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金匮》的诊脉部位及运用原则

 无处可逃kh3pps 2023-02-01 发布于吉林

注:本文已于1980年4月发表于江西中医药

谈谈《金匮》的诊脉部位及运用原则

江西中医学院 伍炳彩

《金匮要略》全书22篇,除《奔豚气脉证治第八》没有涉及到脉象外,其余21篇均有脉象的记载。全书398节条文(据湖北中医学院主编《金匮要略释义》统计),其中涉及脉象的竟有145条之多。脉学的广泛运用于临床,则以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为最早,其中尤以后者对脉学的论述更为详细,对后世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仅就《金匮要略》的诊脉部位及运用的一般原则,作初步的探讨。

目前,我们临床上诊脉习用寸口,但《金匮要略》的诊脉部位与现在有所不同,它使用的诊脉部位有以下四种:1、寸口三部法;2、趺阳诊法:3、少阴诊法;4、少阳诊法。诊脉部位有以上四种之多,它们运用的具体原则是什么呢?要明确这个问题,必须了解脉学的演变。中医脉学在战国时代(公元前五世纪),即已在临床上广泛运用,当时的著名医学家秦越人(即扁鹊)便是以切脉著名的。史记:“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后世根据这一记载,公认扁鹊为脉学之祖,并将讨论脉学为主的难经伪托为扁鹊所著。根据内经三部九候论可见古代医家切脉所采取的部位颇为广泛,此即所谓遍诊法。至难经出后,切脉才改以寸口(桡动脉)为主,难经并将古代广泛的三部九候法,完全分配于寸口。又史记仑公传记仑公的脉位有“弦出寸口”、“脉气口至小紧”等,仑公名淳于意,乃秦汉时人,所以我们大致可以肯定,由遍诊法演变为独取寸口法是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的,后汉张仲景于其所著的伤寒论自序中云:“观今之医……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所谓管窥而已……”《伤寒论》为三世纪著作,它所指的遍诊法为人迎(颈动脉)、寸口(桡动脉)、趺阳(足背动脉),三部虽与内经有所不同,但观其对当时医生的批评,正反映了遍诊法已演变为独取寸口了。说明后汉时期,独取寸口法已非常盛行,而遍诊法尚未全废,故《金匮要略》中切脉部位有四种之多。

切脉部位有四种之多,其运用的原则是什么呢?综观全书,结合《伤寒论》,其大致规律是

1、诊全身性疾患用独取寸口的方法。如中风历节篇云:“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即是其例。这一节经文前段阐明中风与痹症的鉴别;后段“脉微而数”说明中风症的病机,因正气虚弱,外邪乘虚侵入,是虚邪挟风之候。中风属全身性病变,而“脉微而数”指的是寸口脉,说明仲景诊全身性疾患是用独取寸口的方法。又如痉湿暍篇云:“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这一节“脉沉细”当指寸口脉而言,和后面的“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结合起来,可知是湿邪痹阻之候。痹亦属全身性病变,用的亦是独取寸口法,由此不难看出:张仲景诊全身性疾病常用诊寸口的方法,这一点在《伤寒论》中也可得到证明。如《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又云:“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这里的“伤寒”和“中风”都属全身性病变,而“脉浮缓”和“脉阴阳俱紧”均指寸口脉而言,所以仲景诊全身性病变用独取寸口法就不言而喻了。

值得指出的是,独取寸口三部法,即《难经》独取寸口的方法,也是现代临床上最常用的切脉部位,与《内经》三部九侯论所说的不同,而与脉要精微论则是相一致的。在学习时应该注意的是,寸口三部法在《金匮要略》中,通常单用“脉”字或“寸口”代表。如《血痹虚劳》篇:“脉大为劳”;“脉微弱细微者,喜盗汗也。”《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寸口脉数,其人咳……”,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等皆是其例。以上所举的“脉”和“寸口”都是概指寸、关、尺三部而言的。亦有“寸口”与“关上”,“寸口”与“尺中”,甚至寸关尺三部同时并举的。如《血痹虚劳篇》云:“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以及《腹满寒疝宿食病篇》:“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等。此处所指的寸口,则仅是指关前的寸脉,与举寸口以概括三部者有所不同。

