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言碎语聊中医系列(一):中西医综合视角下深度揭示流感真相(3)

 愿我平凡 2023-02-01 发布于安徽

四、    流感真有那么可怕吗?

流感在西方人眼里是可怕的瘟疫,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导致西方世界5千万到1亿人的死亡。100年后的2017-2018的冬天,美国各州流感疫情爆发,夺去了数千人的生命。在中国,流感也造成了很大的恐慌和死亡。在微信和网络热议的《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为什么现代医学在流感和感冒面前如此无能为力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因为现代医学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对抗病毒上,用疫苗预防病毒,用药物杀死和抑制病毒,通过公共卫生手段阻断病毒传播,但却恰恰忽略了人的整体正气和免疫力在防病和抗病中的主导作用,更没有像中医一样发展出一套成熟有效的调控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理论和方法。

在中医眼里,流感并不可怕。早在1800年前的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就写下《伤寒杂病论》,对伤寒(类似现代的流感和感冒)等各种外感病与内伤杂病做了系统的辩证论治,以其成熟的理法方药体系和神奇可靠的疗效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因而成为近两千年来中医人毕生研习的临床经典,张仲景也因此而被尊为医圣。懂得《伤寒杂病论》的人都知道,中医就是通过判断人体内外平衡的偏失和人体正气(免疫力)能量的状态以及身体排病和自愈的趋势,使用“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等方法因势利导,或扶正、或祛邪,或扶正祛邪同时进行,以达到恢复人体平衡和健康的目的。在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瘟疫时有发生,但很少发生像欧洲的黑死病和西班牙流感那样导致大量人口死亡的事件。毫无疑问,中医对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生息居功至伟。这也说明,中医以调节人体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增强人体正气为着眼点的治疗思路优于直接针对病原体用药的治疗思路。中医如何治疗流感和感冒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简单说就是“辨证论证”、“整体调控”和“因势利导”。感兴趣的朋友去研读《伤寒杂病论》和其它中医经典吧。

五、    现代医学对流感和感冒的无能为力和误治

前面提到,现代医学没有针对感冒病毒的特效药。幸运的是,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一般会在7-10天左右自愈(如果没有并发症的话)。所以,美国医生对感冒病人一般不做治疗,只建议多休息多喝水,等待自愈。这是明智的做法,因为在无药可治的情况下,让身体自我恢复总比错误治疗伤害身体要好。我的经验是,如果能正确运用中医治疗,则可以大大缩短感冒病程,减少病人痛苦。一般在1天左右即可大大缓解症状甚至治愈,最多不过三天。

