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2式重机枪射速偏慢,比马克辛还重,日军为何依然坚持装备?

 朝_五_晚_九 2023-02-01 发布于湖北

其实“马克沁比92重机枪好”是21世纪以后的网络文学炒作起来的东西,实际情况是,马克沁没人说得那么好,92式也没人骂的那么差。

92式重机枪最大的意义在于,日本通过仿制改进,完全吃透了一款国产重机枪,完成了装备的自主化。

马克沁机枪虽好,但除了水冷和弹链模式提供的持续射击能力,整体性能并不比92式高到哪去。

有人可能会说了,这持续的泼水能力难道不好吗?我射击不断线,不像垃圾92式还要弄个保弹板换换的上。

实际上这个关于重机枪持续性的问题需要分时间看待,重机枪是一种阵地防御武器(如果不使用载具的话),它最闪耀的时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战让重机枪崛起,协约国与同盟国大量使用重机枪增加阵地防御的火力密度,让进攻的一方始终处于火力薄弱的境地,收割了无数人命。

但一战后期人们已经开始军事改革,成连排的集团冲锋被班组协同、小分队以点破面的突击形式取代,炮兵观察战术和自动武器技术也得到了进步,重机枪已经无法再像战争前中期那样恣意泼雨了。

打个几下就得换阵地,不注意暴露问题就会被炮火和狙击手轮番教育;对面烟雾弹、毒气、散兵线和坦克辅助的步兵让重机枪无法有效地发挥火力,除非安放它们的碉堡足够坚固。

再经历二战前的一系列机械化和机动军事理论的变革,重机枪已经不像一战时期那么牛气熏天了,它们要么老实地守御坚固工事,要么成为载具的携带火力。

反倒是轻机枪因为适合运动作战和班组行动,成为了二战的轻武器明星。

二战的特点就是运动战打破阵地战,比如德军以MG34\42通用机枪构成的班组阵型,以大规模装甲集群构成的机械化突击力量,连日军都不例外,他们组成了五人一伍,配合轻机枪突击的班组战术,相当犀利。

所以,在二战时期单纯地掰扯重机枪的“持久射击”能力其实没多大意义,单纯地强调“92式不如马克沁持久”也同样没多少意义。

二战时期的重机枪已经变化为“强一级支援火力”,日军通过“重机枪中队”的形式,将92式重机枪配备为中队下属小队级的单位,1小队4挺92外加弹药后勤分队,战斗时会被师团分配到需要的地方去。

有些地摊文学经常拿92式的操作人数说事儿,说什么“22个人操作一挺机枪”,这显然是不对的,正常情况下日军的92式机枪只有3个操作员,逼急了1个人打并无大问题。相反马克沁的帆布弹链不要副射手照顾的话,卡弹问题会直线上升。

脱胎自哈奇开斯1914机枪的92式并不需要承担一战堑壕里那种级别的高强度连射,它的性能足够保障轮番高强度的战斗。相反气冷式的设计还带来了更高的便利性,绝大多数时刻日军不需要为水和水冷套操心。

哈奇开斯1914

如果机枪的持续那么重要的话,二战时期德军的MG42通用机枪也就打不出什么赫赫威名了,它才是过热小王子。

马克沁机枪的水冷系统是个毁誉参半的事物,一方面水冷套的确带来了持续的射击能力,但另一方面,水会带来巨大的暴露目标的蒸汽(通过接循环桶可以解决),还需要持续不断地得到补充的水源。

如孟良崮上张军长,因为山上水源缺乏天气干燥,加之我军攻击节奏极为紧密,导致水冷机枪纷纷歇菜甚至爆管,可算是撑不下去了。

而法国一战时期凡尔登一支被隔离的孤军,依靠两挺哈奇开斯死硬固守,与下面德军一群MG08打得有来有往,几天打掉十几万发子弹,硬是等到了救援。

可别小看气冷哈奇开斯机枪的上限,它们逼急了一样能浇水降温,还可以采用降低射击频率,轮换停火降温的方式坚持,歇两口就能继续上,自带生命之泉。

而且水冷套还非常薄弱,会被炮击和流弹打漏,会因为维护保养得不到位而锈蚀甚至破裂,会因为意外的磕碰变形损坏,总之马克沁的水冷套绝非一个省心的设备。

采用散热片的92式重机枪就没这方面的问题了,当年一战时期法国人的哈奇开斯气冷已经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它们同样能应付高强度的战斗,而且不需要一滴水。