2、病涉脾胃,常用趺阳诊法。腹满是以腹部胀满为主,它是某些疾病过程中的一个症状。根据“阳道实、阴道虚”的理论,可将腹满概括为两类,即属于实证的,多责之于胃,属于虚证的,多责之于脾。《腹满寒疝宿食病篇》云:“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腹满属于脾胃病变,仲景用的是趺阳诊法。又如《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篇》云“跌阳脉浮而涩,浮则为虚,涩则伤脾,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从这里可以看出,仲景诊脾胃病变常用趺阳诊法。

趺阳脉位置较表浅,故水肿病于寸口脉很沉的情况下,亦多兼诊跌阳,这一点在水气病篇中可以得到证明,如水气篇云:“跌阳脉当伏,今反数,本自有热,消谷,小便数,今反不利,此欲作水”。此虽说明水肿的病机与水热互结有关,然也可反证,趺阳脉在水气病中是有兼诊的必要,故该篇曾多次提及跌阳脉,其理由即在于此。

3、有关妇人病变兼诊少阴脉:如《水气病篇》云:“……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女子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又如《妇人杂病篇》云:“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前条是说少阳脉卑(卑指按之沉而无力)、少阴脉细,在男子则小便不利,在女子则经水不通,因女子月经与冲脉有关,而冲脉又与肾相联系。《灵枢·动腧篇》说:“冲脉者,十二经之海也,与少阴之大络,起于肾下。”阳气不足,血寒而凝,故在妇女则经闭。月经的来源是血,经闭后发生水肿病,显然与血有关,故称血分。后节是论述下焦湿热而阴中生疮的脉证和治法。少阴为肾脉,阴中为肾窍。脉滑数主有湿热,湿热聚于前阴,郁积腐蚀,致腐烂成疮。由此不难看出,仲景诊妇女病,有时兼诊少阴脉。

关于少阴脉的诊脉部位,古代医家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谓诊在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处,亦有谓诊在神门穴者。目前临床上少阴诊法用得较少,一般诊肾气的强弱,多以寸口脉的尺脉变化以候之,这一点在《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也可得到证明,该篇云:“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这里的“浮者在后”,就是指尺脉浮,“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就是肾亏而产生的病变。这是必须说明的。

  • 对某些复杂的病象,兼诊两处以上的脉象。如水肿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脏的关系很密切,与三焦的功能失常也密不可分,所以《金匮》在阐述水肿的形成时,用了寸口、趺阳、少阴、少阳四种诊脉部位合诊的方法来说明这一复杂的机制。水气篇云:“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女子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寸口脉迟主寒,沉主水。沉而迟的脉象,是阳气被寒水所阻,肺气不宣,以致治节失常而产生水肿。趺阳脉是胃脉,因脾与胃相表里,胃主纳谷,脾主运化,今趺阳脉伏而不起,说明脾胃虚弱。脾胃气衰则水谷不化,大便如鹜溏状,精微不能运化,水湿浸于肌肤而产生水肿。少阳脉主候三焦之气,如《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少阳脉沉而弱,表示三焦的决渎功能失常,少阴脉主候肾,少阴脉细,主血少肾虚。从这里可以看出,仲景为了说明水气的复杂机制是用了多种诊脉部位加以说明的。又如黄疸有酒疸、谷疸、女劳疸之分,为说明这一问题,黄疸篇云:“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这里就用了趺阳和寸口脉的变化,说明谷疸的形成机制,另外,也指出了谷疸与女劳疸的不同脉象。由此可以说明,仲景对于某些较为复杂的病象,是兼诊两处以上脉象的。

5、上下阻隔的病分寸关尺以候之:如五脏风塞积聚篇云:“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伤寒论》云“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藏结?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口藏结,……”从这里不难看出,张仲景涉及到上下阻隔的疾病,是分寸关尺三部以候之的。

通过以上的讨论,不难看出仲景诊脉运用寸口、跌阳、少阳、少阴部位。关于少阳脉的位置,注家意见颇不一致,有谓在足外踝阳跷脉之前,有谓指和髎部位之脉。一般目前临床上多指绕耳前后之少阳经脉。

仲景的诊脉部位,直到今天仍不能全废。《三年来的中医药实验研究·脉学综述》指出:“中医师日常使用的切脉法,虽然绝大多数是独取寸口,但有时还结合遍诊法,如利用额动脉以诊发热的情况;利用人迎看期门的搏动情况;病危的患者寸口脉微细欲绝,或细弦而劲,生机索然,在此时往往兼诊趺阳是否存在以判吉凶。某些痿痹患者能否恢复,或有否恢复,亦可利用趺阳决定。”可见遍诊法仍有存在的价值,这是在临床上应予重视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