对于流感,我先讲一下我大学时期一次患流感的经历。上大学时,我一天下午感到头痛、发热、浑身乏力,(流感初起),却有事儿勉强骑车外出,回来路上又淋了大雨,病情异常严重。恶寒,身痛,颤栗,无汗,高烧39.6度。到了校医院后,医生当即给挂上吊瓶输液,一瓶500毫升抗生素,一瓶500毫升抗病毒药(忘了名字)。两瓶打完要花半天时间,这样连续打了三天吊瓶,我仍然高烧不退,在病床上度日如年,而且我感到腰痛如折,一次如厕的时候竟然晕厥。医生把一块块冰袋放在我的头上,很无奈的看着我说“这样还不退烧,我们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了”。当时,我幡然觉悟,既然你们也没有办法,我何必还在这里受罪,要烧则烧,随它去吧,索性拔掉输液管,在朋友的搀扶下回到宿舍。刚好,我的一位师兄递给我一盒同仁堂的感冒软胶囊,说“试试它,很管用的”。在我服下4粒感冒软胶囊后半个小时,奇迹发生了。我浑身微微地出了一层汗,体温很快下降到正常,以后再也没有发烧,重感冒就这样好了。以前不知道其中原因,在学了《伤寒杂病论》后才恍然大悟。“恶寒,无汗,发热,身疼痛”是《伤寒杂病论》中典型的太阳伤寒证,需用麻黄汤发汗。感冒软胶囊即是麻黄汤和九味羌活丸的合方。用现代语言来解释这个病理机制则是这样的:当人体体表受寒的时候,体表汗孔闭塞,导致身体与外界环境通过皮肤进行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受到阻碍。人体因此出现发烧的症状。发烧,既是体内热量无法从皮肤毛孔散发出体外的一个被动的结果,也是人体免疫系统应激亢奋,开始调动能量,试图通过发汗来打通毛孔,恢复人体与外界正常交流之平衡的一个主动过程。呈现出来的病症就是所谓“正邪相争”僵持不下的状态。这个时候,需要以麻黄汤为代表的“解表”的方剂,帮助人体打开皮肤毛孔,释放热量,恢复内外平衡。可以想象,当机体免疫机能与病邪僵持不下的时候,好的中医只要用药顺势轻轻一推,助机体一臂之力,就可战胜病邪,起到“汗出-热退-身静”药到病除的效果。再比如,流感高烧不退,用刮痧的方法强行开放外周微循环,也可起到快速退热的效果。再回头看,现代医学的某些治疗措施和导致的后果分明是《伤寒杂病论》里写得清清楚楚,反反复复强调的治疗禁忌和不遵守这些治疗原则而导致的变证和坏病。针对这样的伤寒表征,中医的原则是用辛味和温性的药物来帮助人体正气能量发汗解表。打个比方,当一个国家边境受到侵略,需要调集部队去边境作战,这时候需要全国上下一心,支援前线,共同抗敌。可静脉注射进入人体循环的大量药水首先在物理温度上远远低于体温,是寒凉的,这使人体很快丧失大量热量;更重要的是大量的水和抗生素等药物大大加重肝肾代谢的负担和心脏运输血液的负担,而且抗生素和抗病毒药对肝、肾和心脏有毒副作用已是公认的事实。相当于,前方边境战事吃紧,需要能量,可后方却出现大规模的能量消耗和运输堵塞。可想而知,这会导致人体不能有效对抗病邪,结果常常是表面上烧退了,但心肝肾等内脏受到伤害。我当时因为年轻,身体好,能量足,三天静脉注射之后,身体正气还在奋力抗争,表现为高烧不退,但腰痛欲折,就是肾脏受伤的表现,如果再多打几天点滴,后果难以想象。其实,我在那次感冒退烧之后,身体十分虚弱,花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才恢复体力,足见那次错误治疗消耗了我体内大量的正气能量。看报道,很多人就是感冒或流感发烧去医院打了几天甚至一个礼拜的点滴后出现严重的肾炎、肾衰、肝功能受损、心衰等重病的。所以,如果是《伤寒论》中太阳或少阴伤寒或中风之类的感冒,一定要慎用或禁用抗生素和静脉输液。在中医眼中的治疗禁忌,却在现代医院里每日不停地上演着。很多人都在懵懵懂懂受到伤害。幸好,近年来医学界也认识到治疗感冒和流感滥用抗生素和静脉注射所导致的种种弊端和医疗伤害,出台了严格限制使用抗生素和静脉注射的政策。希望从此以后,更多的人能避免这种错误的医源性伤害。

有人会质疑,这是20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医学进步了,抗流感药应该更好吧?我也希望是这样的。但前面提到,目前主要的几个抗流感病毒药疗效并不确切。其实,前年《流感中的北京中年》文章中的那位老者的遭遇与我上面的经历非常相似。说明20多年来西医治流感这一类外感病的思路没有明显的改变和进步,只是淘汰了几个旧药,换了几个疗效不确切的新药而已。不然,每次流感季节来临,为何欧美国家仍然如临大敌,动辄数千人损命?网上有两篇评论非常精彩,一看就出自真正的中医之手,一篇是三七生的《详解〈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另一篇是马北鱼的《流感下的吾国与吾民,什么让我们错的如此刻骨铭心?》,请大家参考。

