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何为诚意?诚啥呢?怎么诚?

 ahappyday 2023-02-01 发布于上海

至一习惯

刻意练习养良习,躬证习惯塑造人!诚愿同您一起,在良习中进化!

很多很多人,活到行将就木的时候,才发觉自己这一生,活得浮皮潦草,活得缺乏诚意,对人对己对社会,都不真诚。

为啥早没有发觉?因为缺乏觉知!

绝大多数人,一生未曾觉醒,始终缺乏觉知,活得浑浑噩噩恍恍惚惚,活得茫茫荡荡朝三暮四,天天嘴上说诚意满满,心里没当几分真,具体视利欲而定。

唯有全然觉知的人,才真正了然自己一生要追求什么,才敢于大舍弃,才勇于长追求,才能忠诚,才能精诚,才能至诚。

一、诚是中国古典哲学方法论的核心

咱们的古典文化,就方法论而言,其核心就一个字:诚!

《大学》用一个字概括,是诚,毋自欺也。

《中庸》用一个字概括,还是诚,不诚无物。

整个《论语》《孟子》,说了好多维度的道理,但给出的方法,只有一个,还是诚,至诚如神。

《道德经》说,道是规律,德是人对规律的遵循与运用。具体怎么遵循与运用呢?还是诚,诚全而归之。

宋明理学的核心方法论,还是一个字:诚。朱熹老前辈可能觉得一个诚字稍显单薄,就多加了一个敬字。为此没少遭后人诟病,认为纯属多余,诚了自然会敬,必然会敬。

王阳明的《传习录》,以及整个心学的底蕴,说透了也就是一个诚字。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一个诚字贯得透透的。

曾国藩的功夫,说到底,还是一个诚。一生唯诚,处处尚诚,以诚胜伪,以拙胜巧,撑起两根穷骨头,养活一团春意思,全靠诚。

几千年的文明,为什么独崇尚一个诚字?

因为,诚的力量,实在实在实在是太大了,太妙了。

因为至诚如神,至诚通神呀!因为不诚无物,唯诚造物呀!因为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呀!

因为诚则明,诚则智,诚则勇,诚则勤,诚则坚,诚则韧。

因为唯天下之至诚,能立天下之大本。

后来,西方的诸多理论,如心电感应,吸引力法则,Bing--Doing--Having法则,皮格马利翁效应,能量交互,至诚神佑,连接潜意识等等,说穿了,都是一个字:诚!

二、诚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到底是要诚啥呢?

那么,诚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诚,说白了就是全心全意、虔诚无欺的按照本心意愿去生活。

本心便是真心,便是良知,便是道德、智慧与灵明的自觉。

本心意愿,便是士心所往,便是志。古代读书人为士,现如今男士女士都是士,士心所往便是我心所往,我心所往,便是我志。

士心所往何处?道!志于道!

道,是宇宙规律,是宇宙意志

志于道,就是认知规律,顺应规律,运用规律,创造人生。

道,既是前进的道路,又是前进中所秉持的规律,更是彰显生命价值的真理。

志,既是旗帜,又是统帅,既是动力源,又是方向标。

志于道,就是紧跟生命的帅旗,沿着真理的康庄大道,孜孜不倦步步为营的前行,做长期主义者,做极简主义者,做现实乐观主义者,把时间当朋友,在必然的规律中收获。

诚就是诚意,诚意就是诚一,诚一就是诚本心,诚本心就是诚志,诚志就是诚道,就是全心全意虔诚无欺的遵循与运用道,去创造人生,去修身齐家创大业,活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一言以蔽之,诚,就是诚志!不立志,便无志可诚。

这下明白了吧,无道之人,无志之人,如何能诚?以欲望当志向,满心皆是欲望的人,如何能诚?能诚才见鬼呢!

编辑于 2021-12-22 11:2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