金属弹板的设计其实也没人们想象的那么差,一个熟练的机枪副射手做到让机枪持续射击没有任何问题,日军副射手只需要从专用纸盒里拿出金属弹板,然后源源不断给机枪续上即可。只要弹板没完,它可以就这么不断续下去。

马克沁的弹链看着风光,但一条250发的弹链打完,它就需要打开滚烫的盖板,压上新的弹链,再重新上膛。现实中这个步骤可比《战地》里面忙乱和缓慢得多。

况且重机枪再能“泼水”,战场上的实际打法也不是捞住扳机不动,它同样需要机枪手去瞄准,并且操纵机枪打出合理的火力扇区,以及掌握正确的射击方式和节奏。

供弹方面,采用弹链的马克沁机枪一样存在很大问题,卡壳得比比皆是。金属弹链还好,帆布弹链毛病特别大。这东西使用次数极为有限,然而战场上的士兵基本没有频繁得到新帆布弹链的可能。再加上泥水浸泡、腐蚀腐烂,以及不正确的散装子弹插放,这些织物不出点问题才怪。

至于重量,92式重机枪的重量其实并不像网上扯得那么重。为此我特意摘抄了楼下一段文字:

92式机枪是二战时期日军步兵主要装备的机枪,它的最大特点是重,当时各国的重机枪一般都在30公斤左右,机枪巨无霸也不过49公斤。(改进后的马克沁只有27公斤)但是92式重机枪重量高达55.3公斤(改进后的92重量达63公斤),是名副其实的“重”机枪。

这段文字很唬人,但写作它的人可能并没有搞清楚自己抄的资料,或者说故意要把日本人的东西写成垃圾。不然他不会写马克沁的时候去掉枪架重量,轮到92式的时候又要加上枪架重量。

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大部分马克沁的重量是略重于92式的,即便加上了厚枪管和散热片,92也没马克沁重。

马克沁分很多种类,以我们民24式“金陵马克沁”的原型德国MG08为例,它总重69公斤(加水情况下),不加水为65公斤(不计算水箱重量)。其中枪身重量为26.5公斤,加水4公斤,枪架为38.5公斤。

92式总重55.3公斤,其中枪身27.6公斤,枪架27.7公斤。枪身重量与MG08差不多,但总重比MG08轻多了。

换成俄国人的马克沁1910也一样,1910整重64.3公斤,拆掉防盾和索科洛夫轮式枪架为43公斤。

真正降低了重量的是马克沁自家与英国维克斯合资的维克斯机枪,空枪重量被缩到15公斤,加水18.2公斤,脚架22.7公斤。

所以,看怎么理解了,不到28公斤的92式重机枪,在马克沁面前绝对轮不到被贴上胖子标签。

射速也是个很有趣的问题,92式的射速为450-500发\分钟,而各种马克沁机枪的射速则是有差别的。

俄制1910的理论射速为520发\分钟,德制MG08也是450-500发\分钟,英制的维克斯为500发\分钟,它们并没有真的比92式快上许多。

而且还是前面提到的那个问题,重机枪不可能在战场上不停地突突,包括92在内,它们的战斗实际射速大多在200发\分钟左右,谁都别说谁“偏慢”。

看完这些,你还觉得92式是个垃圾吗?它的性能当然谈不上什么“先进”,我们可以说92式很平庸,但它并不是个比马克沁差的武器,日军带着它从寒带一直打到热带,并没有出现什么大的问题。

甚至换一步说,气冷机枪就是战场的发展方向,相反水冷才是最终被淘汰的那个,92的气冷式是个迎合了潮流的设计,只是日本人的躬匠精神还是差了点意思,设计了一个三不沾出来。相比起同时代美国人搞出来的勃朗宁1919A4气冷机枪,实在是显得太拉胯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该文章已关闭评论功能
    类似文章 更多