中医把人当作有机整体,有着更贴近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完备的理、法、方、药体系,以及神奇的疗效。之所以疗效神奇,是因为中医懂得如何利用和提升人体神奇的正气能量来对付病原体,与人体正气并肩作战,而不是靠药物单打独斗,甚至反杀人体正气。

需要说明的是,中医是辩证论治,是个体化的医学,原则上是方证相应,一人一方,因此不能人人得了感冒就套用感冒软胶囊(我绝对没有给它做广告的意图)。这也是中医难学难懂的地方,以后有机会专文详细阐述所谓“病、症和证”的区别以及“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理。还需要说明的是,中西医各有所长,本文乃一家之言,仅供参考,请读者自作鉴别,自作选择。

六、    本文要点总结:

  1. 感冒/流感不是和受寒没有关系,而是关系重大!受寒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给病毒以可乘之机。感冒和流感季节一定要防寒保暖。

  2. 不仅是寒冷,任何外界环境因素(风寒暑湿燥火)和内部因素(七情六欲)都可通过破坏人体内环境的平衡与稳定,从而抑制或降低人体正气抵抗力,最终导致病原体趁机作乱而致病。引申开来,人在任何季节都要调整身心和饮食起居以使身心和谐,身体顺应自然变化,即中医所谓的“天人合一”。

  3. 有时候,人体出现病原体的“感染”是身体内环境失衡的结果,而不是疾病的原因。现代医学在诊断和治疗上有时候会以果为因,导致误治,对人体造成伤害。

  4. 现代医学直接针对病原体开发疫苗和药物进行预防和治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有缺陷。这些缺陷主要表现在:A.科研上需要针对每个病原体研发疫苗和药物,费时费力费財,高成本导致医药费用高;B.治疗只能局限于已知病原体,而新的病原体导致的传染病防不胜防,现代医学基本束手无策(比如,非典时期的萨斯病毒);C.病原体会产生抗药性,药物使用寿命短;C.直接针对病原体的化学合成药物,常有伤害人体正气和免疫力等毒副作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甚至得不偿失。正是由于上述缺陷,现代医学至今对感冒无能为力,对流感力不从心,病人常常受到抗病毒药物毒副作用的伤害,或因误治导致伤残甚至死亡。现代医学应该从传统中医中汲取精华。

  5. 中医着眼于调节身体内环境,维持或恢复系统平衡,从而增强人体正气和免疫力以达到治病目的,效果显著,同时不存在现代医学的上述缺陷。

  6. 几千年来,中华先祖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与传染病和瘟疫做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卓越的疗效。当代中国需要大力提倡以《伤寒杂病论》和《温病条辨》等为代表的中医临床经典,使更多的人掌握中医的理法方药,大幅提高疗效,保障人民健康。

  7. 中西医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Reference:

1.    http://www.sohu.com/a/217641998_267160

2.    http://www./chq/Pages/how-long-do-bacteria-and-viruses-live-outside-the-body.aspx

3.    Lowen, A. C., Mubareka, S., Steel, J. & Palese, P. Influenza virus transmission is dependent on relative humidity and temperature. PLoS Pathog 3, 1470–1476 (2007).

4.    Polozov, I. V., Bezrukov, L., Gawrisch, K. & Zimmerberg, J. Progressive ordering with decreasing temperature of the phospholipids of influenza virus. Nature Chemical Biology 4, 248–255 (2008).

5.    Foxman, E. F. et al. Temperature-dependent innate defense against the common cold virus limits viral replication at warm temperature in mouse airway cell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2, 827–832 (2015).

6.    Foxman, E. F., Storer, J. A., Vanaja, K., Levchenko, A. & Iwasaki, A. Two interferon-independent double-stranded RNA-induced host defense strategies suppress the common cold virus at warm temperatur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3, 8496–8501 (2016).

7.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in relapsing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 5, 403–420 (2012).

8.    https://news./2016/07/12/these-days-fecal-transplantation-is-no-joke/

9.    Bojanova, D. P. & Bordenstein, S. R. Fecal Transplants: What Is Being Transferred? PLoS Biol 14, e1002503 (20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