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2.1-4.8 从博弈论的一个逻辑谜题谈起

 象忆图书馆 2023-02-01 发布于湖北

《博弈论与生活》这本书之所以受到樊登老师的选择与推荐,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会用到数学,但是数学是如此重要,一旦用到数学,就显得高大上许多,甚至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重要标志,马克思有这样的论述:

一门科学,只有当它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能达到真正完善的地步。

---马克思

博弈论其实挺强调数学计算的,各种策略带来的不同的获胜概率,往往不是凭直觉一眼看出来。

所以我这里是遵循了博弈论研究的正路,但又是对《博弈论与生活》这本书的写作追求反着来。

我们先看这个逻辑谜题:

这个案例很精彩,说三个逻辑学家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突然生气了。

生气了以后怎么办呢?

决定决斗。

逻辑学家决斗就要有逻辑,所以他们就说,咱们拿枪出来决斗。

决斗的方法是:

枪法最差的人可以先开枪,这个人有1/3的命中概率;

枪法第二差的人有1/2的命中概率,他第二个开枪;

枪法最好的那个人,100%命中的,他最后一个开枪。

这时候如果你是那个枪法最差的,有1/3命中概率的人,你该向谁开枪?

你该先打那个枪法1/2准的,还是打那个最准的?

往下看时先想三分钟,甚至可以拿出纸笔计算一下,小心其中的逻辑陷阱!

------------------------------

其中的逻辑陷阱之一就是预设前提!

你该先打那个枪法1/2准的,还是打那个最准的?

这个问题做了这样的诱导,其实还有第三种选择,就是朝天放枪;

樊登老师解读的时候,给出的答案正是如此:

答案很简单,你只要对空放一枪。

效用最大。

为什么呢?

你想想看,假如你砰打死了那个1/2准的,那你必死无疑了,因为剩下那个人一枪就给你打死了,你的死亡概率一下子变成了100%;

假如你打死那个100%的,剩下那个人能打中50%,那你的死亡概率变成了50%。

不论你打哪一个人,你最低的死亡概率都是50%。

但是如果你对空鸣枪,把这个答案交给这个1/2的人来决定,1/2的人会打谁呢?

1/2的人不管打谁,你的死亡概率都不会比50%更高,

因为他既可能打那个100%的,也可能打你,就算他选择打你也只有50%,何况还可能会选择打他呢。

当我仔细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樊登老师给出的解答,推理是不严谨的。

而且各种选择结果的概率要计算清楚,需要给出更明确的前提,

这就是逻辑陷阱之二,前提不明!

我来说下我的推理,也不一定准确,供参考批评,其核心是对于概率的计算,而如果要让计算简化,我觉得需要增加如下几个前提:

1,确定何谓效用最大

三个决斗的人追求的效用其实有两个:保命与杀人

首先给这两个效用做个排序:

1)增加保命的概率(既然这是最大效用,其实选择决斗是何苦来哉),

2)相同概率下消灭其他人(消灭谁无所谓)

2,决斗中遵守规矩:

1)按照顺序来,要是选择射杀其他决斗者,不能放水

这两个是最重要的前提,所以1/3,1/2,100%的射杀概率不只是能力,也是限制,要就不射,要射就这个水准,不能控制自如。

2)其他人开枪的时候闭眼(这样不会滋生新的仇恨,改变效用排序);

3)每人开枪一次,而不是不死不休(否则就是重复博弈,我没想清楚怎么计算)。

3,决斗者都很聪明,都会进行全盘考虑

1)他们都能避开逻辑陷阱1,都知道朝天放空枪这个选择

2)都擅长计算,能够实现自身的效用最大化。

这时,我们来看第一位决斗者的选择,他当然能像上面樊登老师分析的那样想,但想得不够彻底,透彻。

如果他需要想透彻,需要进行反事实思考,乘坐时光机,想象自己是其他决斗者,对未来的情景进行预测。

我们先设定按开枪顺序,称呼三个人为A,B,C

1,A有三种选择:

1)射杀B

1.1 射杀成功

概率是1/3, 然后C射杀了自己,必死

这个选择与结果下,1/3 概率死亡

1.2 射杀失败

概率是2/3, 然后需要B做出选择,B这时会如何考虑,我们待会分析;

2) 射杀C

2.1 射杀成功

概率是1/3, 然后B射杀了自己,1/2概率死亡;

这个选择与结果下,1/6概率死亡

2.2 射杀失败

概率是2/3, 然后需要B做出选择,B这时会如何考虑,我们待会分析;

3) 放空枪

同样,要交给B做出选择。

2,B有三种选择:

1)射杀A

1.1 射杀成功

概率是1/2, 然后C射杀了自己,必死

这个选择与结果下,1/2 概率B死亡

1.2 射杀失败

概率是1/2, 然后需要C做出选择,C因为看不到之前A,B的选择,对A,B的仇恨差不多,杀谁都可以,所以选择B的概率是1/2

这个选择与结果下,1/4概率B死亡

选择射杀A, B自身死亡概率1/2+1/4=3/4.

2) 射杀C

2.1 射杀成功

概率是1/2, 然后存活,决斗结束;

这个选择与结果下,B自身不死,还杀死了C, 效用最大化.

2.2 射杀失败

概率是1/2, 然后需要C做出选择,C因为看不到之前A,B的选择,对A,B的仇恨差不多,杀谁都可以,所以选择B的概率是1/2

这个选择与结果下,1/4概率B死亡

选择射杀C, B自身死亡概率1/4.

3) 放空枪

需要C做出选择,C因为看不到之前A,B的选择,对A,B的仇恨差不多,杀谁都可以,所以选择B的概率是1/2。

选择放空枪,B自身死亡概率1/2.

