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心学浅析(二)——立志、立诚、敬畏

 木桩指路 2017-01-26

文/离开

王阳明心学的发展与特色

王阳明心学浅析(二)——立志、立诚、敬畏

王阳明高徒钱绪山指出:王阳明一生学问历经三个变化时期:

1、少时,驰骋于辞章;

2、后又沉迷于道教和佛教;

3、龙场历尽艰难之后,豁然有得于圣贤之志。

其教学探索也历经三个变化时期:

1、龙场悟道后,在贵阳提出知行合一;

2、自安徽滁阳回来后,教授弟子“静坐说”;

3、自江西回来后,晚年提出“致良知”,直指本性,令学者言下有悟。

我们就从王阳明的“学三变”和“教三变”来分析探索王阳明的心学特色。

王阳明心学浅析(二)——立志、立诚、敬畏

(一)立志

“少时立志,驰骋于辞章”。12岁时,王阳明就确定了读书做圣人的远大志向,虽然是启蒙性立志,却小小年纪就明确了人生方向与目的,也产生了奋斗的动力。为了当圣人,他15岁就去考察边关,练习骑马射箭,饱读朱程儒学经书,在整个少年时期,这个立志是必须的,其所学所练也是需要的,正是少时立志,日后形成了王阳明立志为根本之学的心学特色,把立志与孔子的立诚、意诚放在同等地位,王阳明的立志内涵是包含天理之志,非私欲之志矣。在大乘佛法里,立志就是发心,发大菩提心,是大乘菩萨道的初发心与原动力。

王阳明说:立志之功,如种树然,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怕没有枝叶花实……夫学,莫先立于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

于友朋中,每以立志为说。亦知往往有厌其烦者,然卒不能舍是而别有所先。诚以学不立志,如植木无根。生意(生命力)将无从发端(起)矣。自古及今,有志而无成者则有之,未有无志而能有成者也。

王阳明认为立志必须存远大理想之天理天志,非个人私欲私志。

《传习录》曰: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则自然心中凝聚,犹道家所谓结圣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驯至于美大圣神,亦只从此一念存养扩充去耳。美大圣神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下》,意为提升人格,升华生命。浩子问:以何谓善,谓信?孟子曰:可欲(对道德的喜爱)之谓善,有诸己(自己对道德的追求)之谓信,充实(把道德表现在自己身上)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把道德充实扩大)谓大,大而化之(天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

可见,王阳明的立志说与佛法的发菩提心一脉相承。

王阳明心学浅析(二)——立志、立诚、敬畏

(二)立诚

立志、立诚在王阳明心学中皆为致良知的根本之学,“诚”是孔子心学的重要内容,“诚”贯穿于《大学》与《中庸》,成为圣学之根本。

《大学》里强调:意诚才能心正身修、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庸》曰: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故至诚如神。至诚无息,不息则久。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孟子》中也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我的安祥禅导师耕云先生特别强调学法的“诚、敬、信”,把“诚”放在首位。耕云先生又把“诚”演绎诠释为:全生命、全感情、全理智的投入,形成一个焦点,就能迸发出生命的火花,如大发明家爱迪生,终日思考发明而忘记自己的名字。瓦特专心研究蒸汽机,竟把怀表当鸡蛋煮而不知……这些科学家对事业的忘我追求就是“诚”。耕云先生的这个“诚”的比喻,相当贴切易解。修行人如果有瓦特、爱迪生这些大科学家的至心之诚,何愁不成佛作圣去。

王阳明继承了孔孟“诚”的思想,并把“诚”贯穿于其整个心学。

《寄正宪男手墨二卷》王阳明答正宪:吾平日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仁,人心也。良知之诚爱恻怛处,便是仁;无诚爱恻怛,亦无良知可致。

王阳明把“诚”的内涵上升到了真诚、仁爱、恻隐同情,与佛法的慈悲不二,而诚、爱、慈悲,正是生命升华的原动力。

王阳明认为,要去私欲、存天理,要实现省察克治,必须先立诚,唯有立诚才是根本工夫。

王阳明认为《大学》的主旨是诚意,诚意才能格物,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诚意是贯穿《大学》与《中庸》的本体功夫,唯有意诚才能恢复心之本体。

在《传习录》中他回答徐爱:

此心若无人欲,纯是天理,是个诚于孝亲的心,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个温的道理;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便自要去求个凉的道理,这都是那诚孝的心发出来的条件。却是须有这个诚孝的心,然后有这个条件发出来。譬之树木,这诚孝的心便是根,许多条件便是枝叶。须先有根,然后有枝叶。不先寻枝叶,然后去种根。

《大学》功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功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功夫始有下落,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了……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止至善之则,致知而已矣。

大抵《中庸》功夫只是诚身,诚身之极便是至诚。《修道说》:率性之谓道,诚者也;修道之谓教,诚之者也。故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中庸》为诚之者而作,修道之事也。道也者,性也,不可须臾离也。

王阳明心学浅析(二)——立志、立诚、敬畏

(三)敬畏

《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心存敬畏,是孔子的一个思想特色,敬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感恩。

舒国用问:敬畏之增,不能不为洒落之累。敬畏为有心,如何可以无心?而出于自然,不疑其所行。王阳明答信中说:夫君子之所谓敬畏者,非有所恐惧忧患之谓也,乃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之谓耳。君子之所谓洒落者,非旷荡放逸,纵情肆意之谓也,乃其心体不累于欲,无入而不自得之谓耳。夫心之本体,即天理也。天理之昭明灵觉,所谓良知也……而其昭明灵觉之本体,无所亏蔽,无所牵扰,无所恐惧忧患……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斯乃所谓真洒脱矣。是洒落生于天理之常存,天理常存生于戒慎恐惧之无间……洒落为吾心之体,敬畏为洒落之功……是国用之所谓“敬畏”者,乃《大学》之恐惧忧患,非《中庸》“戒慎恐惧”之谓矣。程子常言:人言无心,只可言无私心,不可言无心。戒慎不睹,恐惧不闻,是心不可无也。有所恐惧,有所忧患,是私心不可有也。尧舜之兢兢业业,文王之小心翼翼,皆敬畏之谓也,皆出乎其心体之自然也。出乎心体,非有所为而为之者,自然之谓也。敬畏之功无间于动静,是所谓:敬以直内,义以方外也。敬义立而天道达,则不疑其所行矣。

《答黄宗贤应原忠》:昨论儒释之异,明道所谓“敬以直内”则有之,“义以方外”则未,毕竟连“敬以直内”亦不是者。

“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出自《周易·系辞》,敬是立身之道,义是处事之道,解释为:以敬心矫正我们内在的思想,以义德来规范我们外在的行为。王阳明用“敬以直内,义以方外”的有无来区别儒家与佛家的修为思想,以避免陷入当时佛教徒追求静寂虚无、偏重于静心的修行思想,避免舍弃和逃避外在的家庭、社会道德仁义的责任义务,而自私求解脱的弊端。因为一个心存敬畏的人,自然会感恩天地、国家、社会、家庭,感恩父母兄友,会坦然面对这种社会人伦关系的存在,而勇敢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义务,去正心复性、尽性至命,去亲民而止于至善。

王阳明心学浅析(二)——立志、立诚、敬畏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关注正心读书会,感恩!

王阳明心学浅析(二)——立志、立诚、敬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