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39年,李世民试探地对尉迟恭问道:“有人告诉我你要谋反,这是真

 西域匠人 2023-02-01 发布于四川
639年,李世民试探地对尉迟恭问道:“有人告诉我你要谋反,这是真的吗?”

尉迟恭听言问话后,愤然回到:“是的,我的确打算谋反!我跟随您征战天下,身经百战,陛下不妨看看我身上的刀箭伤痕,如今天下安定了,就开始怀疑我要谋反了吗?”

尉迟恭的骑术在隋末和唐朝初期都是数一数二的存在,除了个人武力值高得离谱之外,尉迟恭还为李世民立下了汗马功劳,两次挽救李世民的生名,在玄武门一役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尉迟恭有很多优点,但他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容易膨胀,尉迟恭也因为这个习惯没有少惹祸。

不过大部分时候李世民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尉迟恭屡次救了他,而且还立下了汗马功劳,就算他犯了什么错,李世民也不会放在心上。

一次李世民宴请大臣,尉迟恭发现自己的上面坐着一个人。

尉迟恭觉得论贡献,整个大唐没有人比得上他,于是便愤怒地说道:“你有何贡献,为何能在我尉迟敬德之上?”

此时李氏宗亲李道宗站在尉迟恭身旁,好心劝阻尉迟恭不要惹事,但尉迟恭却不领情,反而是一拳打在李道宗身上。

尉迟恭可是武将出身,孔武有力,一拳就打得李道宗鼻青脸肿,眼珠子都快被打瞎了。

台上的李世民看到这一幕,那是气得不行,你说你平时小打小闹就算了,现在在这种公共场合发脾气,甚至连皇亲国戚都敢打,简直是无法无天。

李世民严肃地告诫尉迟恭:

“我从前总觉得刘邦过河拆桥,杀掉有功之臣的方法是错误的。因此等我登基之后,我想要与臣子们和平共处。不过看你的样子,我就明白了刘邦当初也是被逼无奈才会杀了韩信。这次就算了,下次你可要收敛点,否则你会后悔的。”

听完此言,尉迟恭立刻清醒过来,连忙道歉,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从此之后,尉迟恭便开始谨言慎行,沉溺于修炼和炼丹之中。李世民给尉迟恭压力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尉迟恭在唐初的时候,几乎参与了所有大大小小的战斗,功劳很大。

之后,他还参与了玄武门的叛乱,帮助李世民登上了皇位。

所以,在论功行赏上,尉迟恭是整个唐朝最有功劳的人,他也因此被封为吴国侯,右将军。

功成名就的尉迟恭就逐渐变得骄傲自大,甚至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闹不和,对待李世民也是如此。

公元639年,尉迟恭谋反的事情被人举报到了李世民那边,李世民当然不相信这个事情,不过想到尉迟恭曾经对李道宗出手,李世民还是决定试探一下。

李世民把尉迟恭叫了过来,质问:“有人说你在准备造反?”

尉迟恭吓了一跳,心里暗暗叫苦:“我一辈子都是大唐的人,怎么会造反?皇帝这是在挑刺啊。”

尉迟恭虽然是莽夫将军,但也是个聪明人,否则也不可能从一个铁匠混到吴国公这个位置。

尉迟恭并没有按照李世民的计划去解释,反而用了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手段。

尉迟恭回答道:“你说我谋反,这是事实。我跟着皇帝南征北战,与叛军作战,虽然仗着勇敢,侥幸活了下来,但今天却是遍体鳞伤。如今国事已定,你却对我心存疑虑。”

李世民明白了尉迟恭的意思,他看到尉迟恭身上的伤口,心中也是惭愧,哭着说:“你快把衣服穿上,我没有怀疑你,所以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我只是和你开玩笑而已,你怎么就生气了?”

如果是一般人,肯定会当场反驳,但这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尉迟恭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辩解就是遮遮掩掩,不如以攻代守,用满身的伤口来表明自己的忠心。

随后尉迟恭开始玩起了“与皇帝共赴生死,历经千辛万苦,如今遍体鳞伤,皇帝还有没有良心?”的把戏,成功地挑动了李世民的同情,让他得以脱险。

经过这件事,尉迟恭明白,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已经不如从前。在之后的几年里,尉迟恭都是谨慎行事,夹着尾巴做人。

直到643年,尉迟恭向朝廷提出了退休的申请。按照当时的律法,大唐官员的退休年龄是七十岁,而这一年尉迟恭才五十八岁,差得老远。但李世民还是一挥手,同意了。

尉迟恭退休后,除了听小曲,炼丹,还学会弹琴消遣,十六年来,他都没有与任何人接触过。

尉迟恭在658年去世,唐高宗知道后非常伤心,甚至下了一道追谥其为“忠武”的旨意,由此可见其明哲保身的正确性。

参考素材:《唐书》《资治通鉴》
来源于扒拉文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