C如果活过两轮,轮到他开枪,会随机选择,没啥好想的。

尽管A,B,C按设置的前提,都只能开一次枪,死了更没有思考与选择的机会,但在他们开枪之前,对于上面的情况可以清晰地想明白,刚好前提他们足够聪明。

所以A会想清楚,如果自己放空枪,射杀不成功(不管是对B,还是对C),将选择交给B后,B的优势策略都是射杀C,而不会射杀A。

那么,博弈局面就变成:

4,A有三种选择:

1)射杀B

4.1 射杀成功

概率是1/3, 然后C射杀了自己,必死

这个选择与结果下,1/3 概率A死亡

4.2 射杀失败

概率是2/3, 然后B做出选择,射杀C,1/2概率射杀成功,C死,A,B存活;

1/2概率B射杀C失败,进而C随机选择射杀对象,1/2概率射杀A, 导致A死亡;

这个选择与结果下,2/3X1/2X1/2=1/6 概率A死亡

A选择射杀B, A自身死亡概率1/3+1/6=1/2

2) 射杀C

2.1 射杀成功

概率是1/3, 然后B射杀了自己,1/2概率死亡;

这个选择与结果下,A自身死亡概率是1/3X1/2=1/6概率死亡

2.2 射杀失败

概率是2/3, 然后B做出选择,射杀C,1/2概率射杀成功,C死,A,B存活;

1/2概率B射杀C失败,进而C随机选择射杀对象,1/2概率射杀A, 导致A死亡;

这个选择与结果下,A自身死亡概率是2/3x1/2x1/2=1/6 

A选择射杀C, A自身死亡概率1/6+1/6=1/3

3) 放空枪

然后B做出选择,射杀C,1/2概率射杀成功,C死,A,B存活;

1/2概率B射杀C失败,进而C随机选择射杀对象,1/2概率射杀A, 导致A死亡;

这个选择与结果下,A自身死亡概率是1/2x1/2=1/4 

A选择放空枪, A自身死亡概率为1/4,

 低于射杀C导致的自身死亡概率1/3,

更低于射杀B导致的自身死亡概率1/2.

我看到的是,博弈论的计算基于许多的假设,而实际情况下:

1,我们可能没有这么完整的信息

2,我们也不是静态博弈

3,我们对于效用的认识可能并不一致,清晰,我们也不是一直理智!

因此,我们可能无法从博弈论的策略中为现实提供完美的借鉴!

樊登老师当然没有做如上这么细致的推理,他给出更粗糙的推理后,总结出如下的经验:

通过这个三方对决的模拟,你会发现,

我们在多方博弈的过程当中,往往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人先博弈。

你要能够学会退出来让他人先博弈,你会成为那个受益者,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是这个道理。

---------------

顺着樊登老师总结的经验去想,还能想到不少三十六计中的其他计谋,像:

借刀杀人

隔岸观火

顺手牵羊

李代桃僵

假道伐虢

金蝉脱壳

也容易想到一些历史典故与成语故事,像:

合纵连横

唇亡齿寒

静观其变

当然,还包括一些策略游戏,像:

三国杀

狼人杀

剧本杀

以及一些名人轶事,名言警句:

翁同龢,是晚清政治家、书法家。江苏常熟人,曾担任晚清同治帝、光绪帝的师傅,主持宫廷教育长达40年,为培养同治、光绪两帝付出了巨大辛劳。曾两次担任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还长期担任工部、刑部、户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等重要职务,既管外事,又管内政,无疑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权贵人物。他清正廉洁、律己爱民、公忠体国。

无论是在晚清还是在今天,也无论是对他一生持肯定的人还是有所保留的人,对于他为官清廉这一点还是公认的。

他的座右铭是一副格言对联,为:

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期间,常拿着书到离第一师范不远的一个叫南门的地方,在嘈杂喧闹的大街边看书,以此作为考验,让自己能够胸怀静气,心绪不受外界所扰。不仅如此,他还给自己定下“静坐”的日课,坚持每天静心读书,培养自己的定力,为日后沉着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打下了坚实基础。

..........

静者心多妙。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之道。静气,就是从容不迫,沉着冷静。“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外境千变万化,我心岿然不动,“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古人对静气素来看得很重,《大学》里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晋军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捷报送到时,主帅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这可是个天大的喜讯,事关东晋生死存亡。但他看完捷报,便放在一旁,不动声色地继续下棋。客人忍不住问他战况如何,谢安淡淡答道:“小儿辈大破贼。”然后静静地下完棋,送别客人。这就叫每临大事有静气,也是古人最推崇的静气范例。

古人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这个境界,那就是“静气”。即镇静沉着,不慌不忙,有条不紊。这是一种为人做事很难得也很重要的气质。这种静气,不是刻意装出来的,而是一种性格与作风的自然流露,经验与意志的完美结合。

----引自《每临大事有静气》

http://cpc.people.com.cn/n/2013/0819/c69710-22616520.html

总之,对于国际局势,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

第一句话,冷静观察;

第二句话,稳住阵脚;

第三句话,沉着应付。

不要急,也急不得。

要冷静、冷静、再冷静,

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

-------《改革开放政策稳定,中国大有希望》(一九八九年九月四日) 

(注:更为人所知的应该是:

邓小平提出的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

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

抓住机遇、有所作为”

国际战略方针

其核心是“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在当时,这对中国来说,主要是“韬光养晦”,即在“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形势下,改变计谋,卧薪尝胆,隐居待时。

“韬光养晦”的战略,为中国带来经济长期持续高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引自《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

http://cpc.people.com.cn/n/2013/0819/c69710-22616520.html

我甚至还想到了一部很有趣的电影,一句很有趣的台词:

电影是《让子弹飞》

台词是:

姜文恍然大悟:明白了,谁赢他们才帮谁!

这句话是影片后期,双方大决战期间,姜文扮演的张麻子说的。

台词所说的“他们”是指鹅城百姓。

意思是鹅城百姓不会主动去做他张麻子,或者黄四郎的棋子,而是要等到谁有了绝对优势,才会一拥而上地去帮忙。

而这样的帮显然是非常功利的,与谁对谁错无关。

.........

具体评价台词“谁赢了他们跟谁”,我个人以为,表现了创作者对所谓“群众”这个群体的讥讽。

创作者不认为“群众”是有智的,他们是一群被欲望引导的,只会占小便宜的,耍小聪明的人。所以在舆论战的引导下,全部自发的变成了棋子。

乃至杀掉无辜的替身,更表现出了张麻子的实际态度,他对于蝼蚁一样的底层是非常轻视,只是让自己赢的工具而已。这一点跟黄四郎没什么两样。

那么最后,分黄四郎的财产,张麻子一分不要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不意味着张麻子不要钱,电影里借汤师爷的口说过,这个张麻子实际很富有。张麻子把黄四郎的财产分给群众,是他还贪着最后一样东西,他要做公平公正的化身,他要的是名。


作者:七峰飞豹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0233829/answer/1462910789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群众确实想的是,谁赢他们帮谁,谁都不愿意当被打的出头鸟,他们无法仅仅靠自身团结起来,不知道团结起来的群众有多大的力量,而此时要是有个人能发动群众,那就真的是他们帮谁,谁赢。

其实根本还是利益。

发动群众相当于给予群众更大的利益。群众何尝不想推倒黄四郎?他们只是不愿意冒着有可能失去眼前利益的风险去推倒黄四郎。

而张麻子用不着给出很大的利益,因为光是平分黄四郎的家产对于群众就是一个很大的利益了,他需要做的是证明黄四郎是能被打倒的,且愿意挺身而出当出头鸟

哦对了,为什么真的斗争起来资本家一定会输给工农武装?

