军的意图日渐公开,而国民党军的准备也越来越充分,红军面临的风险自然越来越大,错的,是对这种风险的盲目轻视。

图片

湘江之战,红军及时建立起了防线,这是“生机”,但过江后如果还坚持原计划,面对的将是湘军主力驻防的碉堡群,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险境。

博古和李德的坚持,不是“智力”问题,而是“格局”不够。他们所期待的,是一种能和上级领导,也就是共产国际交代得过去的结局,所以坚持要会师,进入根据地,他们不能接受红军成为一支“流浪”的部队。

红八军团的成立,也是源于这种“要做得好看”的心态。

杨尚昆曾这样回忆:
那时也蠢,只想成立新的师,却没有用这些新兵去补充老部队,结果,新成立的师因为缺乏训练和实战经验,战斗力不强,有些在长征开始后的战斗中就溃散了。
当时“三人团”之一的周恩来提出过把新兵编入老部队,但博古和李德没有同意,因为,多出一个军团,看起来更有气势…

能去根据地会师当然最好,毛主席也觉得这很重要,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就是他建的。所以在西进路上,主席提出过回井冈山,后来又提出建立湘中根据地,或者回中央苏区。黎平转兵时主席提出建立川黔边根据地,遵义会议又接受刘伯承、聂荣臻的建议,计划去川西北建根据地。

图片

但主席和博古、李德思维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他觉得有一个件事比根据地更重要,那就是“人”。

如果当根据地的建立与人的存亡产生冲突,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存人”。“留得青山在”的“青山”,不是“地方”,而是“人”。

主席的这种思想,从秋收起义,到解放战争,没有改变过。

这个思想的延伸,就是《流浪地球2》里的那句经典台词:没有人的文明,毫无意义。


图片

从细节看遵义会议

长征中的最精彩一战

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四渡赤水中哪一渡最精彩?

图片

DuHengJi

图片

喜欢就点个赞

和“在看”吧!

    杜衡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