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台儿庄老火车站遗址

 江月之声 2023-02-01 发布于河南

清风朗月  不期而遇

关注江月之声

阅读原创文章

台儿庄老火车站遗址

台儿庄老火车站遗址,坐落在山东省枣庄市的台儿庄区,它曾是1938年台儿庄大战的主战场之一。

【台儿庄古运河和老火车站】

清晨,漫步大运河畔,但见烟波浩淼,涟漪如锦。水流呈东西向,迤逦穿古城而过。河道弯曲处,依稀有薄冰漂浮。沿岸有冬青,一团团,一簇簇,蓊蓊郁郁,给严冬增添了点亮色。

台儿庄老火车站遗址,现在又称李宗仁史料馆,就位于台儿庄“活着的运河”岸边。

因为来得早,铁栅栏门还上着锁,只好在外面张望。

眼前是一座老式的火车站楼房,哥特式建筑,三层,青灰色。顶部有挂钟,正门有四根立柱,很有年代感。上边醒目处有繁体字“台儿庄”字样,一楼正中,门楣上挂有 “李宗仁史料馆” 的黑底金字匾额。

【台儿庄老火车站遗址】

一位遛弯的老人从门前路过,热情地跟我们打招呼。

“外地来的吧?起这么早?”

“嗯。您好啊,老人家!一直想看看这个老火车站遗址,当年台儿庄大捷后李宗仁还在这里的站牌下留了影,这个站牌现在还有吗?”

“台儿庄一战,惨烈呀!这里的建筑几乎全部夷为平地。火车站因为损毁的厉害,战后就拆除了。不过呢,地基还保存的相当完好。你现在看到的这座楼房,是在95年照着老火车站的原貌,在原地基上复建的。”

“那李宗仁史料馆是同时建成的吗?”

“不是。史料馆要晚些,99年建的。说起这史料馆哪,得感谢咱台儿庄的能人。”

“有故事?”

“当时为了收集李宗仁和台儿庄大战的历史资料,咱台儿庄派人去北京找到李宗仁的三夫人胡友松做工作。胡友松这辈子过得不容易啊,咱去的人说来说去,把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有一句话,一下子把她给感动得掉了泪:从此以后,你就把山东台儿庄当成你的娘家吧!——现在咱看到的史料馆的展品,基本上都是她捐献的。”

说话间,大铁门开了。于是匆匆与老伯道别,进院内去参观。

老火车站遗址包括三部分:楼内的李宗仁史料馆,楼后的老火车及站牌,一旁的胡友松旧居。

【李宗仁史料馆部分展品】

先到史料馆去看看。馆内有多个展厅,包含有照片200余幅、文字资料1000余份、遗物和文物60余件。他的家世、婚姻、军旅生活、政治主张、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等各个方面,在这里都能找到印证。尤其是台儿庄大捷、担任民国副总统及代总统,以及从海外归国后的相关内容,最为充分详细。

从其祖父、父亲、母亲的照片展板看起,一直到1969年1月李宗仁先生离世时的日历表记录为止,李宗仁先生的生命历程,就这样跌宕起伏地从起点走到了终点。展柜里的物品种类繁多,战场上用过的公文包、地图、望远镜,生活中与夫人日常起居所用的小物件、衣物、饰品,还有迎来送往的一些礼品,都在证明着: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在纷繁复杂的人间舞台上走过。

其中,傅作义先生赠送的一对火狐标本尤为华美珍贵,这也算是一件镇馆之宝了。那是在1965年,李宗仁先生携夫人郭德洁(李宗仁的第二位夫人,1966年3月去世)从海外归国后,傅作义先生设家宴招待时赠送的,取“狐死首丘”之意,以此喻李宗仁先生叶落归根的家国情怀。

边走边看,忽然有些感慨。与其说这是李宗仁先生的个人史料馆,不如说这是一个特殊时代一个人与一场战争交错在一起的印迹。在这场大战中,还有成千上万的将士,为了抵制外族侵略,英勇战斗,血染沙场,他们,没有遗物陈列,有的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李宗仁清楚地知道,台儿庄的荣光,绝不是他一人的功勋。史料馆资料显示:1969年,他临终前曾留下遗言:“我死后,把我的骨灰撒在台儿庄,永远同我的将士们在一起。”——不过,也许有其他原因,最终他的这个愿望并未实现,他被埋葬在了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

台儿庄

38年4月8日


出史料馆,后面是老火车及站牌区域。这里铺设有50多米长的一段火车铁轨,铁轨上还陈列着一台1920年左右服役的老火车头,它是从山东枣庄铁路局运输处运来的。车头前方有一大块空地,应该是原来的站台旧址,上面还竖立着 “台儿庄”字样的站牌。

1938年,这里是中国军队运输后勤物资的主要装卸站,蒋介石也曾到此观察战事。3月中旬,台儿庄大战爆发,担任国民党政府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指挥英勇的中国守军与入侵的日军作战。台儿庄火车站,变成了一片火海。飞机在呼啸,炸弹在爆响,子弹如雨,血肉横飞,激烈的战斗把古运河水染成了一片血红。虽然攻守几易,但最终中国守军还是赢得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4月8日,李宗仁在这里的站牌下留影,展现了中国军人面对外辱绝不屈服的铮铮硬骨。因此,这一天,也成为台儿庄大战的纪念日。

【胡友松晚年居所】

史料馆的一侧,还有一座别墅,这是原李宗仁史料馆名誉馆长胡友松曾经居住的地方。

胡友松,据说是一代影后胡蝶的女儿,身世坎坷,饱经磨难。1966年7月,27岁的她与76岁的李宗仁结婚,1969年1月李宗仁离世。随后胡友松被隔离审查、下放劳动,不久又落实政策,安排工作。后来她改名为“王曦”,2008年离世。在回忆录中,她这样写道: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只有一声叹息。

物转星移,如今,这座别墅已经成了史料馆的客服服务中心,此时,一位辛勤的保洁员正一手提水桶一手拿拖把,从门内走了出来。

2023年1月31日 

【文中图片均为作者拍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