因为底层人民活不下去了只能破罐破摔,不胜则死。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大概就是兔子和猎狗那意思。

------引自《如何评论《让子弹飞》台词 “谁赢他们跟谁”?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0233829

我们宣传大会的路线,就是要使全党和全国人民建立起一个信心,即革命一定要胜利。首先要使先锋队觉悟,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但这还不够,还必须使全国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甘心情愿和我们一起奋斗,去争取胜利。要使全国人民有这样的信心: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不是反动派的。

..........

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

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

现在的世界潮流,民主是主流,反民主的反动只是一股逆流。目前反动的逆流企图压倒民族独立和人民民主的主流,但反动的逆流终究不会变为主流。

............

现在中国正在开着两个大会,一个是国民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一个是共产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两个大会有完全不同的目的:一个要消灭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势力,把中国引向黑暗;一个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中国封建势力,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把中国引向光明。这两条路线在互相斗争着。

我们坚决相信,中国人民将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大会的路线的领导之下,得到完全的胜利,而国民党的反革命路线必然要失败。

-----引自《【回味经典】重温毛主席《愚公移山》

这一部分让我想起《博弈论与生活》中提到的亘古就有的博弈的七大困境之一:

志愿者困境

志愿者困境(Volunteer'sdilemma)的博弈模型是指,有N个参与者共同参与,每个参与者都可以选择牺牲自己的小部分利益(可以视为合作),这能够使得群体中的每个人都获利,或者选择什么都不做(可以视为对抗),希望能够从其他人的合作中获利。

威廉·庞德斯通用如下场景来描述该博弈:

有一个社区停电了,社区里所有居民都知道,只要有一个人花钱打电话给电力公司,电力公司就会修复这个问题,从而社区中的所有人能够得到电能使用。但是如果没有人愿意打电话(即做志愿者),所有人都面临一直没电的情况。

如果有一个人决定打电话(即做志愿者),则社区中的其他人虽然什么都没做,但却都会因为他打电话的行动而获益 [1] 。

在志愿者困境的博弈中,只有存在至少一个参与者选择支付成本时,才会产生公共的利益,使得所有人都获利。

参与者独立地选择是否为群体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如果参与者选择合作,则无论其他人是否还有人合作,他的收益都是一样的;

如果参与者选择什么都不做(对抗),则当社区中存在另一个参与者合作时,该参与者有较高的正数收益,当社区中不存在其他参与者合作时,他有一个为负数的收益。

志愿者困境的最坏情况发生在——当参与者合作后的收益几乎和所有参与者都对抗时获得的收益一样的时候(即,当c趋于0,远远小于b时),那么所有参与者都会选择对抗。

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愿意挺身而出合作、为其他所有人提供帮助,那么所有人的收益都为0,此时达到了所有人都对抗的社会困境。

特别的,当b=1,c=-10时,收益矩阵为如下形式:

志愿者困境的纯策略纳什均衡是“只有一个参与者选择合作”。

分析思路如下:

假设所有人都选择对抗,那么任意一个参与人改变自己的策略,即选择合作就能提升他自己的收益(收益从c提升到0),因此所有人都对抗不是纳什均衡。

假设有超过2个人选择合作,那么其中任意一人改变自己的策略,即对抗就能提升自己的收益(收益从0提升到b)。

但是如果恰好只有一个人合作,那么这个选择合作的参与者如果改变策略,选择抗拒,将会降低自己的收益(效用从0降低到c),其他选择抗拒的人如果选择合作也会降低自己的收益(收益从b降低到0),此时没有人有动机偏离自己的策略,因此“只有一个参与者选择合作”是一个纳什均衡。

在美国都市中广泛流传的一个典型例子是1964年的基蒂·吉诺夫斯(Kitty Genovese)谋杀案,这个纽约妇女在她基夫花园公寓的院子里被人刺死,当时有38个邻居全程目睹这件凶杀,听到她的呼救声,但没有一个人向她伸出援手。

据《纽约时报》报道,数十人目睹了这次袭击,但都没有参与其中,因为他们认为其他人会联系警察,所以不想承担个人费用参与其中。

(提示我们求助时找准一个人,而不是广撒网,向所有人喊话!)

----引自百度百科  志愿者困境

https://baike.baidu.com/item/志愿者困境/3876785?fr=aladdin

这一志愿者困境,让我想起了吴思先生的一篇文章《出售英雄》

从头到尾分析起来,民众未必是毫无心肝的群体,他们的许多行为可以在社会制度的特征中得到解释。这个社会的制度造成了要么全部、要么全不的艰难选择。重大的利害关系不能及时调整,结果只好体现为暴烈的两个方向的极端。



..........

开征钱粮不久,周祥千便到官府投案自首。城乡大众听说周祥千前来投案,观者如堵,人声鼎沸。周祥千坦然坐在大堂的地上,等着官府来拿。而宁波毕知府惊魂未定,听到外边的喧闹,吓得不敢出来见周祥千。段光清被招到现场,在众目睽睽之下握住了周祥千的手,说:大丈夫做事一身承当,你今天来这里,毫不波及同乡,真不愧为大丈夫!说着,扫视围观的民众,朗声道:要不是周祥千今天来,恐怕你们的身家都不得安静。你们都应当感激周祥千一人!此话一说,那围观的人山人海顿时波澜不兴,一片肃静。

从全局看来,这是决定周祥千命运的最后关头。设身处地替那些看着周祥千跳入虎口的乡民想一想,他们的内心是有愧的。他们暗自希望周祥千投案自首,所以不会认真劝阻他。现在他真来投案了,却加强了他们心中的愧疚。此时此刻,如果官府的态度稍有失误,那怕是动他一个手指头,就可能有人绷不住大声喊打,再次闹翻天。

进了后堂,段光清与毕知府商量了一个办法,认为此案不能在这里办。按律条惩办周祥千,民心不服。释放周祥千,案子太重,对上头交代不过去。最佳方案,莫过于把此案推到上边,请周祥千到上边投案。周祥千一走,围观的人自然就散了,此事就彻底平息了。到了省上,还要建议缓办此案。立即严办,石山衕的党羽就不易散伙了。商议已定,当天便礼送周祥千赴省投案。到了臬司那里,他们果然整天酒肉款待,显示了对周祥千的人格的尊重。

时隔一个半世纪,我在书本和实际生活中见过了一些类似的事情,便知道周祥千还是有其他选择的。

投奔“解放区”自不必说了,更有利于闹事首领的策略,就是把事情挑大,得寸进尺地将目标提高,让官府难以让步。对周祥千来说,最理想的结局就是激化官府和民众的冲突,联合东乡揭杆而起,率领一支人马加入太平天国运动,甚至自己闹出一场太平天国运动。

那些中农自然是不容易卷入的,但是还有贫农,还有闹事的积极分子,可以利用他们组建纠察队,严厉打击一切企图与官府妥协的机会主义倾向。

按照律条,周祥千反正也是一死,何不闹他个痛快?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英雄,在他们可以挑拨激化事态,可以裹胁和利用民意的时候,主动放弃自己的最后一线希望,挺身当了民众贡献给统治者的牺牲。我对他们充满同情和敬意。

----引自《吴思︱出售英雄——献给未来的英雄们

樊登老师的解读中提到了印第安语的一个单词,也描述的是这一困境:

住在阿根廷火地岛的亚根印第安人,有一个词可以用来形容志愿者困境中大家的心态,真是再贴切不过了。这词叫作mamihlapinatapai,意思是“双方互望,希望对方去做一件彼此都希望能完成,但自己又不想做的事”

就是这么复杂的一个意思,用这么一个长的词汇表达出来了。这个词入选了1993年版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因为它是所有语言当中最精炼的词。

志愿者困境应该怎么样解决?

有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叫谢林,提出来一个概念叫谢林点

就是在所有这些志愿者困境的博弈过程当中,第一个牛羚为什么跳下去了?因为它觉得该它跳,它找到了那种该我跳的感觉。

那些冲出来大吼一声、制止歹徒的那个人,也是找到了那种需要站出来那种感觉,或者是心理暗示。托马斯·谢林对谢林点的描述是什么呢?

他说:每个人在面对他人期待自己怎么回应的期待时,心中所产生的那个期望。再念一遍,这话有点拗口:每个人在面对他人期待自己怎么回应的期待时,心中所产生的那个期望。

就是你在猜测对方对你的想法,然后你根据对方对你的想法的猜测做出一个判断,这时候你觉得该动一动了,这个点叫谢林点。

说得这么拗口,我的感觉就是叫心照不宣。谢林点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就是告诉你:我们有一些暗示、默契、心照不宣的地方。

这个作者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你走在一个陌生的国家,迎面过来一个人,现在你希望靠右走或者靠左走,怎么做呢?

你得给对方一个动作,就是你得有一个身体的倾斜,有一个小小的暗示,双方一侧身,就过去了。这种让对方一下子明白的这个点,就叫作谢林点。

要解决这七大博弈困境,最重要的就是设计并执行能够自行运转的规则,通过这样的规则让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在制定规则这部分,作者也提出了几种方式

首先,在无法达成合作的时候,用猜拳决定,将结果交给命运,但这并不代表一切都是未知,作者不仅分析出“自愿退出”、“三方对决”的策略,更是通过统计,将剪刀石头布的获胜几率算出来。

其次,在达成合作的情况下,要用沟通协商建立联盟,建立有效的信任机制,以此保证合作的顺利推进。如果双方不沟通、不信任,就没有了“合作”基础,我们所说的一切也就不存在。

第三,除了彼此信任,也要有保证信任的“制约策略”,因为只有这样,因合作制定的规则才会被长久地执行下去,最终实现“共赢”。试想那个借你签字笔的同事,如果她破坏了规则,你还没办法,你们当然无法继续“合作”下去,大家又会陷入“皆输”的局面。

----引自《《博弈论与生活》| 为什么你办公室的笔总找不到?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3551848/

最后,用樊登老师引用的书中的十点建议为博弈论这部分作结:

----------------------------------

在准备这篇公众号文章的时候,论述数学的重要性,旁逸斜出,了解,温习了数学宇宙,存在的本质以及意识的形而上学,也分享如下:

数学能够带来精确,如果有客观真理,最可能的大概是逻辑与数学。

所以《生命3.0》的作者泰格马克相信数学宇宙的存在,在《穿越平行宇宙》中提出了相关的假说。

作者在《穿越平行宇宙》一书中提出的两大假说:

外部实在假说

存在着一个完全独立于人类的外部物理实在。

数学宇宙假说

我们的外部物理实在是一个数学结构

在哲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棘手问题,叫作“无穷后退问题”(infinite regress problem)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 说,

一颗钻石的性质可以用碳原子的性质和排列来解释,

碳原子的性质可以用它内部质子、中子和电子的性质和排列来解释,

质子的性质可以用夸克的性质和排列来解释等,

那么如果我们想要解释各个零件的性质,看起来注定要这样永远继续下去,无穷尽也。

数学宇宙假说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激进的解决办法——在最底层,实在是一个数学结构,所以它的各部件根本不具备任何内禀性质!

也就是说,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宇宙假说暗示着我们居住在一个“关系实在”(relational reality)中,因为

我们周遭世界的性质并不是来源于它 的终极构件,而是来源于这些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让我想起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3中的一期非常烧脑的内容:

《要么电子有意识,要么一切都是幻觉》

1.

可是主观的感受重要吗?“是什么”有意义吗?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我们现在的一切物理学,乃至将来可能发现的一切新物理学,都是关于物理世界里的各种东西“做”些什么,以及它们和周围事物的“关系”的学说。

2.

我再换个说法。最近我们精英日课专栏正在讲逻辑学,我们说了,逻辑是对真实世界的抽象。

真实世界里并不存在数字“2”这个东西

——真实世界里存在两个苹果,两个人,总是用某些具体的东西体现数字2。

单纯的数字2,只存在于抽象的柏拉图世界之中。也就是说,

真实世界=抽象关系+实体

真实世界是抽象关系的实体化。这个说法很直观,但是如果我们深究真实世界,一直落实到物理学的层面,一直落实到电子的尺度,我们就发现这个说法可能有问题。

所有的物理定律,都仅仅描写了电子遵守的抽象关系而已。

物理学从来没有谈论过电子的“实体”是什么?

3.

电子是什么呢?

泰格马克认为电子仅仅是个数学结构

——就好像数学里的“立方体”一样。一个抽象的立方体只有数学结构,和数字2一样,没有实体,完全是软件[1]

你伸手摸一摸身边的墙壁,你能感受到墙壁的硬度和温度,有一种很实在的质感。可是在物理层面,你的所有感觉都只不过是电磁相互作用而已。电磁力在宏观体现为一种分子间的斥力,让你的手不能穿墙而过;组成墙壁的物质的分子的热运动決定了墙壁的温度。而所有这一切机制,都只不过是数学关系。

你以为你感受到了墙壁,其实是数学关系决定了物理行为,物理行为決定了化学信号,化学信号传递到你的大脑而已一一这些都只不过是软件!

硬件似乎根本不重要。也许我们是生活在一个计算机模拟之中[2]。

4.

如果硬件根本不存在,那就意味着这个物理世界,包括我们和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只不过是早已存在、一直存在、而且永远存在的数学形式。

这个道理你可以这么理解:就算没有任何硬件,也存在一个抽象的数学世界,而在那个世界里2+2也等于4。数学独立于硬件存在。

或者说,我们的存在,只不过是数学意义上的存在,我们跟数字2一样,也是纯逻辑的存在!

真实世界=抽象关系。

也可以说,如果根本没有硬件,就意味着所谓真实世界,只不过是个幻觉。

1】可是纯数学结构是没有随机性的,那我们这个宇宙里的随机性是从哪来的呢?

为此泰格马克必须引入平行宇宙的概念,认为随机性只是一个假象,仅仅代表我们在一大堆平行宇宙里的位置而已。

2】关于这一点我们在讲爱德华・Lee的《柏拉图和技术呆子》这本书中的时候也说过。

5.

真实世界里的物质,除了代表它们的结构和关系的数学性质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实在”,这是一个困扰哲学家好几百年的问题。牛顿同时代的数学家莱布尼兹就已经开始问这个问题,到后来的哲学家罗素,一直到今天的众多哲学家都在思考。这个问题被称之为关于物质的“难的问题”,英文叫“the hard problem of matter”。

对应之下,各种物理定律,描写的只是物质的“行为”,而不是物质的本身,所以可以算作是关于物质的“简单问题”。

6.

纽约大学的一位女哲学家,海达・默克(Hedda Hassel Morch),最近在《鹦鹉螺》发表一篇长文[3],给我们介绍了当今哲学界对这个问题的几派看法。

如果你泰格马克一样认为根本就没有什么“硬件实在”,一切都仅仅是数学形式,那么你可以说真实世界其实是个幻觉,没有什么实体。

但如果你认为真实世界里的物质除了数学性质之外,还有实体,那么现在哲学家的看法是,这个实体,跟我们常说的“关于意识的“难的问题”有关。

我们讲泰格马克的《生命3.0》和赫拉利的《未来简史》的时候详细分析过意识的难题,也就是,意识这个东西,作为人的个纯主观的感受,到底是什么?

答案是它应该是一切物理规律一一也就是数学性质之外的某种东西。

而既然物质的实体也是数学性质之外的某种东西,现在就有很多哲学家把这二者联系起来,认为它们其实是同一种东西。

意识就是物质的实在。

[3] Hedda Hassel Mørch, Is Matter Conscious? Why the central problem in neuroscience is mirrored in physics. Nautilus,APRIL 6, 2017.

7.

表面上来看,你可能以为大脑的结构是硬件的,意识是软件的

一一但这么一分析,我们发现很可能

大脑的结构是软件的,意识才是硬件的!

这个理论,叫做“两面一元论(dual aspect monism)”,我看有些中文论文翻译成

“一体两面论”、“两视一元论”。

所谓一元,就是构成我们大脑的和构成物质世界里的其他物质的,是同种物质,说白了就是人体内没有“灵魂”之类的特殊物质。

所谓“两面”,就是这个东西既构成了物质的实在,又提供了意识。

换句话说,电子也有意识。电子的存在,就是它的意识。

因为只有这个东西,才是排除电子的行为、结构和与外界关系那些数学描述之后,剩下的,电子“本身”的东西;

也只有这个东西,才是人的感知中排除所有物理规律之外的主观的东西。

(我搜索了一下“一体两面论”,还真看到了一篇哲学论文,写得清楚,明白,让我大开眼界:

1.好的观念体系的要求

怀特海认为,一个健全的形而上学(即思辨的观念体系)必须包含两个方面:理性的方面和经验观察的方面。

理性的方面提出了对观念的要求:即整个体系中的那些基本观念既不是彼此分离的,也不是相互界定的,而是相互依存和相互配合的——它们构成了一个融贯的整体;在逻辑上,这些观念应该是自洽的和无矛盾的。

经验观察的方面提出了对观察事实及其解释的要求:即这个观念系统不但能解释某些观察事实,而且能解释所有基本的观察事实。简言之,意识的形而上学应该是一个能对意识的所有基本观察事实做出自洽解释的融贯的观念体系。

怀特海认为,一个思辨的观念体系的建构受到两个方向的制约和引导

其一是它要解释了哪些事实,以及它是否解释了所有这些事实;

其二是解释这些事实的观念体系是否自洽。

而一个思辨的观念体系与事实之间不外出现三种状况:

(1)该体系的结论可能与被观察到的事实相符;

(2)结论可能显示出与事实总体的相符,但在细节上有分歧;

(3)结论可能与事实完全不相符。

在第一种情况下,事实可以得到更充分的理解,而且阐明了这种体系对世界的适用性。

在第二种情况下,既要批判地考察对事实的观察,又要批判地考察体系的细节。思想史表明,对被观察事实的错误解释会进入观察的记录中。因此,无论是关于事实的理论还是已接受的各种观念都存在疑问。

在第三种情况下,则需要或者把理论限定在某个特殊的领域,或者完全抛弃主要的思想范畴,从而对理论进行根本的重建。

在上述可能三种状况中,可以看出,已确认的事实不仅可以作为我们评估已有观念体系之得失的标准,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对建构一个一致的观念体系的可能性方向施加了固有的约束。

2.、关于意识的三个基本事实

观念体系的首要目标是为了解释观察事实,而一个健全观念体系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自洽且充分地解释已确定的基本的观察事实。因此,意识的形而上学的首要任务可就是,确定需要被解释的基本的观察事实是什么。

然而,确定事实与解释事实的观念体系(哲学的或科学的)之间的关系并没有一种单向的简单性,

并不是:存在无可争议的、预先明确的事实,接着唯一剩下的任务只是去构建解释这些事实的观念体系。

实际的历史状况要比这种单向的关系复杂。有时反而是:我们历史地继承了一个特定的形而上学立场,一个库恩意义上的范式,我们是在这个特定的范式内择取事实和问题,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手段,

因此,我们对事实和问题的择取和态度以及对问题的回答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范式的影响和局限。范式的力量通常是极为顽强的,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人们为了忠于范式而忽视、排斥甚至压制事实。

托马斯·库恩对科学中范式作用的讨论使得人们愈发认识到范式思维的力量,它既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危险的。

当然,它的主要危险是,它使我们对不适合范式的真正的现象昏昧不察,

或者当这些现象迫使我们注意时,它会使我们武断地先验地拒绝它们。

.....

那么,对意识的形而上学而言,如何尽可能地摆脱特定范式对事实之确定的影响呢?

为此,格里芬提出“硬核常识”与“软核常识”的区分。

他认为,软核常识是在过去已被科学证伪并在未来亦有可能被证伪的那类常识,而硬核常识则是尽管理性的怀疑活动能在言辞上不断地置疑甚至否定它,但在实践中却不可避免地要以其为先决条件的那类常识。

怀特海最清晰地陈述了有关硬核常识的标准。在他陈述“形而上的证据规则”时,他写道:“我们必须屈从于那些先决条件,尽管对它们存在很多批评,但我们仍然要利用它们来调节我们的生活”……

当怀特海说即便我们批评这些观念,我们仍然利用它们来调节我们的生活时,他意味的是我们不可避免地要这么做,以至于我们做不了别的?

还是他仅仅意味着这是一个所有人目前都这么做的一个偶然的事实(它打开了我们能够放弃这么做的可能性,或许是通过持续的自我训练或者通过采纳一个与过去的任何东西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和自我理解)?

再次,我认为他意味着前者。

因此,我认为他的意思是,理论思想的最终的标准是那些所有人在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以之为先决条件的观念,即便他们在言辞上否定它们。

硬核常识之所以“硬”,或者按怀特海的说法,顽强的事实之所以顽强,是因为它陈述的是一种所有人在实践和存在中必须以之为先决条件的力量。

因此,硬核常识不是一个在认识论上被证明为合理的观念,而是任何一个视图否定或怀疑它的人,在其实践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以之为先决条件的事实。

在这种硬核常识的意义上,关于意识现象存在三个明显的、基本的事实。

1.物理实在

意识是总是某个人(生物)的意识(正如“思”总是“我思”),而每个人(生物)都是一个身体的存在,它显示有物理学(包括化学、生物学)所规定的物质性的方面,例如,时-空的定位、广延、具有各种力场的作用和效应等。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或者一般地来说心智,本质上是一个物理现象。

意识作为一个物理现象的事实,是意识的科学

——医学、生理科学、神经科学、脑科学、神经病理学,等等——

的研究先决条件。我们将意识现象的这个物质性方面称为意识的物理实在。

2.体验实在

意识现象除了物理学所规定的物理方面外,它还有物理学的规定性无法指称的方面,即体验。

所谓体验,就是人们用感受、感觉、感受质、“所像是的东西”、自我感、现象意识等词语所指称的方面。

“体验本身是一个根本的、既定的、自然的事实;没有任何比体验的存在更确定的'东西’了——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看法。”

我们将意识现象的这个体验方面称为意识的体验实在。

与物理实在性一样,意识的体验实在需要独立的概念来指称,并且这些概念不可还原为意识现象的物理学的规定性或被这种类规定性(如神经同步)所取代。

3.统一性和相应性的实在

对于意识现象,除了上述两个基本事实外,还有一个基本事实,即意识的物理实在与体验实在是统一的。我们将这两种实在的统一称为统一性实在。

这个统一性有两层含义:

第一,意识的物理实在和体验实在统一于生命有机体一个存在论上单一的“东西”。

怀特海陈述了这个统一性的事实:“让我们问一个关于我们自己亲历的身-心关系的强有力的信念。

首先,存在一个统一性的要求。

人类个体是一个事实,身体和心智。这个统一性的要求是根本的事实,它始终被预设,但很少被清晰地表述。

我正在体验,而我的身体是我的。”

第二,相关性或相应性,即意识的物理方面与体验方面是彼此相应的。

脑科学、神经病理学以及人类医学的实践广泛地表明:

没有脑神经系统和活动的完整性就没有相应的意识体验的完整性;

反之,意识体验的异常和缺损必然相应于脑神经系统和活动的异常和缺损。

(但体验的内容不一定要在现实中存在,可以是影视剧,可以是白日梦)

3.对物理主义的批判

物理主义的困境

物理主义作为一个哲学世界观一直受到科学中的物理学的根本立场的激发和培育。物理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仅存在物质、物质属性和物质之间的作用关系所构成的物质世界,这个世界在物质因果作用上是封闭的,不存在超物理的其他因果作用方式。

这个形而上学论题有一个相伴的认识论的论题,即所有一切都依照物理学的规律行事,因此,世界的所有现象如果能被解释的话,那么它们最终都能被物理学解释;物理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及其方法对描述这个世界而言是充分的。

怀特海认为,物理主义,或他所称的科学的物质主义(scientificmaterialism),最核心部分是它有关于物质之内涵的规定,即它的物质观。

这种物质观假定宇宙的终极事实是物质,其内涵包含三方面:

第一,物质是惰性的、无内在的活性,它们的一切活动皆源于外部施加的机械力;

第二,它们遍及一个流变构形的空间中;

第三,它们本身是无内在的、无感觉的、无情的、无价值的和无目的的。

怀特海将这种惰性的、广延的、无内性的物质称为“空乏的现实”当科学物质主义将这种仅有“空乏的现实”的规定性的物质视为唯一实在的存在种类时,它就已经先验地排斥了体验实在的存在。

因此,我们看到当物理主义被接受为一个基本的观念图式时,意识在这样一个惰性的、无内在性的物质世界中并没有位置:

它或者被解释掉(例如,还原的物理主义),

它或者被取消(例如,取消的物质主义);

同时,既然在这个观念图式中体验实在被否定了,统一性实在也就自然消失了,因此也就不存在解释它的必要了。

在物理主义现有的物质观的假定和信念之下,它无法解释体验实在,因此它是不充分的。

反之,如果它要解释体验实在,那么物理主义的物质观就必须被修改。

4. 关于意识的更新的观念体系

我们应该循着什么线索来重建新的观念体系呢?

不难看出,

还原论的物理主义(我想指的大概就是唯物主义)、

二元论

涌现论的物理主义

的失败

为新的观念体系的建构施加三个约束:

首先,为了不重蹈二元论的覆辙,新的观念体系在本体论上必须是一元的;

其次,如果要在一个一元本体的框架下既融摄物理实在也融摄体验实在,那么这个一元本体就不应该只具有由物质主义的所假定的那种物质的规定性和实在性,相反,它还必须具有体验的实在性;

第三,根据它们彼此异质的规定性以及“非无中生有”原则,物理实在与体验实在之间不存在一种产生与被产生或归约与被归约的关系。

不难看出,要满足这三个约束,新的观念体系必须采取某种一体两面论或两面一元论的形式。

它是一元的,因此满足了统一性实在的要求;它是两面的,因此不但同时保证了这两者——物理实在和体验实在,而且也满足了它们之间不可归约的要求。

现在,我们对两面一元论做一个简要界定:

世界由一种本体构成,而每个本体的实例(即现实实体)都包含两个不能互相归约的实在的方面,即物理实在和体验实在。

不难看出,如上简洁界定的、作为新观念体系的两面一元论并不是什么全新的形而上学构想,

它本质上是传统泛心论的一种表达。

所谓泛心论简单地说是这样一种观点:每一个事物(即一个本体类型的实例)既有一个物理的方面,也有一个心智的或意识的方面。(万物有灵,电子有意识)

在心-身关系的历史中,无论是在古代还是近现代,泛心论一直是一个基本而重要的形而上学方案,而在当代意识的形而上学中,泛心论因物理主义和二元论的不足重新成为心-身问题解决方案中的一个合理的候选者而得到强劲地复兴。

正如我们已经论证的那样,泛心论的优势在于

相对于将心还原为物从而否认体验实在的物理主义,它尊重了体验的实在性;

相对于贝克莱式的将物还原为心或心的内容从而否认身体实在的唯心主义,它尊重了人的物理实在;

相对于将人的物理实在和体验实在分属于两个本体领域的二元论,它尊重了物理实在和体验实在的统一性和人的单一性。

然而,这种简单表述的泛心论显得过于宽泛,并且不严谨。

其过于宽泛和不严谨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它未考虑演化水平就不加区分地将心智甚至意识的概念赋予所有事物。

“心”(psyche)是一个内涵过于宽泛的概念,它既涵盖简单低级的行为模式、无意识的感知、动机、驱力、情绪,也意指复杂高级的有意识的体验类型,如有意识的感知、意愿、感受、想象、回忆、思考、反思、意志、期望,等等。

如果我们对“心”的低级与高级之间的演化差别不加区分,那么我们就无法回应一个关键的置疑:

顺着事物的复杂性层级一路向下,难道动物、植物、细胞、分子、原子、夸克……所有这些现实实体都有如人类一般的心智品质吗?

其二,它没有明确能够成为体验的主体所应有的组织类型,即没有像莱布尼茨、怀特海、哈茨霍恩、威尔伯等人那样讨论聚集体与真正的个体的组织类型的差别。

泛心论上述的潜在的理论问题在莱布尼茨、怀特海、德日进、哈茨霍恩、科布、拉兹洛、格里芬、德昆西、威尔伯、斯科尔比那等人日渐积累和创造性的思辨中得到了澄清和改进,并因此发展成为一个更丰满、更精致的理论形态,即格里芬所称的泛体验论。

[泛体验论]学说是指,“万物都在体验”

这个术语是由过程哲学家格里芬杜撰的,它界定了一种源自怀特海和哈茨霍恩的特定版本的泛心论。

怀特海将事件(在他的术语中即“机遇”)当成根本的形而上学的实在,并且与体验概念联系在一起(这无疑受到詹姆斯的“纯粹体验”作为所有实在的基础的理论的影响)。

泛体验论是目前表达最为清晰的泛心论的形式。哈茨霍恩,格里芬、德昆西和其他过程哲学家继续开展着针对一般泛心论的争论,并且整理了大量的证据,这些证据既支持他们的立场又批判占支配地位的物质主义和二元论的形而上学。

科学物质论对自然的基本单元的假定不同,

怀特海和哈茨霍恩提出:

自然的基本单元是创造的(具有内在活性和自发性的)、体验的事件。

“事件”、

“创造性”和

“体验”

这些概念表明了过程和机体哲学关于本体之内涵的三个主要方面。

“事件”表明自然的基本单元是时间性的持续的事件,例如,原子、分子、细胞或个体的人都是由一系列瞬间事件构成的一个历时同一的社会。

“创造的”这个谓词表明,尽管所有事件都受其他的和先前的事件的影响,但没有一个事件完全是由其他和先前事件来决定,相反,在其时间性的构成中,每个事件至少都存在自我决定或自我创造的活力,并因而对未来施加了某种创造性影响。

“体验的”这个谓词表明,自然的基本单元(即事件)并不是缺乏体验的“空乏的现实”,相反,它们是具有感受和体验能力的主体。

当然,在怀特海看来,事件具有体验并不表明所有事件都有有意识的感知、思想、想象、感受等心智品质,而只是表明它们都具有一个类似于人类心智品质的内在性方面;

哈茨霍恩认为,心智品质——如感知、欲望、感知、感受、记忆、思想、目的等——乃是一种宇宙变量,它们具有连续的谱系,既有远远低于人也有可能高于人的表现形式,例如记忆,可以是涉及人一生的自传体记忆,也可能是极为短暂的短时记忆;

因此,说所有的事件都是体验的,并非是说它们必须是人类的体验或与之极为相似,而只是说它们并非是绝对不同。

----引自《意识的形而上学:从泛体验论到两视一元论

https://www./article/pxvqv205k0g8.html

8.

这个“两面一元论”有一个温和版和一个激进版。

温和版认为电子之类的实在比意识还低一个层次,必须组合起来才算意识;

激进版认为电子的存在就是意识,只不过没有人的意识那么复杂而已。

那你说电子的意识到底是怎么组成人的意识的呢?

这仍然是一个非常难的问题,但是默克认为,这总比从一堆完全没有意识的原子中无中生有出一个意识来要容易得多。

这基本上就是当前哲学界对物质和意识的最新看法:

你要么相信世界是虚幻的,要么相信电子有意识!

我自己的立场差不多是这样的:

在感情上我强烈希望意识和世界都是真的;

但是在理智上,我越了解物理学,就越觉得世界是个幻觉。

如果你经常思考这种问题,恐怕就无法享受岁月静好的生活了,对此我表示抱歉——但是在我看来,“岁月静好”=“浑浑噩噩”。

不管真实世界是不是幻觉,岁月静好绝对是幻觉。

---引自《要么电子有意识,要么一切都是幻觉》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119/20/11843203_946763752.shtml


回到泰格马克的数学宇宙假说,他认为:

实在的存在是独立于人类之外的,为了进行完整的描述,它必须还能被那些完全不理解人类概念的非人实体很好地定义,比如外星人、超级计算机等。

换句话说,这种描述它的形式不能是人类创造的“包袱”,比如不能有“粒子”“观察”等人类创造的词语。这些词语只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概念。

万物在去掉“包袱”后依然是可计算的。

一台超级计算机能在忽略人类的基础上,计算出我们的宇宙随时间如何变化,它只用简单计算出所有粒子的运动状态或者波函数的变化趋势。

“包袱”:

我们人类因便利而发展出的概念,对描述物理实在来说并不是必要的。

数学结构的精确定义是:

一组相互联系的抽象实体,比如整数或几何图形,比如毕达哥拉斯最喜欢的十二面体。

现代数学研究的是纯抽象方式定义的结构,无须任何“人造包袱”。

就如1+1=2一样,用什么符号来代表这些实体及其相互关系,是无关紧要的。整数仅有的性质是由它们之间的关系所呈现出来的。也就是说,数学结构并不是人类发明出来的——我们只是发现了它们,并发明了用来描述它们的符号。

千万不要混淆(我们发明的)数学语言和(我们发现的)数学结构

●我们将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描述定义为“等价”。

如果两个描述是等价的,则它们描述的是同一个事物。

数学结构是指一组相互关联的抽象实体。

一个数学结构的任何特定描述都包含“包袱”,但这个结构自身却不包含。

不要混淆数学结构和等价描述,这一点至关重要:

对一个数学结构来说,即便是看起来最抽象的描述也不是结构本身;

结构对应着所有等价描述组成的集合。

第1章,我们看到了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空间自身。

内禀性质的意义上说,

空间是一个纯粹的数学对象,因为它唯一的内禀性质就是数学性质——数字,比如维度、曲率和拓扑性。

●在第6章,我们看到了物理世界的所有“物体”都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

从内禀性质的意义上说,基本粒子也是纯粹的数学对象,

因为它们唯一的内禀性质都是数学性质,即表6-2所列出的那些数字,比如电荷、自旋和轻子数。

●在第7章中,我们看到了某种尚有争议的,比三维空间及其内部的基本粒子更加基本的东西——波函数及其栖身的无限维度的希尔伯特空间。

粒子可以被创生,也可以被消亡,还可以同时处在几个不同的位置。

但是,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波函数都只有一个,它在希尔伯特空间中循着薛定谔方程决定的路径运动着,而波函数和希尔伯特空间都是纯粹的数学对象。

纵观本书,我们已经遇到了许多线索,暗示着大自然不仅能用数学来描述,它本身的某些方面就是数学。

---引自《如何理解泰格马克的数学宇宙假说,即宇宙的物理实在是一个数学结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03809568/answer/2477726937

最后我们说说到了本书里泰格马克的世界观。

首先,有一个永远不变的数学王国,很多人把它叫做“柏拉图世界”。柏拉图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数学结构。

每一个数学结构,都对应一个物理实体。这个观念被称之为“数学民主主义”——一种激进的柏拉图主义:数学上存在,物理上就存在。无数个数学结构,就对应着无数个数学宇宙。

数学宇宙的特点就是除了数学就没有别的东西 —— 一切包袱都只不过是人为的概念而已。基本粒子是纯粹的数学结构,底层的一切,只有数学。 

当然,并不是所有数学宇宙里都适合生命生存。有的数学宇宙非常简单,有的数学宇宙里能量不守恒,有的数学宇宙里不存在稳定的质子。我们这个宇宙看起来很不错,这只不过因为我们恰好生活在这个宇宙里 —— 也可以说,这个宇宙恰好适合生命生存。

现在物理学家苦苦寻找的终极理论,就是我们这个数学宇宙的数学结构。

 终极理论

物理学目前分为两条线,引力理论这条线的专门研究大尺度的物理现象。物理学的另一条线是往小尺度走,那就是量子力学这条线。

一开始,人们以为电力和磁力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有了电动力学以后,人们发现电和磁可以用同一组方程统一描写,而光其实就是一种电磁波。为了研究原子这么小尺度的电磁现象,我们就有了量子力学,再推广到量子电动力学、量子场论、量子色动力学等等 —— 现在微观尺度的一切物理,可以说已经统一起来了,严格地说叫“标准模型”,简单地说就叫量子场论吧。

那么现在如果有引力,尺度比较大,你就可以用广义相对论。如果引力可以忽略,尺度比较小,你就可以用量子场论。那如果引力比较大,尺度又比较小,你怎么办呢?黑洞内部,和最初的宇宙,就是这个极端的情况,而我们还没有一个理论适合这个情况。

所以现在物理学家最想要的,就是把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统一起来。

这个理论的了不起之处,就在于它将能解释和预言从遥远星际到黑洞内部、从宇宙起源到无穷的未来、从无比小到无比大的尺度上的一切现象。

所以它被称为“统一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万物理论”、“终极理论”。

这就是物理学家的雄心壮志。物理学的终极目标是寻找万物理论(theoryof everything),这将是*最后一个*物理理论,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在物理学家眼中,只要有了这个终极理论,世间一切科学知识,就都可以从这个理论中推导出来 ——

物理学家心目中各个学科的推导关系

所有的理论组织起来,都可以放入上面这个谱系图中。从理论上说,本图每个理论都可以由它之上的更加理论推演出来。

但是那些不适合生命生存的数学宇宙,也都存在。

什么叫存在?

不一定非得让我们摸得着看得见才叫存在,数学上存在就等于存在。

数学结构的国度

我们经常幻想的魔法世界,其中有神仙、可以修炼内功,有七十二般变化,这种世界存在吗?只要你能找到一个合适的数学结构,那个数学结构允许魔法,那么魔法世界就是存在的。

每一个小说的剧情,每一个可能的人物,只要在数学上是合理的,那就一定在某个数学宇宙里真实存在。

每一个数学上合理的可能性都会发生、都发生过、而且都发生过无数次。 

我们完全不需要什么上帝之类的造物主,我们这个世界不需要任何理由就存在。

你、我,我们都是数学的产物,我们的各种活动只是在实践数学上的可能性而已 —— 我们,就是数学的一部分。

-----引自《《穿越平行宇宙》:宇宙的本质皆数学

全文20000字,大侠竟然读完了,佩服佩服!

期待与您的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